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看過往履曆(1 / 2)

[我們還是按照慣例,在講袁爺爺的經曆之前,先帶大家回憶一下他的過往履曆。

袁隆平院士,是享譽海內外的著名農業科學家。

中國雜交水稻事業的開創者和領導者。

“共和國勳章”獲得者。

湖南省政協原副主.席。

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原主任。

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

除此之外,他還在1995年被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1999年中國科學院北京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項目組發現的一顆小行星被命名為袁隆平星。

2000年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2004年獲得沃爾夫農業獎。

2006年4月當選m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

2010年獲得澳門科技大學榮譽博士學位。

2013年獲得第四屆中國消除貧困獎終身成就獎。

2018年當選中國發明協會首屆會士。

2018年9月8日,獲得“未來科學大獎”生命科學獎。

2018年12月18日,國家授予袁隆平改革先鋒稱號,頒授改革先鋒獎章,獲評雜交水稻研究的開創者。

2019年9月17日,袁隆平被授予“共和國勳章”。

2020年11月28日,當選2020中國經濟新聞人物。]

隨著虞美人的話語,天幕同步跟進一係列履曆。

一連串四百多字,一看看過去還是相當壯觀的。

各朝代眾人簡直目瞪口呆。

救命,這履曆,這獎項,這讚譽,是人能得的嗎。

雖然不知道這些獎項都意味著什麼。

但不妨礙他們知道,這位袁隆平院士,絕對,超級無敵,超乎人想象的厲害。

“好厲害。”

“就是說啊,也太厲害了吧。”

“好想見一麵啊,遠遠看看也行。”

能被天幕如此推崇,被後世人那麼尊敬,獲得那麼多榮譽,為天下百姓造福,這樣偉大的人,真的好想見見啊。

……

[大家是不是十分好奇,袁爺爺為何能獲得如此多的榮譽。

我們一點點細細道來。

1930年9月7日 ,袁隆平出生於北京協和醫院。

那是華夏曆史上最黑暗的時候,戰亂,饑荒是那個時代最真實的縮影。

袁隆平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的。

在一次采訪中,他說,“你們年輕人沒有經曆過饑荒,不知道糧食的重要性,一粒糧食能夠救一個國家,也可以絆倒一個國家。”

而這,也是他研究雜交水稻的初心。

少年時的他就因為戰爭的原因,跟著父母顛沛流離,到處避難。

他喜歡土地、喜歡植物,戰亂中,他也在四處求學。

1936年- 1949年,他輾轉漢口,重慶,南京等地求學。

一直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他也終於到了報考專業的年紀。

他的父母詢問他想要學習什麼專業,他毫不猶豫的說,“我要學農業,我要為農業奮鬥。”

之後,他考上了重慶相輝學院農學係。

1957年,袁隆平大學畢業後,成為了一名老師,不僅擔任農學班的班主任,還做了一個學期的俄語代課教師。

這樣的平靜,一直維持到195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