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知識點(22)(2 / 2)

⑥細菌鑒定

(1)主要考慮與李氏杆菌的區別

(2)瓊脂擴散試驗

⑦血清學診斷

可采用培養凝集試驗(ESCA),又稱生長凝集試驗。

第十一章 革蘭陽性產芽孢杆菌

概述

產芽孢的細菌是一群差異很大的細菌,大多數是革蘭陽性並能運動的杆菌,包括 6 個屬:

芽孢杆菌屬

芽孢乳杆菌屬

梭菌屬

脫硫腸狀菌屬

芽孢八疊球菌屬

顫螺菌屬

(在獸醫和醫學上重要的是芽孢杆菌屬和梭菌屬)

第一節 芽孢杆菌屬

本屬菌種類繁多,大多數廣泛持久分布於自然界,絕大多數為自然界的非病原菌。

炭疽芽孢杆菌是人和動物的病原菌(人畜共患病病原)。

蠟狀芽孢杆菌的某些種可引起食物中毒,有些種為條件性致病菌。

炭疽芽孢杆菌

炭疽芽孢杆菌慣稱炭疽杆菌,是引起人類、各種家畜和野生動物炭疽的病原,在獸醫學和醫學上均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炭疽是 OIE 規定的通報疫病。

1.生物學性狀

1.1 形態及染色特性

①本菌為 G+大杆菌

②無鞭毛,不運動

③芽孢橢圓形,為中央芽孢,芽孢囊不大於菌體

④可形成莢膜

⑤在動物組織和血液中,此菌單在或呈 2~5 個相連的短鏈,菌體矢直,相連的菌端平截而呈竹節狀(此特征本書隻有炭疽)。

⑥菌體包有豐厚的莢膜,具有較強的抗腐敗能力,當菌體因腐敗而消失後,仍有殘留莢膜顯示,稱為“菌影”。

⑦在豬體內的此菌形態較為特殊,菌體常彎菌或部分膨大,輪廓不清。動物體內的炭疽杆菌隻有當暴露接觸空氣中的氧氣之後,方能形成芽孢。

考:為什麼嚴禁剖檢→抵抗力提高

1.2 培養及生化特性

①炭疽杆菌對營養要求不高,普通瓊脂平板上培養 24h,長出灰白色、幹燥、表麵無光澤、不透明、邊緣不整齊的粗糙型菌落。

②在血瓊脂平板上,早期無溶血環,24h 後有輕微溶血。

③在肉湯中生長後呈絮狀卷繞成團地沉澱生長,表麵稍混濁,無菌膜。

④有菌株在碳酸氫鈉瓊脂平板上,置 5%CO2 環境中孵育 48h,由於產生莢膜而形成黏液型菌落。

⑤在含青黴素的培養基中

(1)含 0.5IU \/ ml 時,幼齡炭疽杆菌細胞壁的肽聚糖合成受到抑製,形成原生質體相互連接成串,稱“串珠反應”或“串珠試驗”。

(2)若培養基青黴素含量加至 10IU \/ ml,則完全不能生長或輕微生長

→這是炭疽杆菌所特有的,可與其他需氧芽孢杆菌鑒別

細菌各論中名詞解釋沒幾個:巧克力培養基、衛星現象、串珠反應 、爆裂發酵

1.3 抵抗力

(1)本菌繁殖體對外界理化因素的抵抗力不強

①60℃ 30~60min 或 75℃ 5~15min 即可殺死

②常用消毒劑均能於短時間內將其殺死

③對青黴素、鏈黴素等多種抗生素及磺胺類藥物高度敏感,可用於臨床治療。

④在未解剖的屍體中,細菌可隨腐敗而迅速崩解死亡患該病動物嚴禁解剖,防止細菌形成芽孢,汙染環境

→耳緣靜脈采血

(2)但芽孢有堅強的抵抗力

①在幹燥狀態下可存活 32~35 年。實驗室幹燥保存 40 年以上的炭疽芽孢仍有活力。幹燥皮毛上附著的芽孢,也可存活 10 年以上。

②牧場一旦被其汙染,傳染性常可保持 20~30 年。

③需經煮沸 15~25min,121℃滅菌 5~10min或 160℃幹熱滅菌 1h 方能被殺死。

④堆肥中的炭疽芽胞,需溫度升至 72~76℃經過 4d 方才死亡

→堆肥(最佳處理糞便方法):通過一定溫度讓 XX 形成繁殖體→加速死亡

⑤炭疽芽胞對碘特別敏感,0.04%碘液 10min 即將其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