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服裝銷售活動中,定價是一項既重要又困難且帶有風險的工作。它強烈地影響著服裝在市場中的被接受程度,影響著服裝及其賣方的形象,影響著競爭的行為,影響著服裝店的銷售收入和利潤。
1.1 定價的相關注意事項
1.1.1 零售價格的構成
一、采購價格
即購進服裝的價格,因采購渠道不同而有所不同。如果從工廠直接進貨,采購價格就是工廠的出廠價格;如果從批發企業采購,采購價格就是批發企業的批發價格。
二、采購費用
采購費用是服裝采購過程中支付的一切費用。服裝采購價格加上采購費用構成服裝采購成本。
三、銷售費用
銷售費用是因銷售服裝而發生的費用。采購加上銷售費用構成服裝店的服裝銷售成本。
四、銷售稅金
銷售稅金是服裝銷售中向國家繳納的稅金。
五、銷售利潤
指服裝店獲得的利潤。服裝銷售價格減去銷售稅金和銷售成本即為服裝店銷售利潤。
1.1.2 影響定價的因素
一、成本
在正常的市場環境下,成本應是定價的最低經濟界限,是決定價格的基本因素。在市場競爭中,成本較低在價格決定方麵往往具有較大的主動性,易於保持競爭優勢,並能得到預期的利潤回報。
二、市場需求
對於需求,主要是了解服裝的市場需求彈性。需求彈性大的服裝,價格一經調整就會立即影響市場需求;而需求彈性小和無彈性的服裝,調整價格一般對銷售量無大影響。所以,如果某一時期在某一市場上對某一服裝的需求量是增加的,則可以采取適當的提價措施;反之,則應適當降價。
三、競爭
在競爭的市場上,買賣雙方都隻是價格的接受者,而不是價格的決定者,價格完全由供求關係決定。在這種市場條件下,幸虧雙方的行為隻受價格因素的支配,所有的促銷活動都隻會增加服裝的成本,因而使任何促銷活動成為不必要的事情。
1.2 確定定價目標
確定定價目標的最重要原則是使定價目標與服裝店的經營目標和市場目標相一致。一般的,定價目標有以下幾種:
一、追求最大利潤
追求最大利潤並不等於追求最大價格。除非這個服裝店的服裝在市場上處於某種絕對優勢地位。
二、取得預期的投資報酬率
選擇一定的投資報酬率作為定價目標,其主要目的在於通過價格手段取得穩定的經濟收益,從而求得服裝店的穩定發展。在這種定價目標下,投資報酬率的確定與價格水平直接相關。但是選取這一目標,必須具備這樣的重要依據:服裝店在同行業中占據主導地位;能掌握市場需求情況並能基本上控製本店的市場份額。
三、擴大或維持市場占有率
擴大和維持市場占有率,無論對於大、中、小服裝店來說,都是十分重要的目標。因為市場占有率是服裝店的經營狀況和服裝店服裝在市場上的競爭能力的直接反映,對於服裝店的生存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四、應付和防止競爭
許多服裝店在製定價格時,主要著眼於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上應付或避免發生價格競爭。
五、維持生存
以維持生存為定價目標的店,往往麵臨著服裝大量積壓、資金周轉不靈、競爭態勢異常險峻以及消費需求改變的困難。在這種情況下,服裝店為避免破產倒閉,往往以能夠迅速出清存貨、收回資金、克服財政困難為定價準則,以保本價格、甚至虧本價格出售產品,以維護營業。
1.3 服裝定價策略
一、產品生命周期定價策略
1.導入期定價策略。
在導入期中,定價方麵,可根據不同情況采用高價定價策略,滲透低價定價策略和中價定價策略。
所謂高價定價,是指通過對投放市場的新產品製定較高價位,以在短期內獲取最大收益的定價方式。
低價定價策略是高價策略的反麵,即有意把新產品價格定得很低,其目的在於提高產品知名度,迅速擴大市場占有率。
中價定價策略,是指產品銷售以穩定價格和預期銷售額的穩定增長為目標,所以也稱為穩定價格策略。
2.成長期定價策略。
在產品進入成長期後,企業生產規模逐漸擴大,銷售量迅速增長,向供求兩旺發展。
3.成熟期定價策略。
即當產品的消費者人數、銷售量都達到最高水平並開始保持穩定時而采取的定價策略。
4.衰退期定價策略。
這是指當消費者興趣轉移或新產品推出導致銷售量急劇下降時,采取的定價銷售策略。
二、折扣定價策略
數量折扣是企業對購買商品數量達到一定數額的買主給予價格上的優惠折扣。
季節折扣,也稱季節差價。一般在有明顯的淡、旺季的行業中實行。
付現折扣,是銷售方對及時付清賬款的購買者的一種價格折扣。
業務折扣,也稱同業折扣,是生產廠家給予批發企業和零售企業的折扣。
三、差別定價策略
1.產品差價策略。
是指依據同一商品不同規格、型號以及不同需求彈性,確定其不同的銷售價格的策略。
2.季節差價策略。
是指對具有季節性特點或流行性較強的商品,在其上市前期實行高價策略;而在商品上市後期實行低價策略的定價方式。
3.顧客差價策略。
是指根據顧客的不同購買類型與特點,同一商品以不同的價格出售。顧客購買類型分消費者購買、用戶購買、集團購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