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靜好,淺笑安然。打開記憶的閘門,仿佛又回到了那年那月那時光,仿佛又見到你送給我的那盆清香茉莉,在細雨瀟瀟的夜晚,所呈現出來的潔淨和楚楚動人。以前的過往總是在記憶深處,以固有的姿態,以從未稍離的執著提醒我,生命中有一種存在,叫以前。倘若,指尖的承諾永遠不會隨風散去,相遇的故事都有一個完美的結局。那麼,我將始終是一位微笑向暖的女子,撐著一把多情的油紙傘,款款的走在江南青石黛瓦的雨巷裏,但我的眼中沒有哀傷,眉間也不會有半點憂鬱。我隻是想用輕盈的腳步,去丈量年華的寬度和距離。綰青絲,挽情思,任風雨飄搖,人生不懼。浮生一夢醉眼看,海如波,心如皓月,雪似天賜。你自妖嬈,我自伴。永不相棄!心如醉,心若碎,當年胭脂,徒留餘味。倘或生死成癡淚,應如是,你自飄搖,我自回味。夢醒方知,青絲在,往思難隨。蒼茫大地一劍盡挽破,何處繁華笙歌落。寄君一曲,不問曲終人聚散。清風濕潤,茶煙輕揚。重溫舊夢,故人已去。還能不動聲色飲茶,踏碎這一場,盛世煙花。生活是蜿蜒在山中的小徑,坎坷不平,溝崖在側。摔倒了,要哭就哭吧,怕什麼,不要裝模作樣!這是直率,不是軟弱,因為哭一場並不影響趕路,反而能增添一份留意。山花爛漫,景色宜人,如果陶醉了,想笑就笑吧,不要故作矜持!這是直率,不是驕傲,因為笑一次並不影響趕路,反而能增添一份信心。突然發現,很多人對自己未來的所有計劃都有同一個開頭——等我有錢了。保持前進,絲毫別在乎別人想什麼說什麼,做你自己必須做的,為自己!那些無處安放的情感,就讓它,各歸各位吧,你別來,我一個人也無恙。該吃吃,該喝喝,破事不往心裏擱。該走走,該留留,爛人一律不強求。成長,似乎可以在一夜間就改變很多的東西,不管我們願不願意。我們的成長,總是要伴隨著歡樂,爭吵,淚水與無奈。看清楚了世界的公平與不公平,我們才算真正長大。好一顆流星在夜空裏劃出銀亮的線條,就像在探尋著世界裏最美好的未來。擁一縷春風,攬一池春水,沐春雨柔情,聆聽戀曲心聲,沉醉於此,一如往昔。人生有兩條路一條用心走,叫做夢想;一條用腳走,叫做現實。心走得太快,會迷路;腳走得太快,會摔倒;心走得太慢,會蒼白了現實;腳走得太慢,夢不會高飛。人生的精彩,是心走得好,腳步也剛好。掌控好自己的心,讓它走正,走好;加快我們的步伐,讓夢想生出美麗的翅膀。伸手需要一瞬間,牽手卻要很多年,無論你遇見誰,他都是你生命該出現的人,絕非偶然。若無相欠,怎會相見。嘴在逞強,心在投降。明明很在乎,卻裝作無所謂。然後靜下來時,自己便笑話自己,何必把自己偽裝的那麼堅強。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變老,一起找一個小鎮,安靜地住下,早上在巷口看日出,晚上依偎著看夕陽。初聽不知曲中意,再聽已是曲中人輕輕地走入小巷。暮春的細雨在兩旁的瓦楞上跳躍,忽而又頑皮地跳到青石板的路上,和他們在青石板上的夥伴們嬉鬧著、喧嘩著。踩在青石板的路上,這一刻,隨著細雨,滑入曆史的最深處……生活需要愛,沒有愛,那些受災的人們生活將永遠悲慘;生活需要愛,愛就像調味料,使生活這道菜充滿滋味;生活需要愛,愛讓生活永遠充滿光明。空氣中浸透著靜謐。幽遠的小巷中,我的移動和雜著雨兒們的跳動,成全了小巷的生動。小巷的兩邊是安然矗立著的老屋子。一幢幢灰瓦白牆的老屋子,飽受了風雨的侵襲,彰顯著一種滄桑積澱後的黯然。灰白色的牆麵在斑駁間隱現時光的痕跡,青黑色的瓦片忍耐不住寂寞,邀請了幾根閑草做伴。正確的追求猶如永遠指向光明的指南針,幫助我們加大馬力,駛向前方;正確的追求就像我們額上熏黑的礦燈,照亮我們前行的道路;正確的追求就是我們成功的入場券,越早的訂票,就有越好座位。都說我們是花樣年華,充滿生機和活力,那就趕快行動起來,找到自己人生的追求,共同打開成功的大門吧!曾經在千年樹下等候,隻求你回眸一笑,曾經在菩提下焚香,隻為等一世輪回的相遇。阡陌紅塵,終究一場繁花落落,回憶在歲月中飄落了誰的眼淚,往事在時間中飄落誰的憂傷。如煙往事,不知誰飄落了誰的相思,如夢的回憶,不知誰飄落了誰的等待。與你作別,不問曾經傷痛幾何。以前的過往總是在記憶深處,以固有的姿態,以從未稍離的執著提醒我,生命中有一種存在,叫以前。倘若,指尖的承諾永遠不會隨風散去,相遇的故事都有一個完美的結局。那麼,,但我的眼中沒有哀傷,眉間也不會有半點憂鬱。我自伴。很少有人能靠它賺錢,這就會是大生意;很多人都能靠它賺錢,這就肯定不是。窮人由於缺乏教育,使得人窮的同時,不僅誌窮還有著更多的智窮。財富是指你生活品質的程度,而不是你賺錢的多與少,要體會富有的滋味,並不需要標明自己有上億的財產,而是去過、去想過適於你的生活。辛苦地賺錢,不是因為多愛錢!而是這輩子,不想因為錢和誰低三下四,也不想因為錢而為難誰;隻希望在父母年老時,我可以有能力分擔;在孩子需要時,我不會囊中羞澀。賺錢有一點忙,花錢有一點閑;賺錢有一點難,花錢有一點易;賺錢有一點苦,花錢有一點甜;賺錢有一點累,花錢有一點爽;賺錢有一點煩,花錢有一點樂;祝你:賺錢順心多一點,花錢開心多一點!賺錢就像蓋高樓,一層一層向上去,一天一天勤積累,錢沒成山病成山。花錢就像拆高樓,轟然一聲樓倒地,一年幸苦沒有了。願你中個億,天天拆樓也無懼。花錢如水,掙錢如山,賺錢快樂花錢爽。賺的少,花的多。賺錢千年一朝花,鈔票萬張都出手。賺,非常難。花,特別易。所以,我祝你:包裏鈔票一大把,家中金錢堆成山!賺錢之路很二,各有千奇百怪,賺大了開心滿懷,賺少了歎息無奈。花錢之路很二,含有各種形態,有錢的花著很帥,無錢的花著不快。唯有你無憂無慮很可愛,為啥?因為你是財神一派,每天撒錢玩,人家還給你拜。半夜睡不著,起來做個麵膜,女人一定要愛自己,要努力掙錢,這樣難過的時候可以定一張機票,去任何想去的地方,而不是在家看電視。我要努力學習,將來努力賺錢,畢竟我躺平在無數氪金坑底,還要養貓子養狗子,還要吃遍天下美食,看遍世間美景。銷售人員要永遠問自己的三 個問題:我為什麼值得別人幫助?顧客為什麼要幫我轉介紹?顧客為什麼向我買單?賺錢實屬不易,同誌仍需努力啊!銷售是信心的傳遞,談判是決心的較量;銷售就是建立感情,銷售就是獲取信任。日賺月賺年年賺,再賺也是賺不完;花錢不用天天花,眼睛一眨就花完。恭祝財源滾滾來,錢錢永遠別花完。賺錢不易,多賺一塊心中就喜,花錢容易,多花一毛心疼不已,賺錢是勞動所得,花錢是生活所需,賺來的是鈔票,花去的是心血!希望你鈔票滿包,生活步步高!賺錢好比燕銜泥,花錢就像河決堤。隻有勤來沒有儉,恰似有針沒有線。願你勤儉持家,學會理財,幸福好運錢串串,永遠和你做伴伴!掙錢,就像用針掘地,花錢,就像水滲進土裏。賺錢如爬山,步步艱又難,花錢如流水,一去不複返,花錢是燈,賺錢是油,要想燈亮必須加油,願你好好加油,努力賺錢,日進鬥金,財源滾滾,幸福綿綿。當你快樂的時候,生活是美好的,當有人因你而快樂的時候,生活才是最美好的。別再唱什麼往後餘生了,女孩子不努力掙錢,不舍得變美,往後餘生,做飯是你,洗衣是你,做家務是你,遭嫌棄的是你,看孩子還是你。女人要有自己的地位,在家帶孩子的寶媽們更要努力,女人掙錢是一種尊嚴,男人掙錢是一種責任。我們努力賺錢,是為了有能力應對突然出現的危機,為了父母老年老有所依,為了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在勞動中,而且隻有在勞動中,人才是偉大的。他越熱愛他的工作,他自己就越偉大,他的工作就越有效,越豐富多彩。年年花相似,年年人不同,醒來嚇了一跳,感覺不是一個夢,眉毛溝又重,雖然生活環境的差異,美麗的祝福經常發送,祝你平安,健康,沒有煩惱的生活與和諧!當你苗條漂亮,腦子裏塞滿了東西,錢包裏塞滿了自己的錢,忘了十二月,整個世界都會對你更好。我好害怕離開這城市後,你愛上了那個她。感謝我不早不晚能遇見你與你相遇是我最大的幸運。謝謝你出現在我的生命中讓我的生活充滿陽光溫暖。如果我是你眼中的一滴淚,我會順著你的臉往下流,因為我想親吻你;如果你是我眼中的一滴淚,我會強忍著不讓它落下,因為我想留住你。每一個成功者都有一個開始。勇於開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無論是那些分隔兩地的還是陪在身邊的,都感謝至今和你們的相遇,往後的日子還請多多指教。歲月靜好,淺笑安然。

