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遊記》神話故事中,猴哥的性格是絕對高傲、自負的。對玉帝,他呼之為玉帝老兒;對於太上老君叫老倌兒;對於如來,也隻是畏他而非敬他,更不服他,時不時還要嘲笑如來是“妖怪的外甥”;見一般的神仙人往往以“孫外公”“老子”自居;對妖精則稱為“我兒”、賢甥。
能贏得孫悟空敬重的人少得可憐。隻有太白金星和觀音菩薩讓猴哥敬畏。對觀音菩薩更多的是“畏”。而對太白金星卻是發自內心的敬重。
在原著中,太白金星兩次來花果山詔安,每次猴哥都是熱情接待:如金星領了旨,第一次來到花果山前詔安。猴哥聽得大喜:道:“我這兩日,正思量要上天走走,卻就有天使來請。”叫:“快請進來!”還急整衣冠,門外迎接。金星徑入當中,麵南立定道:“我是西方太白金星,奉玉帝招安聖旨下界,請你上天,拜受仙。”猴哥笑道:“多感老星降臨。”教小的們,安排筵宴款待!太白金星不肯。金星第二次來詔安,猴哥道:“來得好!來得好!想是前番來的那太白金星。那次請我上界雖是官爵不堪卻也天上走了一次認得那天門內外之路。今番又來定有好意。”教眾頭目大開旗鼓擺隊迎接。大聖即帶引群猴,頂冠貫甲,甲上罩了赭黃袍,足踏雲履急出洞門躬身施禮高叫道:“老星請進恕我失迎之罪。”太白金星麵南立著道:“今告大聖前者因大聖嫌惡官小躲離禦馬監當有本監中大小官員奏了玉帝。玉帝傳旨道:‘凡授官者皆由卑而尊為何嫌小?’眾武將還要支吾是老漢力為大聖冒罪奏聞免興師旅請大王授錄。玉帝準奏因此來請。”猴哥笑道:“前番勤勞今又蒙愛多謝!多謝!但不知上天可有此‘齊天大聖’之官銜也?”金星道:“老漢以此銜奏準方敢嶺旨而來;如有不遂隻坐罪老漢便是。”猴哥大喜懇留飲宴不肯遂與金星縱著祥雲到南天門外。猴哥這樣熱情、這樣珍重的舉動是少有的。
的確,太白金星是個多次幫助猴哥的好老頭。猴哥闖地府、鬧龍宮,玉皇大帝正要發兵征討,太白金星替猴哥說情,建議封猴哥為管理禦馬的弼馬溫。猴哥二次大鬧天宮時,又是金星出麵為招安使,封猴哥為齊天大聖,管理蟠桃園。後來,在唐僧師徒西天取經的路上,太白金星多次暗中幫助師徒四人戰勝黃風怪,掃蕩獅駝洞。猴哥對於太白金星的敬重一方麵是他對猴哥真心好,另一方麵則是由於太白金星樸實無華、不求回報的人格魅力。我們知道在西天取經九九八十一難中,阻撓取經大業的妖怪很多都是天上神仙的坐騎、童子、寵物等,太白金星多次周旋,能力無疑是出眾的,這使他能勝任招安的“欽差大臣”。唐僧被抓到陷空山無底洞中,那女妖精本是托塔天王的幹女兒,猴哥知道事情真相後就到天庭狀告托塔天王教女不嚴。玉帝又讓太白金星隨猴哥去找托塔天王對質,太白金星知道猴哥愛憎分明、知恩圖報,讓猴哥給自己個麵子,猴哥果真答應。由此可見,太白金星這個人物的安排,是作者精心設計的,在許多重要環節上,都需要這個人物出現。其作用不容小看。作者刻畫太白金星這個人物形象要表達什麼意思呢?
我們來看,在天宮裏除了由人間、地界而來的各路神仙、真人之外,正真屬於自然界“天”的官吏是各類星辰、風、雷、雨、火、順風耳、千裏眼等。太白金星是級別最高的。金星是天空中最亮的星星。所以是人間最熟悉的星辰。它比太陽落得晚,所以叫長庚星;它出來的比太陽早,所以又叫啟明星。在中國古代稱之為“太白金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