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過能得到漢武帝重用,是因為他總結出一種非常適合旱地耕作的代田法。
代田法:在地裏開溝作壟,溝壟相間,將作物種在溝裏,中耕除草時,將壟上的土逐次推到溝裏,培育作物。
第二年,把溝壟互換位置。
這種耕作方法有利於保持地力,抗禦風和旱。
同時,對比於普通方法,作物也有顯著的提升。
《漢書·食貨誌》就記載了,“一歲之收,常過縵田畝一斛以上,善者倍之。”
用力少而得穀多,儼然是代田法的一大特色。
可以說,代田法的總結及應用,足以讓趙過名留青史。
何況,從一部分角度來說,也正是因為有趙過的代田法,才挽救了那時岌岌可危的西漢。
豬豬陛下啊,有的時候做人還是要清醒一點的,別迷信啊。
看看,你想當好皇帝的時候,不也做得相當優秀嗎。]
虞美人感慨,也不忘調出代田法的示意圖,如果光聽她的解釋,可能還會有點不明白。
但加上示意圖,就很好理解了。
漢朝,漢武帝時期。
再次被叫豬豬陛下的劉徹臉直接黑了。
心裏嘀嘀咕咕,天幕你敢吐槽,你敢不敢講他晚年到底幹了什麼。
說話藏著掖著的毛病從哪裏來的。
說全是能咋的你了。
還有,這豬豬陛下的稱呼又是哪裏來的。
雖在他大漢,豬多是褒義,但誰閑的沒事喜歡被這麼叫啊,
……
但劉徹要想要知道這一切的真相,大概是要等到龍鳳豬專場了。
現在,就先等著吧。
[代田法能夠得到有效推廣,有幾個很重要的原因。
一是漢武帝終於把自己腦袋裏進的水倒出來了。
二是托孤大臣和繼承皇位的,並不是昏君奸臣的組合。
最重要,代田法本身,也確實有這樣推行的價值。
結合上麵的三個原因,代田法很快在關中地區和西北邊郡加以推廣開來,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大家不要覺得,我說起來非常容易,做起來一定也十分輕鬆。
代田法的成功,從始至終都不是巧合和運氣。
而是經過趙過無數次的研究和對比才有被總結的出的方法。
這個方法更不是在被發現後,就被不經實驗的推廣。
而是趙過在自己劃的試驗田,親自實驗,確認可行,才推廣開來的。
百姓們吃飯的東西,由不得兒戲,不是嗎?]
是的,虞美人並沒有說錯,試驗田。
一個在現代並不陌生的詞彙,又有誰能想到,在兩千年之前老祖宗就先做了呢。
百姓更是一陣陣驚歎,雖然聽不懂,但總覺得很厲害,很嚴謹的樣子。
而事實也確實如此。
……
[種地並不是空中樓閣,能夠隨便紙上談兵,瞎指揮的。
這位西漢的農學家,顯然也知道這一點。
他先是自己劃了一部分的田,嚐試過代田法確實有可行性後,才逐步推廣開來。
其次,在總結了代田法後,趙過還研究了很多非常實用的種田工具。]
話落,天幕再次變化,把示意圖和圖解圖放出來,圖畫也盡量詳細明白。
秦朝。
要啥沒啥的老祖宗,根本就沒猶豫,讓身邊的人把天幕所說全部記清楚。
那個漢朝雖然取代了他大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