這本是一件無法破解的懸案,可是縣令通過一個細節,確定了殺人凶手!

唐朝年間,山南西道有家麵館,掌櫃的姓張。一日張掌櫃在店中忙活,正是正午吃飯人多的時候,張掌櫃有點忙不過來,而妻子到現在還沒有過來幫忙。就在張掌櫃收拾飯桌的時候一人說道:今日怎麼不見嫂夫人,往常她都在店裏幫忙的。張掌櫃笑笑說道:可能是偷懶還沒有起床。那人又說道:你這麵館這麼忙活,不如請一小二來幫你。張掌櫃說道:小本買賣,哪裏請得起人手。那人也不再說什麼結了賬之後就走人了。

這時候張掌櫃看見路上經過一個婦人,他連忙喊道:李大嫂!那婦人聽見張掌櫃喊他便邁步走進店內問道:張掌櫃喊我什麼事情啊?張掌櫃說:我想煩勞李大嫂去我家叫我那口子趕緊來幫忙,我這有點忙不過來!這個李大嫂是張掌櫃的鄰居,她說道:我正好回家,幫你叫一下。張掌櫃連連道謝。

再說李大嫂來到張掌櫃家見門沒鎖就推門走了進去,喊了幾聲沒有人答應,於是他走進屋內,看見張掌櫃的妻子還躺在床上,李大嫂走上前笑罵道:你這個懶婦人,太陽都曬到屁股了,還不起床,是不是昨晚幹那事了。說著就掀開了被子,想要調戲一下,卻看見張氏半裸著身子,渾身都是血,早已身亡了。李大嫂哪裏見過這種場麵,嚇得失聲大叫。很快官府就來人查看現場,張掌櫃聽說之後趕忙回到家中,見妻子死去他失聲痛哭。嘴裏喊著:你怎麼就這樣走了,留我一個人可怎麼活呢?他又跪在縣令大人麵前請求查出凶手。縣令讓人將他扶到一旁說道:事已至此,你要節哀,待會我還有事情問你。

縣令來到死者床前查看,隻見死者穿著褻衣,雙手雙腳被繩子綁住,胸前有三道被利器刺入的傷口,但是並沒有發現作案工具。死者生前應該被侵犯過,但是還需要仵作檢驗之後才能確定,家中有被翻過的痕跡,經過張掌櫃的確認,一些值錢的金銀首飾和散碎的銀子都不見了。除此之外現場並沒有發現凶手的手印和腳印。

