慌忙之中,他趕緊站起來,對著獵人喊:“我是人,請別放箭呀!”獵人一愣,這才發現自己將要獵殺的竟是本國的國君。聽郯子講了來這兒的原因,獵人被國君的孝心深深地感動了,竟然說:“為了表示我的敬意,以後我再也不射殺鹿了!”
郯子父母的眼病在鹿乳的治療下漸漸地好了,最後完全恢複了健康。郯子的孝心終於有了回報,他也成了自己國家的百姓孝敬長輩的榜樣。在他的治理下,郯國的人民生活得很幸福。
孝順不隻是在平時父母需要的時候才幫一點小忙就夠了,很多人在父母年輕健康的時候顯得很孝順,但父母一生病他們就跑開了,“久病床前無孝子”說的就是這種假孝順,這樣是不好的。難得的是在父母生病時還能時刻掛念著他們,想辦法讓他們健康開心,在父母生病時我們可以端茶送水、做點家務,這樣也會讓父母的病情更快地好起來的。
緹縈討公道
——真誠的孝心,連法律都為之改變
西漢的時候有個著名的醫生叫做淳於意,他的醫術特別高明,治好過很多人,也曾經當過官,留下了很好的名聲。有一次,當地一位大商人的妻子病得非常嚴重,去診斷過的醫生都說沒救了,治不活了,商人還是不死心,就請淳於意過去瞧瞧。他去了一看,發現果然病得不輕,已經到了晚期。
但是商人苦苦地哀求說:“請您試著給治一治吧,哪怕有一絲希望呢!”淳於意隻好使出了全身本事,精心地給她治療,但還是因為病得太重,商人的妻子沒幾天就死了。
誰知道,商人一見妻子死了,馬上就誣陷淳於意,說自己的妻子是他故意用錯藥害死的,將他告到了官府,還悄悄給官府送上了銀子,勾結在一起,把淳於意抓了起來判了肉刑。肉刑就是先在犯人的臉上燙字,再割掉鼻子,砍掉手腳,手段極其殘忍。
淳於意的妻子得到了消息,哭得昏倒在地,幾個孩子也傷心極了,抱在一塊兒可憐巴巴地望著母親。人們很同情這一家子,紛紛說:“淳醫生命苦啊,生的全是女兒,要是有個兒子,哪怕死了也安心啊!”
這時,淳於意最小的女兒——隻有9歲的淳於緹縈站了出來。她雖然年紀小,卻十分聰明懂事,3歲時就開始學寫字、讀書,明白很多道理。她說:“我爸爸是冤枉的!官府肯定有人收了錢,故意陷害我爸爸!我就不相信女孩不如男孩!”她決定去京城找皇帝告狀,替父親討回一個公道!
媽媽和幾個姐姐一聽她要去京城都嚇壞了,急忙勸她:“緹縈啊,你傻了嗎?京城是你去的地方嗎,你這麼點小孩,竟說傻話。”但是,緹縈已經決定的事情就不會更改,誰勸也沒用。
按照當時的法律,凡是人命大案,都要把犯人押解到京城,由刑部審核了之後才能用刑。所以,借這個機會,緹縈就以照顧父親的名義,與押解他的人一塊兒向京城趕去。
也不知走了多長時間終於到了京城。到了京城後,父親馬上被投入了大牢。沒人照顧緹縈,身上也沒錢,她隻好睡在大街上,一邊討飯,一邊尋找皇宮。
這天,她終於看到了皇宮,高興極了,擦了擦臉上的泥土,整了整已經破舊的衣服,邁著小碎步就往裏走。站崗的衛兵趕緊攔住她,大聲地喝斥:“你是哪兒來的小叫花?竟然敢闖皇宮,真是不要命了,再向裏走,就砍了你!快滾吧!”
緹縈告訴衛兵,自己是來找皇帝告狀的,要為父親伸冤。衛兵聽了,笑得牙都快掉下來了:“哈哈哈,小叫花還想見皇帝呢,你是活得不耐煩了吧,快點走吧,再不走,真要砍死你了!”
她隻好離開,但是接下來幾天,她都早早來到皇宮門外,流著眼淚向衛兵講訴她父親的故事,請求他們放她進去。這件事終於驚動了來上朝的大臣,他們聽她講了父親的冤情,被她的孝心深深地感動了,就向皇帝作了彙報。
皇帝一聽是個9歲的小女孩,很感興趣,就把緹縈叫到了殿上。緹縈是第一次見皇帝,但她一點也不害怕,聲音響亮,句句在理,把父親被人陷害的經過講了一遍之後,還告訴皇帝:“父親做官的時候,努力為百姓做事,從來沒有私心,這個大家都知道;他做醫生的時候,救死扶傷,每個人都讚揚他。可是他現在被小人陷害,判處肉刑,馬上要變成了廢人了。我不僅替父親難過,也替所有遭到肉刑處罰的犯人難過。這個處罰太殘忍了,一點也不合情理!它不能起到讓人改過自新、重新做人的作用。我請求皇上把我判給官府做奴隸,來贖我父親的罪,也請求皇上廢除這一個殘酷的肉刑!”
緹縈朗朗說來,毫無懼色,把滿朝的文武大臣和皇帝驚得目瞪口呆,都想不到一個才9歲的小女孩竟然這麼有見解,這麼有孝心!於是,皇帝與大臣們經過商量,不僅下令放淳於意回家,還真的廢除了肉刑呢!緹縈用自己的孝心救了父親,連法律都為她做出了讓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