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句話,和之前說她醜的話一樣深深的震撼了她無知的心靈,十四歲的她開始會思考人生了,那她有沒有可能?她要不要也考大學?
她們三個的相處模式以傳遞互換小說開始,豆寇年華的年紀最愛的就是新鮮的世事,正處在80年代經濟,文化的崛起中,他們也開始愛看各種各樣的小說,小說的傳遞開始就是從郭勤勤的混混姐開始的,郭姐傳給郭勤勤,郭勤勤再毒害著另外的兩個小夥伴敖琳琳和李莎莎,十多歲的年紀是沒有克製的開始,先是瓊瑤,後是金庸。再是港台電視劇的熏陶各種愛聽的靡靡之音。然而這些所有的一切當然也會影響著他們三個的學習成績,興趣愛好既然可以增加閱曆又可以把你拉下水,讓你成瘋成魔。
正麵的反麵就是反麵。
在學校的學習過程中,郭勤勤不經意中發現自己的數學天才的天份,而且偶爾名次也可以提前幾名,但是因為長相的問題就不太有人注意她,此時此刻的她從那天談起以後要考大學的話題後,她就默默的記在了心裏,一定要超過班裏成績最好的女生朱聰明,朱聰明長得漂亮,成績又好,是人人圍繞的夢中情人的樣子。後來朱聰明以優異的成績考上當地的一中,又從一中考進了華東師大,就學業這塊來說朱聰明是當之無愧的女學霸,至於生活這是後話。
而敖琳琳和李莎莎的學習成績在初二的時候就不上不下了,隨著學習難度的提升越來越走下坡路,敖琳琳家倒也沒有什麼太多的要求。
但是,李莎莎就不一樣了,爹媽都覺得她讀大學是理所應當天經地義的事。
李莎莎家是轉縣上轉到省城本地的,所以盡管李莎莎本身條件不錯家境也算殷實。但是因為李莎莎家生活太過動蕩不安,太容易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父母的工作經常變動就嚴重的影響了李莎莎的成長之路,不是在搬家就是在調動工作,反正父母的生活的不安定與工作的調動不順利嚴重的影響了孩子的學業問題。但是她的父母卻沒有發現成績越來越差的李莎莎,在她們的認知裏學習應該是自己的事,而大家都還沉浸在一切的假象中。直到初中三年的結束,中考的塵埃落定才把所有人的夢打碎敲醒。
初中三年後,他們三個的人生就成了三條線。
郭勤勤以優異的成績考上省城一所新的中專學校,以英語專業為主,英語雖然不是郭勤勤的最愛,但是這所新成立的學校說三年後可以選擇參加高考又可以選擇工作,真正打動了她的心。郭勤勤的自信心是從學習中一點一點的拾起來的,而且越來越順利,順利到她後來都不敢相信自己的人生。
敖琳琳也沒有上高中直接選擇上了職業高中,也是即可以參加高考又可以學得一門手藝選擇就業。歡天喜地。
李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