縣令讓人將這些發現都記錄在案,然後又詢問了第一個發現死者的李大嫂。李大嫂還沒有從驚恐中緩過神來,她斷斷續續地說道:我來到她家看到房門沒有上鎖,就直接進屋,我還以為她還在懶床就想去叫她,誰知我一掀開被子就看見她渾身是血地躺在床上,我趕忙出去叫人,其他的我沒有發現什麼。縣令又問張掌櫃什麼時候出的門,出門時可發現什麼異常。張掌櫃說道:我是辰時左右從家裏去店裏的,走的時候我還叫她,她說要再睡一會,我就就沒管他,走的時候我想他一會就會起床就沒有鎖門,因為平常他都是在我走後就起床的,至於其他可疑的人我沒有發現。縣令又問了一些問題,然後讓人保護好現場就回到了縣衙。

經過仵作的檢驗死者生前確實被人侵犯過。縣令根據現場和仵作的檢驗判斷這是一起入室搶劫殺人案。於是派人去周圍鄰居查訪,是否能夠找到一些線索。可是一連幾天都沒有查到有效的線索。就在案件無法推進時,仵作前來對縣令說:在死者身上除了刀傷之外沒有發現其他傷痕。縣令覺得有些蹊蹺於是來到停屍房查看。果然死者身上確實沒有其他傷痕,就連手腳被綁的地方也沒有擦傷的痕跡,縣令對此產生了疑問,一般死者被侵犯而且還在被綁的情況下,手腳肯定會造成一些擦傷。而死者身上卻沒有,那麼隻有兩種情況,第一:死者突然間被殺,一刀斃命。死者來不及反應,凶手事後侵犯死者,第二:死者認識凶手,兩人交歡之後,凶手不知什麼原因將死者殺害。但是兩種情況都有一個重大的疑點,那就是為什麼凶手在死者死後將他的手腳綁住,這一點不符合常理。

案件又一次陷入困難當中,縣令為此苦思冥想,以他多年的斷案經驗,卻怎麼也理不出一個頭緒。有一天下去查訪的捕快回稟說:有鄰居反映死者前些日子經常和丈夫吵架,至於什麼原因就不得而知了。縣令聽後一個念頭冒了出來,難不成凶手就是死者的丈夫?這一個想法一出來,縣令感覺抓住了什麼。他思考了一會,突然間他想到了第三種情況:那就是凶手和死者行房之後突然間將她殺害,然後用繩子綁住死者手腳,這樣做的目的是擺脫自己的嫌疑,偽造殺人現場,故意引導官府認為這是一件入室搶劫案!那麼符合這些條件的隻有一個人,就是張掌櫃。

縣令馬上命人將張掌櫃拘拿到縣衙升堂審問。張掌櫃一開始並不承認是自己做的,於是縣令將自己的推斷說給張掌櫃聽,張掌櫃才肯招供!原來張掌櫃早就對妻子不滿意,妻子好吃懶做,而且脾氣暴躁,經常罵張掌櫃無能,掙不了錢讓自己跟著受苦,還說要不是自己的父親拿錢給他們開麵館,他早就成了乞丐了。

張掌櫃憋了一肚子的氣沒處發泄,後來有一天他又看見妻子與別人打情罵俏,心裏更加的氣憤,事發當天他想與妻子行房,妻子並不願意,張掌櫃強行要了妻子,妻子出口罵他,這時心中的怒火終於爆發了,他拿出事先藏好的匕首趁妻子不注意將他殺死,然後偽造了現場!後來故意叫住李大嫂讓他到自己家查看,這樣就能製造自己不在場的證據,完美地擺脫嫌疑!

許州下轄幾個縣城,其中有一個縣城是臨潁縣,在州郡南麵六十裏外。臨潁縣城內,有一位讀書人,叫李浩然,是個文雅的男子。每天沒事,他就在學宮裏讀書,很是勤奮。

李浩然自幼讀書,如今已經十八歲了,到了娶妻成家的年紀。父母問了他的心意,托媒人說親,很快,就定下了鄰村的李哪哪為妻。

李哪哪年方十六歲,雖然是村中人家的女兒,但是幼年時也讀過不少書,還跟一位私塾先生學過,她天資聰明,後來雖然不再跟先生讀書,但自己經常找書來看,是以也很有才華。

在那個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年代,李哪哪這樣的女子,反而不太受歡迎,很多人不肯娶她。常儀卻不介意,相反,他很喜歡有才得女子,因此同意了這門婚事。

走了一遍流程後,雙方正式結為夫妻,李浩然黃昏把李哪哪迎接回家。筵席開始,兩人參拜了祖宗,父母和各個親人朋友同窗,很快送入到洞房之中。

掀了紅蓋頭,合巹之後,常儀打算脫衣睡覺。此時,李哪哪忽然笑了,李浩然不知道怎麼了,就問她為何發笑。

李哪哪捂著嘴說:“相公,你我已經成了夫妻,何必急在這一時呢?日後,有的是時間,對不對?我聽說,相公你讀了很多年的書,還挺有名氣,我幼年也讀過一些書,所以想和相公請教一番。”

李浩然聽到了,覺得有意思,於是問妻子,要討論什麼。李哪哪就各種問他,自己以前積累下來的、很多不懂的問題。李浩然問他有哪些問題不懂,李浩然都說了。

比如,《大學》裏麵,那一句“致知在格物”,這裏的“格物”是什麼意思,如何去格物;還有《中庸》裏麵,第八章孔子說“天下國家,可均也;爵祿,可辭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為什麼“中庸不可能”,如果不可能又怎麼教大家中庸之道呢?

還有,《孟子·公孫醜章句下》中,為什麼有人說“士誠下人也”;《論語》中,為什麼夫子要說“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等等等等。

李浩然聽了後,細細解釋了,不過有些問題他也不懂,因此就和妻子討論。結果,討論半天,兩人也不知道答案,好不容易有了答案,又有了分歧,互相都說服不了誰。

看看到了半夜,李浩然累了,催促著李哪哪,趕緊脫衣睡覺。

李哪哪不肯,笑著說:“相公,我平日裏也喜歡對對聯,我這裏有幾個對子,你若能對上來,便許你睡覺,否則,定不饒你。”

李浩然歎了一口氣,隻好說:“好吧,賢妻快些出,為夫真的累了。”

李哪哪出了幾個後,李浩然都對上來了。就在李浩然以為可以睡覺的時候,李哪哪又說了:“我常看到你們這些讀書人,點燈熬夜學習,因此心中有一聯,點燈登閣各攻書,相公能對上來嗎?”

