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知識點(1)(2 / 2)

什麼是細菌?

體積微小,形態簡單,結構略有分化,主要靠二分裂法繁殖,原核生物界的單細胞生物。

第一節 細胞的大小和形態

1.細胞大小

①以微米(um)為單位,觀察常用光學顯微鏡;測微尺測量。

②不同種類細菌大小不一,同一種細菌也因菌齡和環境因素的影響而有差異。

③細菌大小以生長在適宜的溫度和培養基中的幼齡(對數期)培養物為標準。

④各種細菌大小是相對穩定的,可以作為鑒定的一個依據。

2.細菌按基本形態和排列方式分類

2.1按外形分類:球形、杆形、螺形

2.1.1 球菌:外形呈球形或近似球形(腎形),直徑 0.5~2.0(0.8~1.2)um。由於細菌在繁殖時二分裂的平麵不同,分裂後新菌排列相互關係不同,進一步分成以下幾種。

球菌:單球菌、雙球菌、鏈球菌、四聯球菌或八聯球菌、葡萄球菌。

.1.2 杆菌:

①形狀多呈直杆狀,也有稍彎,多數呈分散存在

②根據菌的形態,排列特點不同,分為:鏈杆菌,梭杆菌,球杆菌,分支杆菌,棒狀杆菌。

大杆菌

長 3~8um 寬 1~1.25um

中杆菌

長 2~3um 寬 0.5~1um

小杆菌

長 0.7~1.5um 寬 0.2~0.4um

2.1.3 螺旋狀:

①菌體呈彎曲或螺旋狀的圓柱形,兩端圓或尖突。

②根據彎曲程度和螺旋數目分為:弧菌和螺菌。

弧菌:菌體隻有一個彎曲呈弧形或逗狀形(其長不超過 1\/4 圓)

如:霍亂菌

螺菌:多個彎曲較僵硬,撚轉量螺旋狀,如:咬熱螺菌。

螺旋狀菌以其兩端的直線距離作長度,一般在 2~6um 之間,寬 0.3~1.0um,如:幽門螺杆菌。

總結:大小,形態,排列→鑒定依據

3.細菌多樣性

3.1 細菌的衰老型或退化型

不良環境或老齡期,會出現和正常形狀不一樣的個體稱為衰老型或退化型。

補:不要把細菌性疾病和病毒性疾病混淆

3.2 細菌的多樣性

有些細菌,在適宜的環境中生長,其形狀也很不一致。

4.細菌的群體形態

4.1 菌落

某個細菌在適宜生長的固體培養基表麵內部,在適宜的條件中,經過一定時間培養(多數 18~24h)生長繁殖出巨大數量的菌體,又稱克隆,形成一個肉眼可見的,有一定形態的獨立群體稱為菌落。

4.2 菌苔

菌落聯成一片,稱為菌苔

補:希望看到菌落→純化,分離細菌培養

4.3 觀察菌落特征的意義

①各種細菌的菌落在大小,色澤,質地,表麵形狀,邊緣結構等方麵均有各自特征。

②菌落的特征與細菌個體的形態,結構的特征密切相關。

③通過固體培養基上的菌落,進行細菌的分離,純化,計數及鑒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