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太上老君和猴哥神秘關係...(2 / 2)

回顧前麵的故事,猴哥也是非常熟悉太上老君的:如在第五回,猴哥在蟠桃會籌辦處好吃好喝,胡吃海塞一番,把蟠桃會攪黃後,要回“齊天大聖”府,結果暈暈乎乎、搖搖擺擺仗著酒任情亂撞把路走差了,到了兜率宮時頓然醒悟說:“兜率宮是三十三天之上乃離恨天太上老君之處如何錯到此間?——也罷!也罷!一向要來望此老不曾得來今趁此殘步就望他一望也好。”即整衣撞進去那裏不見老君四無人跡.見五個葫蘆葫蘆裏都是煉就的金丹。大聖喜道:“此物乃仙家之至寶。老孫自了道以來識破了內外相同之理,也要弄些金丹濟入,不期到家無暇;今日有緣卻又撞著此物,趁老子不在,等我吃他幾丸嚐新。”他就把那葫蘆都傾出來都吃了,如吃炒豆相似。這裏猴哥流露了如下幾點:1。早就想過來看望太上老君沒有來;2。猴哥也是會煉丹這一套的,隻是沒有顧上;3。太上老君就是老子。意思很明白,是老熟人啊。

太上老君對猴哥咋樣呢?看第七回,猴哥瘋狂了,要被拿下時,觀音菩薩想法是:“我將那淨瓶楊柳拋下去打那猴頭;即不能打死,也打一跌,教二郎小聖好去拿他。”當然是打死猴哥最好。而太上老君的想法是:“等我丟下去打他一下。”就不想打死猴哥,所以搶先下手,實際是在暗中袒護猴哥!

後來,太上老君又奏請玉帝,用他的八卦爐去煉化猴哥,玉帝準奏。實際上還是怕猴哥再出意外,采取了保護措施。為什麼?因為太上老君非常清楚,猴哥是知道八卦爐裏的那套秘密的,前麵猴哥也說過自己也想煉些丹,沒有時間,所以沒有煉,說明他會這一套。

後麵果然如此:那老君到兜率宮將大聖解去繩索放了穿琵琶骨之器推入八卦爐中命看爐的道人架火的童子將火煽起煆煉。原來那爐是乾、坎、艮、震、巽、離、坤、兌八卦。他即將身鑽在“巽宮”位下。巽乃風也有風則無火。隻是風攪得煙來把一雙眼熏紅了弄做個老害眼病故喚作“火眼金睛”。反而把猴哥煉成“火眼金睛”了。

還有前麵猴哥偷吃了太上老君的仙丹,太上老君給玉帝啟奏“丹元大會”也開不成了:“老道宮中煉了些‘九轉金丹’伺候陛下做‘丹元大會’,不期被賊偷去。特啟陛下知之。”玉帝見奏悚懼。

太上老君知道是猴哥把仙丹吃了的,因為後來三十九回中,他一見猴哥來,就對童兒說“各要仔細。偷丹的賊又來也!”

為什麼太上老君不在玉帝麵前說出猴哥的姓名來?“玉帝見奏悚懼”就說明這“丹元大會”和蟠桃會是同樣重要的天宮重大活動。如果說出姓名猴哥不是罪上加罪嗎。可見,太上老君還是在暗中庇護猴哥。

猴哥從八卦爐裏出來後,好似癲癇的白額虎,風狂的獨角龍,一班人來扯他,被他一個個都放倒!太上老君來扯他被他摔了個“倒栽蔥”。太上老君也沒有計較。想想看,猴哥在八卦爐裏眼睛熏成那樣,瞎摸虎眼的見誰把誰放倒,還計較什麼?

綜上所述,猴哥和太上老君關係絕非一般!是什麼關係?我們從原著中可以尋找到答案:猴哥和太上老君是師出同門的十多年的師兄弟,老同學!

不信,大家可以好好仔細讀猴哥拜師的描寫。(請各位書友諒解,讓我暫時保留一點懸念,後麵再給大家解讀。先給書友提供幾條參考信息:1。太上老君——老子,傳說一生下來就是長長的白眉,身與相不同,所以叫“老子”;2。老子創立的道家學派主要的觀點是“物外”;3。老子晚年騎著青牛西去了,誰也不知道他壽終的年齡,傳說活了許多許多年!4。與猴哥都是須菩提祖師的弟子。有興趣可以在原著中找一找,先知為快。)

《西遊記》作者為什麼要塑造他們兩個人物有這樣的關係呢?

想一想,八卦爐是誰踹倒的?猴哥!別人踹行不行?不行!同門師兄弟踹倒最有說服力。別人踹倒力度不夠,而且有人會拍磚!“金鋼琢”的厲害由誰來檢驗?猴哥!別人檢驗行不行?不行!別人的本事達不到檢驗級別!(這是西遊記描寫藝術特點:後麵還有很多這樣的描寫,如涇河老龍必須要魏征來斬,唐太宗地府還魂必須由崔判官來幫忙,因為他們就是老龍的部下!秦瓊、尉遲恭是唐太宗的親信大將,他們把老龍斬了,鬼鬧得更厲害。扔磚拋瓦的更多!)

最後我們揭開謎底:作者通過這兩個人物形象,表達了對道家思想的揚棄。“金鋼琢”是與天同壽,舉世無雙的文化寶貝!“八卦爐”煉丹那一套,用猴哥的話說“虛多實少”,一腳踹倒吧!

下集:猴哥最喜歡人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