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皇帝的生日:聖節(1 / 2)

自從送走了那兩個太監,嚴安雅倒是閑了下來,並沒有因為攻打琉球的事而著急,畢竟打仗這件事急不來,再說現在已經快步入六月了,時間總是這樣不知不覺的飛逝而過 。

東南季風已經悄無聲息的來了,整個台灣海峽時不時就刮起幾陣邪風,他可不敢拿整支艦隊,一萬多人的命不當回事。

所以他必須要一個天時地利的時間才能成功渡海。由於是遠征,所以這一次,嚴安雅準備的十分充足,糧草、淡水、武器一應俱全。

主打的就是一個萬無一失,隨著一切都準備好了,出發的號角也應該吹響了,現在的東碇島,已經成為了福建水軍的前沿駐紮地,畢竟這裏更方便軍隊駐紮,為了能成功拿下琉球,嚴安雅這段時間可是不斷在學習,畢竟對他來說,這既是一次機會,也是一次挑戰。

要是打的好,恐怕以後東南沿海的所有水軍都歸他來管,再進一步,整個朝廷的水軍都在他的手裏,也不是不可能,所以人的能力有多大,取決於他的野心有多大,嚴安雅現在是真的要起飛了。

“將士們,自古以來都是那些步軍開疆拓土,如今終於輪到我們了,光宗耀祖,衣錦還鄉的時刻馬上就來了,現在隻要我們征服對麵的琉球,一切都可以實現,現在你們敢不敢和我馬踏琉球。”

“殺,殺,殺!”

看著士氣高昂的眾將,嚴安雅也少來的意氣風發,於是大手一揮,戰鼓聲四起,所有戰艦揚帆起航,利用東南季風之間的誤差,快速渡過台灣海峽。

為了能全速前進,水手不光升帆利用風速,更是派出多名水手使用人力助推,速度得到大大提升。

7000水軍,5000廂軍,2000收編的海匪,一共13000人,再次踏上征戰的旅途。

與上次不同,這次他們準備得更加充足,鐵甲迎著朝陽,冒著凜冽的寒光。

龐大的船隊,宛如海上怪物的觸角,一路上乘風破浪,大軍行進的速度很快,由於有楊帆的領路,目標自然也非常明確,從東碇島出發,一直向東就可以。

與此同時,就在東南沿海進展一片順利之時,汴京也掀起了一場盛大的節日,聖節。

在古代皇帝的生日都被稱為“節”,這一特殊的習俗源自於唐朝李世民時創造的“千秋節”,不過李世民之後,其他皇帝並沒有對自己的生日過分看重,一直到了五代因為戰亂皇帝的權威需要的到極大的鞏固,所以皇帝開始利用自己的節日來加強對全國的管控。

到了宋朝時,從宋太祖開始各個皇帝也十分注重自己的生日,每一位皇帝生日的名稱都一樣。

北宋諸帝的聖節, 太祖為長春節(二月十六日)、太宗為乾明節(後改壽寧節, 七月七日)、真宗為承天節(十二月二日)、仁宗為乾元節(四月十四日)、英宗為壽聖節(正月三日)、神宗為同天節(四月十日)、哲宗為興龍節(十二月八日)、徽宗為天寧節(十月十日)、欽宗為乾龍節〔(四月十三日)以今年為例,今年的農曆四月十三是陽曆的5月3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