⑤實驗證明自然感染和人工感染的康複豬,對再感染具有較堅強的免疫力。
⑥我國研製的豬喘氣病凍幹兔化弱毒菌苗,有一定的免疫效果。
3.微生物學診斷
①一般臨床症狀、病理剖檢,結合流行病學即可確診
②X 光檢查慢性病豬具有重要診斷價值
③必要時可進行微生物學診斷
(二)禽敗血支原體 \/ 雞毒支原體(病原)
①又名雞毒支原體
②引起雞和火雞等多種禽類慢性呼吸道病(CRD) 或火雞傳染性竇炎
③從雞、火雞、雉雞、珍珠雞等 10 多種禽類均分離到本菌
1.生物學特征
1.1 形態及染色(細胞壁不同→染色方法不同)
①菌體通常為球形、卵圓形或梨形
②細胞的一端或兩端具有“小泡”極體,該結構與菌體的吸附性有關
③以姬姆薩或瑞氏染料著色良好(淡紫色),革蘭氏染色為弱陰性
1.2 培養及生化特性
①需氧和兼性厭氧
②對營養要求較高,在含馬血清或滅活雞、豬血清(提供所需的膽固醇)的培養基中生長良好。
③雞毒支原體具有緩慢運動能力,可能與其一種特殊超微結構有關。
④適應 pH:
7.8~8.0 之間,低於 7.0 則死亡(不適合酸性環境)。
⑤5~7d 齡雞胚卵黃囊內繁殖良好,卵黃及絨毛尿膜中含本菌量最高。
2.致病性
①本菌主要感染雞和火雞,引起 CRD
②病原體存在於雞病和帶菌雞的呼吸道、卵巢、輸卵管和精液中,帶菌雞胚可垂直傳遞給後代,公雞可通過交配將病原傳遍全群,雞群一旦染病即難以徹底根除。
③應激因子及其他呼吸道病原微生物以及雞新城疫苗弱毒株的協同作用,使病情惡化、症狀明顯。大腸杆菌繼發感染時,可引起特征性的肝包膜炎、心包炎以及氣囊炎。
④具有神經毒素
3.微生物學診斷
①致病性支原體不易分離,故少采用病原分離和鑒定來診斷 CRD,血清學試驗可準確快速診斷。
②血清學診斷常用方法有:
平板凝集試驗、試管凝集試驗、血細胞凝集抑製試驗等。
③多采用抽樣檢查法,一旦檢出血液本菌抗體陽性雞即可作為整個雞群汙染的定性指標,判為陽性雞群。
補:鴿子(會飛家禽)對禽病發展→推波助瀾作用養種雞需嚴格控製環境,一旦感染,馬上淘汰。
(三)嗜血支原體(簇)
(1)附紅細胞體和嗜血巴通體先前歸類立克次體目質體屬,近年根據 16S-rRNA 基因序列分析等結果,其與肺炎支原體密切相關,已成為支原體新成員。
(2)常見的致病嗜血支原體:
①豬支原體(豬附紅細胞體)
②犬血支原體(犬巴通體)
③貓血支原體(貓巴通體)
豬支原體(為病原,要看!!豬場很常見)
①豬支原體是一種紅細胞表麵寄生的,能引起感染豬出現發熱、貧血、母豬產仔率下降、生豬生長緩慢等臨床症狀為特征的病原微生物,致養殖業重大經濟損失。
②該病屬人獸共患病,其公共衛生安全重要性日益凸顯。
第十五章 立克次體和衣原體
第一節 立克次體
1.概述
①立克次體是一類專性細胞內寄生 的小型革蘭陰性原核單細胞微生物為紀念發現落基山斑點熱源病原體的美國醫生 H.T.Ricketts 而命名。
②1934 年,我國科學工作者謝少文首先應用雞胚培養立克次體成功,為人類認識立克次體做出巨大貢獻。
③它在形態結構和繁殖方式等特性上與細菌相似,而在生長要求上又酷似病毒,是一類介於細菌和病毒之間的微生物。
④此類微生物引起人和動物立克次體病(如 Q 熱、斑疹傷寒、恙蟲病等)的病原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