這其實是個下聯,而且燈與登同音,閣與各同音,整句話的意思又是講述學子點燈上樓各自讀書的情況,著實很有水平。

李浩然很自負,沒想到這一下卻被難住了,他自問讀書多年,妻子難不倒自己。現在,居然被難倒了,他覺得很慚愧,本來都脫了衣服,又默默穿上了,然後什麼也不說,望著學宮去了。

李哪哪在後麵喊他,李浩然也不理會,自顧自走了。

到了學宮,已經三更了,還有很多同窗在點燈苦讀。看著大家點燈讀書,想到妻子的對聯,李浩然又是忍不住歎氣。

同窗們一看李浩然居然回來了,都很不解,問道:“常兄,今日是你大喜的日子,這會兒你不在家中和嬌妻相處,怎麼回來了呢?莫非,常兄不敵嫂嫂?”

說著,眾人都笑了。

李浩然說:“唉,你們不知道啊,我讀了十幾年的書,居然不如我那隻學三年的妻子,你說氣人不氣人?我賢妻出了一對聯,我完全對不上來,因此鬱悶,才來這裏。”

說著,他把上聯說出來了。同窗好友們一聽,一個個都在苦思,嘿嘿,大家還都對不上來,他們也不由得跟著佩服李浩然的妻子。

內中有一人,叫中心,字木子,一向才思敏捷,聽了對聯後,微微思考,已經對出來了,不過他沒說,假意打個嗬欠,然後溜走了。

木君子之前去李浩然家賀喜,因此知道李浩然家在哪裏。他悄悄靠近,發現門沒關(李浩然開門出去,沒有關門),更加高興,直接進來,看到一間房裏燈還亮著,猜測李哪哪在裏麵,於是大著膽子推開了門。

剛進了門,他就吹滅了蠟燭。

李哪哪麵壁而睡,她本來是想和丈夫探討文字,沒有想刁難丈夫的意思,此刻正在後悔,聽到動靜後,以為李浩然回來了,又抹不下麵子道歉,於是問道:“相公,剛才你對不上對聯,現在莫非能對上來了?”

中心模仿李浩然說話,對出了“移椅倚桐同賞月”,李哪哪高興之餘,不辨來人真假,“嚶嚀”一聲,轉身摟住了中心。於是,中心脫了衣服,和李哪哪極盡歡樂。天不亮,中心就起來走了。李哪哪還以為他刻苦讀書,也沒多問。

天亮以後,李浩然回家,還跟妻子道歉,說自己沒對上對聯,一直不好意思回來。李哪哪覺得奇怪,問他為何撒謊。李浩然就說,昨晚一直在學宮,同窗好友都可為證,自己絕沒有撒謊。

李哪哪知道,自己被玷汙了,勸李浩然道:“夫君,洞房之夜,你能忍住不回來,還刻苦讀書,將來必能做成大事,好好努力!快去吃早飯吧,涼了就不好吃了。”

說完後,李哪哪進屋,自縊而亡。等李浩然準備好早飯,回來叫妻子吃飯時,已經晚了。他不知道怎麼回事,李哪哪那邊也沒啥親人,於是李浩然傷心過後,簡單舉行葬禮,就把妻子埋葬了。

三年後,臨潁縣知縣換了,新知縣於八月十五日晚上到達,他住在縣衙內,晚上無事,看著月色,想念家鄉和親人。

過了一會,知縣想換個角度,於是把椅子移到了院子裏桐樹下,他坐著椅子,倚著桐樹,想著家鄉的親人,一定和自己一樣,正在賞月,忽然他思得一個絕妙上聯:移椅倚桐同賞月。

知縣大喜,這椅和倚讀音一樣,桐和同讀音也一樣,實在是妙。他想著對出下聯,卻始終沒對出來。

就在鬱悶之時,忽然院子裏出現一位紅衣女子,靠近後跪下說:“大人,您的上聯,妾身可以對上來,點燈登閣各攻書。大人以為如何?”

“不錯不錯,你這女子,不知是哪裏人?為何深夜會出現在這裏?莫非是有什麼冤情?”

“大人若要為小女子伸冤,就去問本縣學宮裏的讀書人吧。”說完後,女子不見了。

知縣想了想,定了一個計策。

幾日之後,知縣叫來本地學宮的學子,說是測一測他們的水平,要出一張卷子給他們做,如果成績很不錯,可以直接請他到縣衙做事。

知縣隨便出了個題目,叫大家寫文章,然後又把自己的對聯“移椅倚桐同賞月”,放在卷子末尾。結果,這個對聯,隻有兩個人對出來了,一個是李浩然,一個是中心,答案一樣,都是“點燈登閣各攻書”。

知縣把他們分別叫來,挨個問話。

李浩然說實話,說自己的妻子在新婚夜出了這麼個對聯,自己沒有對出來,沒想到自己天亮回家,妻子居然自殺了,也不知道為何。說罷,李浩然連連歎氣。中心卻有些顧左右而言他,隻說自己偶然想起來的。

知縣想了想,猛然大悟:“是了,李浩然不會撒謊,他說晚上沒回去,必然沒回去。其妻無故自殺,隻怕被人趁機鑽了空子,失了貞潔,所以才會自殺啊!而這件事,隻有李浩然同窗知道,那中心借故離開,又對出了對聯,必然是他,半夜到了李浩然家,玷汙張氏!”

一想到這裏,知縣趕緊和李浩然說,李浩然聽了後,這才明白。

於是,知縣開始拷問中心,問他那天晚上,從學宮離開之後,去了哪裏,可有證人。中心一開始撒謊,一會兒說時間太久,記不得了;一會兒又說,自己回去就睡覺了。知縣和幾個衙役,輪番審問,也不用刑,隻是不讓中心有睡覺休息的時間,隨時審問。

很快,中心說漏嘴了,而且,那些同窗都可以作證,當晚他沒有在學宮睡覺,天快亮的時候,他才回來。鐵證如山,中心終於承認了自己那晚的罪行。

知縣大怒,判中心死罪,寫明中心的罪行,上報之後,很快得到回複,可以立即執行死刑,不必等到秋後,以儆效尤。而且,知縣叫衙役把中心拉到鬧市,身上掛著“玷汙婦人”的牌子,遊行三天,這才砍頭示眾。

李浩然祭奠了妻子,後來刻苦讀書,果然考中進士,做了縣令。他後來雖然又娶一女,但隻是為妾,終身沒有立正妻。

知縣把他們分別叫來,挨個問話。

京城之中,有一戶富貴人家,家主姓周,年紀不小了,因他為人不錯,所以周圍的人都尊稱他為周長者。周長者有個兒子,單名一個麗字。周麗在家族中排行第八,剛十八歲,風姿俊美,大家都叫他周八郎。

