緹縈救父的故事告訴我們,孝順應該出自內心,真心地關心自己的父母,不會因為任何困難改變自己的心意。人是有感情的動物,真正的孝心是能讓一個人為之改變自己的做法的。
楊香鬥虎
——孝順不是嘴上的甜言蜜語,而是關鍵時刻挺身而出
晉朝的時候,有一個勇敢的女孩兒叫楊香。她剛出生不久母親就去世了,父親楊豐一個人把她拉扯大,教她認字、讀書,給她買衣服穿,十分疼愛。在這個苦難的環境裏,楊香慢慢地長大了,她特別懂事,心眼也好,知道父親把自己撫養大是多麼不容易,既當爹又當媽,吃了很多的苦頭。因此,她對父親非常孝順,白天把飯端到他麵前,晚上,又燒好洗腳水給父親端過去。
在她14歲這年的一天,楊香跟著父親去田裏幹活。他們住在山區,野獸特別多,那天,突然從樹後麵竄出來一隻大老虎,一下子就把楊豐撲倒在地,張嘴就咬住了他的肩膀。楊豐拚命地躲閃,才沒讓老虎啃住他的脖子,但是情況已經十分危險,等他體力一耗盡,老虎肯定就會吃了他。
就在這時候,一心隻想著父親安危的楊香,以最快的速度衝了上來。她完全忘記了自己與老虎的力量相差多麼大,不顧個人的生死,隻想著把父親救出來。她用力地掐住老虎的脖子,不管老虎怎麼撲騰,她的一雙小手始終不鬆開,死死地卡住老虎的咽喉。這裏是它的要害部位,所以,時間一久,老虎無法呼吸,慢慢地就失去了力氣,癱軟在地上動不了了。
楊豐趁機從老虎的身體下麵鑽出來,拉著女兒就跑了。因為楊香的勇敢,他們父女躲過了這場災難。楊香救父的故事很快就傳播開來,人們紛紛到她的家裏向她表示敬佩,當時的官府還專門獎勵給她一筆銀子,用來資助他們父女倆。
孝順不能隻用嘴巴說說,更要體現在生活中,要用實際行動表達自己對父母的敬愛和關心,在父母有困難的時候,我們也要盡自己的一份力,不要懷疑自己的力量,哪怕是一個勇敢的舉止,也會讓父母感到欣慰。
彩衣戲親
——敬愛父母,時時為父母營造快樂的氣氛
東周時期,楚國有一個人叫做老萊子,他70多歲的時候,他的父母已經90多歲了。雖然已是一大把年紀,走路都不怎麼方便了,但是老萊子卻仍然像小時候那樣對待父母,特別孝順。冬天時,他為父母準備棉衣,修補房間的窗戶,以免北風吹進來;夏天時,晚上睡覺前他親自拿著扇子坐在床前,為父母驅趕蚊子,直到他們睡著了,自己才去睡。
為了讓父母生活得更快樂,他還千方百計地讓家裏的氣氛變得很開心。老人畢竟年紀大了,90多歲的人,最怕別人說到“老”字。因此,老萊子在他們麵前從來不說這個字,即使自己身體不舒服也不讓父母知道。他還經常穿上五顏六色的衣服,扮成小孩兒蹦蹦跳跳,快樂跳舞的樣子,在父母麵前表演,引著他們笑出聲來,逗他們高興。通過這種行為,讓父母自己也覺得年輕了好多呢!
有一次,老萊子端著茶水去客廳給父母喝,突然摔倒在地,像個小孩子一樣坐在地上哭了起來。兩位老人一看,壞了,這回摔著了吧?趕緊去扶他,嘴裏還慌慌張張地說著:“哎呀,你也這麼大年紀了,胡子都快長到地上了,還這麼不小心!”
不過,老萊子一下又跳了起來,拍拍屁股上的土,裝出頑皮的樣子笑了起來。父母明白了他的意思,是在逗自己開心呢!於是,客廳裏充滿了歡樂的笑聲。
孟子有一句話說:“真正孝順的人,他們一輩子都會尊敬父母!”楚國人老萊子正是這樣的大孝之人,他雖然也一大把年紀了,為了讓父母開心,就盡量創造一種快樂的家庭環境,俗話說:“笑一笑,十年少;惱一惱,老一老。”可見,心情的好壞,對身體的影響是非常大的。父母年紀大了,怎麼可能經得起那些煩惱的折騰呢?老萊子正是明白了這一點,才時常把自己打扮成小孩子的樣子,為我們留下“彩衣養親”的經典故事!
現在有一些做兒女的,把父母當做自己的負擔,不僅不想照顧老人,還整天盼著老人趕緊去世。你想,這對老人來說,心理上怎麼能夠承受呢?孝順父母應該身體力行,考慮到每一個細節,應該根據父母的需要,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人們都不喜歡痛苦難過,那麼我們就要學會快樂,在父母勞累時為他們講個學校的趣事,盡力營造一個快樂幸福的環境,這樣一家人都開心,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