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病的好發部位依次在頸 5~6、頸 4~5、頸 6~7 節段。
腰椎間盤突出症多發生在脊柱活動度大,承重較大或活動較多的部位,以腰4~5及腰5骶1多見
腰椎間盤局部用藥的主要作用是鎮痛 抗炎 減輕神經根粘連及肌痙攣
金黃色葡萄球菌:膿液稠厚,黃色,不臭。
溶血性鏈球菌:膿液稀薄,量大呈淡紅色(血色)。
大腸埃希菌:膿液稠厚,灰白色,有惡臭或分臭。
銅綠假單胞菌:膿液淡綠色,腥臭味。
無芽孢厭氧菌:膿液惡臭,有產氣性。
神經根型:神在天上(上肢頸部)有問題
脊髓型:地基(下麵)不穩
錐動脈型:一動就頭暈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多因溶血性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常見於兒童長骨的幹骺端,經血液循環播散是主要的感染途徑。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
早期特點——骨質破壞、死骨形成;
晚期特點——新骨形成和骨性死腔。
引流高度:灌腸筒距離肛門 40~60cm;膀衝衝洗液距床麵 60cm;陰道灌洗:灌洗筒與床沿不超 70cm;急性骨髓炎滴入瓶高於床麵 60~70cm。
脊髓損傷最嚴重的並發症是:呼吸道感染和呼吸衰竭。
關節脫位的特征表現為:畸形、彈性固定、關節盂空虛。
肩關節脫位:一般稱“方肩”畸形;杜加試驗陽性。手法複位,三角巾懸吊3 周。
肘關節脫位:肘後空虛可摸到凹陷,肘後三點關係失常。
A 組乙型溶血性鏈球菌感染的疾病:風濕性心瓣膜病、猩紅熱、風濕熱、小兒急性腎小球腎炎。
風濕熱表現:關節炎、環形紅斑、皮下結節、舞蹈病
風濕熱輔助檢查:C 反應蛋白陽性。
風濕熱首選的抗生素:青黴素。
抗風濕治療首選藥物:阿司匹林。
風濕熱合並心髒炎時首選的藥物是:糖皮質激素(潑尼鬆)。潑尼鬆副作用:滿月臉、肥胖、消化道潰瘍、腎上腺皮質功能不全、精神症狀、血壓增高、電解質紊亂、抑製免疫等。
類風濕關節炎臨床表現:晨僵、關節疼痛和腫脹、關節畸形及功能障礙、類風濕結節。
類風濕關節炎最基本的病理改變是:關節滑膜炎症。
類風濕關節炎的檢查:血沉增快——滑膜炎症的活動性指標;C 反應蛋白增高——說明本病的活動性;類風濕因子(RF)——與本病嚴重性成正比。
類風濕因子(RF)是一種:自身 IgM 抗體。
骨質疏鬆最常見、最主要的症狀:疼痛。骨質疏鬆重要體征和表現:腰背痛、身長縮短、駝背、骨折。
免疫因素引起的疾病:係統性紅斑狼瘡、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腎病綜合征、甲狀腺功能亢進、急性脫髓鞘性多發性神經炎等。
係統性紅斑狼瘡(SLE)典型症狀:麵部蝶形紅斑。
係統性紅斑狼瘡(SLE)病人死亡的常見原因是:尿毒症。
治療 SLE 的首選藥:糖皮質激素(潑尼鬆)。
係統性紅斑狼瘡病人首要的護理問題是:皮膚完整性受損。
SLE 的檢查:1抗核抗體(ANA)——主要的篩選指標;2抗 Sm 抗體—— SLE 的標誌性抗體;3抗雙鏈 DNA——確診 SLE 和判斷狼瘡的活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