清明節到了,周長者去祭祀祖墳,周八郎一人在家。

閑著無聊,周八郎拿了一對紅牙球出來玩。這紅牙球是他祖上傳下來的,也算個寶貝,而且是當年皇帝賜給周家祖上的。

周八郎準備拿著紅牙球,出門找朋友耍。剛出門,他就看到,對麵劉老爺家門開了,屋裏一扇門的門簾後麵,有一位少女。雖然隔著很遠的距離,但他還是看清楚了,那少女仙姿曼妙,極為美麗。

這一下,周八郎看呆了,也沒心思出門了。等看不到那女子時,周八郎覺得很沒勁,癡癡地在門口站著。

此時,朋友福貴來了,一看周八郎失魂落魄,就問他怎麼回事。周八郎把看到對麵少女的事,都告訴了福貴,還說自己想過去看看,但沒辦法。

福貴說了幾句話,周潘八郎支了個招。於是,周八郎開始耍紅牙球,然後故意把紅牙球拋到了徐老爺家院子裏。他看看沒人,就進了院子,假意找球。

那少女果然在院子裏,兩人一下撞見了。少女雖然有些吃驚,卻不是很害怕,還問周八郎為何在自己家院子裏。

周八郎趕緊施禮,說道:“我是對門的周麗,大家都叫我周八郎。我方才在玩球,不小心把球拋到了院子裏,看到大門沒關,因此冒昧進來找球,不料唐突佳人,恕罪恕罪。”

少女是徐老爺的女兒,剛十六歲,一看周八郎風流帥氣,也很動心,加上她性子大方,於是直接說:“我父母今天踏青去了,留我一人在家。既然與你碰見,也是緣分,不如到屋裏喝一杯如何?”

古代女子規矩極多,尤其與陌生男子接觸時,更是保守。所以,鮮有徐小姐這樣直接大膽的女子。

故而,周八郎聽了後,倒有些害怕了,也不說話,更不管紅牙球,直接要走。但是,徐小姐一把拉住他,還說如果周八郎再走,她就大喊報官。

周八郎無奈,隻得答應。後麵,徐小姐問了周八郎的年齡,是否婚娶,得知周八郎沒娶妻,就要嫁給周八郎。

這一下,周八郎更害怕了,說:“蒙姑娘賜酒,我已經很感激了,怎麼還敢得隴望蜀呢?再說了,萬一令尊知道,豈不是要扒了我的皮?”

徐小姐笑著說:“我們小心一些,沒人會知道,你不要怕,我就是這麼潑辣。要不是看你這麼英俊,我可不會這樣。”

徐小姐喝了酒,麵帶紅暈,此時更美了。她膽子也大了,拉著周麗進了閨房,一直脫周八郎的衣服。周麗不再害怕,又被美色所迷,因此就和徐小姐登床脫衣,翻雲覆雨。

臨別之時,徐小姐說:“八郎,我已經是你的人了,你不能負了我。你回去之後,趕緊來提親,我父母肯定答應,那時候我們就能結為夫婦,白頭偕老了。”

周八郎答應了徐小姐,兩人又是一番海誓山盟,這才分別。

回去之後,周八郎假裝愁眉苦臉,茶飯不思。父母問了後,他就說了,周長者很高興,馬上就讓人找到媒婆,去徐家提親。

媒婆到了徐家,周老爺聽了後,說道:“這事兒不難,我也知道周八郎。隻是,我隻有一個女兒,若是把她嫁給周八郎,誰來給我們老兩口養老呢?所以,周八郎可以到我家做個上門女婿。若不成,那麼就不要再提此事了。”

周長者聽了後,皺眉不語,他也隻有一個兒子,怎麼能讓兒子去做人家的上門女婿呢?於是,他沒答應,叫媒婆看其他女子。周八郎不敢違背父母之命,最終,他和王小姐成了親。

成親那天,徐小姐在閣樓上看到了,她傷心欲絕,心中鬱鬱,幾日不肯吃喝。沒多久,便在極度的沉鬱中死去。

徐老爺和老伴兒還不知道,女兒和周八郎已經有夫妻之實,他們還以為女兒從沒見過周八郎,還以為女兒隻是因為月事而難受,所以不吃飯。直到女兒死去,他們也不知道怎麼回事。老兩口不想把事情弄大,徒惹傷心,隻是叫人把女兒埋在南門外。徐小姐生前的衣服、首飾、準備的嫁妝,也都要埋起來。

負責埋徐小姐的人,是徐家的仆人小聞。

小聞其實一直很喜歡徐小姐,隻是他身份低微,家中更是一貧如洗,所以對徐小姐隻能遠觀,暗中相思。眼下,徐小姐死了,他也絕望了,不想活了。因此,小聞挖開了墳墓,也不用棺材,就和徐小姐一起並排躺著。

那一刻,小聞還覺得自己很幸福,畢竟能和徐小姐在一起了,而且以後永遠都在一起了。

半夜的時候,徐小姐居然醒了,小聞嚇一跳。

“果然活過來了……我在哪裏?這是什麼地方?小聞,小聞!你……你怎麼在這裏?”徐小姐說。

“我……我愛慕小姐,看到小姐死了,所以……所以大膽一回,想和小姐做夫妻,以後我們都能在一起。對了,小姐你不是死了嗎?怎麼又……又活過來了?”

“我一縷幽魂飄啊飄,到了地府,但是閻王不肯收我,說我命不該絕,讓我還魂,因此我就活了。唉!沒想到,你也是個癡情人。實不相瞞,我跟對麵的八郎……”徐小姐把自己和八郎的事,都說了。

小聞看徐小姐活過來了,本來很高興,可是一想到她活過來,自己就不能和她做夫妻了,還很難受。現在,他聽到徐小姐和周八郎的事,忽然心中絕望了,他心如死灰,一句話也不說。

“小聞,沒想到你對我如此癡情。如今,那周八郎已經成家,我也還魂,你我如此緣分,我也不想回家了,就……就跟你回家吧。咱們把那些首飾、衣服、嫁妝賣了,也足夠生活了。”

小聞聽到這裏,簡直狂喜,他連聲答應,然後扶著徐小姐出來,把東西也拿出來,很快又埋好了坑。他背著東西,帶著徐小姐回家了。

回家之後,小聞跟母親說,徐小姐是他以前認識的青樓女子,如今兩人私定終身了。劉母原本覺得兒子要終身打廣棍了,聽說兒子有了媳婦,自然很高興,並不嫌棄兒媳婦是青樓女。

就這樣,徐小姐成了李聞的妻子。小聞又把那些東西,拿到外地去賣,慢慢富了。

半年之後,鄰居家失火,徐小姐逃了出來,小聞和母親似乎已經死了,因為火太大,也沒人敢去救火。徐小姐無奈,隻能回到原本的家中,想了一會兒,終於敲了門。

結果,開門的仆人一看徐小姐,還以為遇到鬼了呢,嚇得連忙呸呸呸,然後就關了門。隨即,屋裏的人說:“快告訴老爺,小姐魂來了,估計在那邊沒錢,快燒些紙錢給她。”周老爺也回應著“你們以後多準備一些紙錢,免得她還回來。”

徐小姐無奈,隻能到對門周家敲門。結果,周家的仆人看到後,也以為徐小姐魂來了,嚇得不肯開門。周八郎在家中,聽到仆人喊叫聲,提著劍開門來看。一看徐小姐,他吃了一驚,馬上叫人燒紙錢。

看到徐小姐還不肯去,周八郎大怒,持劍對著徐小姐的脖子砍去。隻一下,徐小姐屍首分離,倒地不起。周八郎害怕,叫人關了門。他心想,到了天亮,鬼魂應該就會離開了。

很快,巡邏的軍士發現了徐小姐的屍體和腦袋,軍士們敲開了徐家與周家的門,問他們怎麼回事,還把徐老爺與周八郎帶到了府衙。

府尹審問兩人,兩人都很懵。徐老爺覺得奇怪:明明女兒都埋葬半年了,怎麼會突然出現,而且還被砍了頭呢?周八郎更納悶:徐小姐死了半年,昨晚不過亡魂顯靈,就算我用劍砍她魂魄,怎麼能砍下頭來呢?

府尹沉吟不決,叫人去看徐小姐的墳,裏麵是不是還有屍體。但徐老爺不知道女兒墳在哪,畢竟負責埋人的小聞都跑了。

再說徐小姐,這一次,她的一縷亡魂再次飄啊飄,來到了地府。閻王一看她又來了,有些生氣,崔判官趕緊說:“徐小姐,地府也不是你家啊,怎麼又來了?你陽壽還沒到頭呢,快回去吧!”

“我去敲自家大門,家人不肯見我;我去敲周八郎家的門,他卻把我當成鬼,還一劍砍斷了我的脖子。那個愛著我的小聞,不幸遭遇大火,和婆婆都死了。如今,我還能去哪裏呢?況且,我脖子都斷了。”

“這個容易啊,脖子斷了,我讓人給你接上,保證一點傷痕都沒有。你要回去,我現在就送你回去還陽,跟你父母團圓。”

“還是算了吧,活著又能如何?周八郎已經有了家室,我也不能去打擾。就算父母還認我,我終究不能再與周八郎廝守;那個愛我的小聞,他也死了,疼我的婆婆,也死了。我活著還有什麼勁呢?我寧可做鬼,也不要做人了。”

“這麼說,你放棄回陽?唉,苦命人。也罷,你就留在地府吧。你還有38年壽命,再過38年,等你陽壽終了,你再去投胎不遲。那孟婆處正好缺人手,你可以去幫忙,免得無事多思傷神。”

徐小姐謝了判官,跟著鬼卒去找孟婆了。

殺人償命,周八郎最後被判了死刑。這也是他有負盟約、濫殺徐小姐所帶來的報應

1、貪婪的女人民間故事

有個人有兩個妻子,第一個有錢,第二個貧窮。她窮得連一根布條也沒有,隻好用樹皮把孩子背在背上。她每天掃樹葉賣掉來維持生活。

有一大,她像往常一樣,背著孩子到樹林裏去掃樹葉,她把孩子放到地上,自己走到林子深處去了。她走了不久,一隻猴子抱起小孩,爬到樹上,逗著他玩。女人回轉來,不見了小孩,便放聲大哭。這時猴子正抱著小孩,從一棵樹跳到另一棵樹,鬧著玩。小孩聽見母親的哭聲,他也哭了,女人抬頭一看,看見樹上的猴子抱著她的小孩。女人便唱起一首歌,猴子聽見歌聲,便跳起舞來,慢慢從樹上下來,把孩子交給他母親。猴子問這女人:

“你怎麼落到這個地步?你是這樣一個美妙的歌手,可每天還到這裏來掃樹葉。”

女人回答說:“我太窮了,隻能靠這個來糊口。”

這時猴子便說:

“沿著這條路走,你會看見左邊有條小路,再沿著小路走,不久就會看見一棵樹結滿了果子,一些果子會朝你喊叫:‘摘下我!摘下我!’你不要摘它們,而要去摘下那些不作聲的果子。”

女人按照猴子說的那樣做了。

她走到了那棵結滿果子的樹旁,一些果子請求:“摘下我吧,摘下我吧!”

但是她沒有摘它們,隻摘下那些不作聲的果子。然後她回來,把一切講給猴子聽,並且把摘的果子給她看。

猴子吩咐她:“你回到家裏,關上門,把果子切開。”

女人回到家,把果子切開,果子裏麵盡是金子和銀子。她把金子銀子分成三份:她自己、她丈夫、她丈夫的第一個老婆各人一份。可那個女人嫌少了,並且說:“我自己知道怎樣去拿的。”

第二天,她也帶上孩子,走到叢林深處,扔掉背帶,用根樹枝係上孩子,像窮女人做的那樣。然後把孩子放到地上,自己便到處閑逛去了,開頭猴子不在,後來回來了,看見了孩子,覺得很奇怪,他心想:“難道這個女人是這樣的忘恩負義,或者是那樣貪得無厭?總之要弄清楚,她為什麼又來了。”

猴子抱起孩子,爬到樹上,逗著他玩。女人看見孩子不見了,就像前一個一樣唱起歌,猴子也像那次一樣跳著舞,來到地上。

隨後猴子把小孩交給女人,問她:

“昨天給你的東西你嫌少了嗎!”

有錢的女人不想承認昨天來的是另一個女人,便回答說:

“是的,太少了,我還想要多一些。”

於是猴子便像上次對那個女人講的那樣,叫她隻拿那些不作聲的果子。

但是女人來到樹前,她想:“我才不呢,這猴子把我看成什麼人了!我沒有這樣笨!”

她就把那些喊“摘我,摘我”的果子摘下來,然後回來拿給猴子看,猴子叫她回去把果子切開。

女人照猴子說的做了。但果子切開以後,那裏麵不是金子和銀子,而是各種各樣的爬蟲和猛獸,它們把女人一塊一塊撕碎吃掉了。

所以別人給你的東西,總是應該感到滿足。

2、一個女皇民間故事

從前有一個商人,妻子去世了,留下一個兒子叫伊萬。他把兒子托付給弟弟撫養,過了不久自己又結了婚。伊萬長大成人了,長得很帥,後母很喜歡他。

有一次,伊萬和叔叔劃著小木筏到海上打鳥,發現有三十條船向他們開來。船上有一位女皇和她的三十個幹姐妹。小筏靠近船的時候,三十條船都拋錨不走了。伊萬和叔叔被請到最好的船上,女皇和她的三十個幹姐妹出來迎接。女皇告訴伊萬,說自己非常非常愛他,是專門來見他的。

他們當時訂了婚。

女皇和伊萬告別,囑咐他第二天這個時候再到這個地方來,把船開走了。

伊萬回到家,吃過晚飯,睡覺去了。後母把伊萬的叔叔叫到自己的屋裏,把他灌醉,問他打鳥的時候出什麼事沒有。叔叔把全部經過告訴了她。後母聽完之後,拿出一顆大頭針對叔叔說:“明天,那些船向你們開來的時候,你把這顆大頭針別到伊萬的衣服上。”叔叔答應照辦。

早晨,伊萬起來去打鳥。船隊開過來了,叔叔趕忙拿出大頭針,別到伊萬的衣服上。

“唉,我好困,”伊萬說。“叔叔,我去睡一會兒,到時候麻煩你叫醒我。”

“好,一定叫醒你”

船隊靠近了,拋了錨。女皇派人去請伊萬馬上到船上去見麵。伊萬睡得很死,不管怎麼叫,怎麼推,都不醒來。來人隻好走了,女皇告訴伊萬的叔叔,要伊萬明天再來這裏,然後命令起錨,掛帆開船了。叔叔取出大頭針,伊萬醒來了,大聲叫女皇回來,可是女皇走遠了,聽不見。

他回到家裏,悶悶不樂。

後媽把伊萬的叔叔叫到自己屋裏,把他灌醉,詳細問了情況,告訴他明天還把大頭針別到伊萬的衣服上。

第二天,伊萬去打鳥,又是睡個不醒,沒有見到女皇。女皇告訴伊萬的叔叔,要伊萬再來一次。

第三天,伊萬和叔叔再去打鳥,走到老地方,遠遠看見了船隊。叔叔馬上拿出大頭針別在他的衣服上,他又昏昏沉沉睡過去了。船隊開過來,拋錨停下。女皇派人去請未婚夫到船上做客。不管怎麼叫,伊萬還是沒有醒過來。

女皇看出了伊萬的後媽的鬼計和他叔叔的欺騙,寫信告訴伊萬,要他割下叔叔的腦袋,如果還愛她,就到十萬八千裏以外的一個國家去找她。

船隊升起帆,開到大海中間去了,叔叔從伊萬身上取出大頭針。伊萬醒過來,大聲叫喊女皇的名字,可是船走遠了,女皇什麼也沒聽見。

叔叔把女皇的信交給伊萬。他看完信,拔出馬刀,割下壞叔叔的頭,急忙上岸。他回到家裏,告別父親,啟程去找女皇。

他信步走去,走了很久,看到一座高腳小屋。他走進屋,看到一個好厲害的老妖婆。

“嗬嗬,俄羅斯人的味道沒有聞過,俄羅斯人的模樣沒有見過。”老太婆說,“現在自己送上門來了,是自願來的,還是別人叫你來的,好小子?”

“可以說是自願來的,也可以說是別人叫我來的,你知道不知道,老奶奶,很遠的地方有什麼國家?”

“不知道,沒聽說過。”老妖婆要他去問自己的二妹妹,看她知道不。

伊萬向老妖婆道謝,繼續往前走。他走啊走啊,走了很久,來到又是一樣的小屋。他走進去,這裏也有一個厲害的老妖婆。

“嗬嗬,”老妖婆說,“俄羅斯人的味道沒有聞過,模樣沒有見過,現在自己送上門來了。是自願來的,還是別人叫你來的?”

“是自願來的,也是別人叫我來的。你知道不知道很遠的地方有個什麼國家嗎?”

“不知道,沒聽說過。”老妖婆回答說,要伊萬去問她的小妹妹,也許她知道。“如果她對你生氣,要吃你,你就拿起她的三隻喇叭吹,第一隻不要吹得很響,第二隻再吹響一些,第三隻吹得更響一些。”

伊萬謝謝老妖婆,繼續往前走。

他走啊走啊,最後總算看到了一座高腳小屋。他走進去,這裏又有一個厲害的老妖婆。

“嗬嗬,俄羅斯人的味道沒有聞過,模樣沒有見過,現在自己送上門來了!”老妖婆說完去磨牙,要吃這位不請自來的客人。

伊萬拿起她的三隻喇叭,第一隻輕輕吹了一下,第二隻用大點的勁吹,第三隻用更大的勁吹。

這時從四麵八方飛來很多鳥,火鳥也來了。

“快坐到我背上來,我們飛走,”火鳥說,“不然老妖婆會吃掉你!”

伊萬剛坐上去,老妖婆就來了,抓住火鳥的尾巴,扯下了好多毛。

火鳥馱著伊萬,在空中飛了很久,最後飛到了大海岸邊。

“喂,伊萬,對岸就是你要去的那個國家,我沒有辦法馱你過去,你自己想辦法吧。”

伊萬從火鳥背上下來,道了謝,沿著岸邊走去。

他走了一陣,看到一座小屋,走了進去。一個老太婆迎接他,給他吃的,給他喝的,問他要去哪兒,幹什麼。他告訴老大婆,要去一個很遠的國家找女皇,他的未婚妻。

“哎呀,”老太婆說,“她現在不愛你了,要是見到你,會殺你的,她把對你的愛情早就藏起來了。”

“怎樣才能找到它?”

“你等等,我女兒和女皇在一起,她說今天要來,找她打聽打聽。”

晚上,老太婆的女兒來了。母親問她知道不知道女皇的愛情藏在什麼地方。

“不知道,”女兒回答說,答應找女皇試探試探。

第二天,女兒又回來了,告訴母親說:

“海那邊有一棵樹,樹上有隻箱子,箱子裏有隻兔子,兔子肚裏有隻鴨子,鴨子肚裏有隻蛋,女皇的愛情藏在蛋裏。”

伊萬帶上些麵包,向老太婆的女兒說的地方走去。他找到了樹,取下箱子,從箱子裏取出兔子,從兔子肚裏取出鴨子,從鴨子肚裏取出蛋,帶著蛋回來見老太婆。

老太婆要過命名日了,她邀請了女皇和她的三十個幹姐妹來參加。她把蛋煮熟,給伊萬穿上漂亮的衣服藏起來。

中午,女皇和幹姐妹都來了,入席就座,吃午飯。吃完飯,老太婆在每人麵前擺了一個普通的蛋,給女皇擺上伊萬從鴨肚裏取出來的那個蛋。女皇吃了這個蛋,深深愛上了伊萬。

老太婆把伊萬叫出來,大家喜氣洋洋,興高彩烈。女皇和伊萬一起回到自己的國家舉行婚禮,過著幸福美滿的生活。

3、驚魂茶館店民間故事

1、走投無路

1644年崇禎皇帝朱由檢吊死在壽皇殿旁的槐樹上,當這個消息像風一樣吹到蘇州時,汪福光聽了,居然也有了死的念頭,為什麼?就因為他開在閶門外的“飄香”茶館被“一碗醉”擠兌得即將倒閉了。

汪福光怎麼也弄不懂:自己與“一碗醉”的老板齊玉清,都是安徽休歙人,都是同一年來蘇州開茶館的,做的都是一樣的茶葉生意,出售的茶葉也都是那幾個品種,茶葉的質量也不分上下,經營模式也基本一致,怎麼齊老板的生意就這樣好呢?後來經打探,汪福光才曉得,原來齊老板在經營上的手段五花八門著呢!首先,他的茶價不管是散客還是批發,都比自己的低;其次,他弄了“搭送”,凡是前往他店中喝茶的老茶客,他一律免費奉送一隻景德鎮產的小茶盅。這套茶盅名為“八仙過海”,每套茶具上都印有八個仙人。隻要湊齊這八隻茶盅,齊玉清就再奉送一隻同樣品質的小茶壺;之後,根據茶客光臨的次數,再逐一免費贈送一隻小茶罐或小茶盤,直到湊滿一套精美的茶具為止。其實,就是傻子也曉得,齊玉清表麵上看似慷慨大方,實際上羊毛都出在羊身上,所有的茶具價鈿,都早分攤在那杯茶水中了。更讓汪福光看不順眼的是,齊玉清還請了幾個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姑娘,專為茶客沏茶續水,開了姑蘇城裏茶館美女嬌娘當侍女的先河。

等到汪福光發現齊玉清用這樣一套套的手段做生意發財時,已來不及了,因為這時候他店裏原有的老茶客已大半被“一碗醉”吸過去了,他有心來個依樣畫葫蘆,卻因本鈿所剩無幾而力不從心。到現在,他已欠了房東半年的房租,連進幾斤茶葉的本鈿也沒有了。

所以,當汪福光眼睜睜地看著“一碗醉”茶館裏整日人來人往、生意興隆的時候,他恨不得把不顧鄉情將他逼到懸崖邊上的齊玉清咬上幾口。

剛才,勢利的房東又鐵青著麵孔來討要房租了。麵對即將被掃地出門的殘酷現實,汪福光急得六神無主,七魂無窩,一時間氣急交加,居然嚎啕大哭了起來。

哎,也別說,老天真的自有眼睛!就在汪氏夫婦不得不開始收拾被褥衣服準備關店離去的時候,門口一黑,走進一個紅鼻子的漢子。

2、絕處逢生

“就這樣服輸?卷鋪蓋回老家了?”紅鼻子一聲幹咳,走進店堂,斜乜著汪福光夫婦訕笑著問道。

“客官你什麼意思?”汪福光正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呢,見狀,氣更不打一處來,氣鼓鼓問道。

“什麼意思?”紅鼻子又是嘿嘿一聲幹笑,“我想幫你發財,東山再起!”

汪福光聞聽此言,這才認真地打量開了來人。但見紅鼻子衣著打扮盡是綢羅綾緞,言談舉止也全無顛三倒四,不像是存心前來戲弄自己的,想必來者有些名堂。所以,緩下神後,強打起精神,賠著笑臉上前問道:“幫我東山再起?客官,你倒是把話說個透亮呀!”

於是,紅鼻子反手關上店門,暗示汪方氏退入內屋回避後,咬著汪福光的耳朵神秘兮兮地說出一番話來,直說得汪福光當場破涕為笑。

原來,這紅鼻子也是一個做茶葉生意的徽商,名叫唐祖榮。他長期在蘇杭一帶做茶葉生意。他自稱自己本是個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俠義之士,眼見“一碗醉”活生生地將比他早開了兩年的“飄香”給擠兌得走投無路、關門大吉,他心底的那股扶弱製強的豪俠之氣就油然翻湧了上來。為此,他今日特地找上門來,要與汪福光密謀合做一檔與眾不同的生意:既在不動聲色中幫扶了汪福光,使“飄香”能夠接上資金,東山再起,又使自己帶來的一款名為“霧裏青”的新茶在姑蘇城裏站住腳跟,打出名聲。

原來,這姓唐的是想借汪祖光的“飄香”,推銷自己的剛從家鄉發掘出來的新茶品種“霧裏青”呀!

唐祖榮之計,正中汪福光下懷。他除了可以因此讓“飄香”重新開張,拾回手中的飯碗頭外,還可以仿效齊玉清的經營方法,爭取到一批新老茶客!這兩年來,他因在與齊玉清的競爭中節節敗退,受夠了窩囊氣,把齊玉清恨了個牙根癢癢,正愁不知如何報複呢。現在唐祖榮兩肋插刀,自天而降,既能幫扶自己於危急之中,又可以有力地煞一煞齊玉清的囂張氣焰,真是何樂而不為?於是,他當下與唐祖榮擊掌為信,接受了對方開出的要求與條件。

唐祖榮見汪福光一口答應,當即真的掏出十兩銀子,擺到汪福光麵前,信誓旦旦地說道:“這十兩銀子是定金,事成之後,我定按契約上的數目,再一次性付你五兩。”說到這裏,他又從懷裏掏出早就準備下的一紙契約,攤到汪福光麵前,嚴肅地說道,“現在隻要你汪老板在這紙契約上簽字畫押,我倆之間這檔互惠互利的生意,就算正式約定了。”

汪福光看著麵前的一切,好像是在夢中,他將信將疑地接過契約,一字一句地默讀了起來。但見契約上寥寥幾行,簡單扼要地寫道:

契 約

茲經雙方友好協商,乙方承諾自願配合甲方合作經商。現甲方先支付乙方定金銀子壹拾兩整,事成之後,甲方再付乙方銀子五兩整。中途雙方均不得反悔,否則自願接受一方的製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