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牛人”二郎神團隊的秘...(3 / 3)

6。為民創造財富為最大“仁、義”的觀點。屍佼對儒家“仁義”思想作了創造發展。指出國家要遵循“致民富,圖國強”把民富放在了國強之上。並闡述了“仁義”應該不是虛談,而是要讓老百姓實實在在感覺到。這就要有“國民相交利”(國家與民眾的關係要建立在相互有利益的基礎上,不可以剝奪民利)為民創造財富的舉措,讓民眾“衣食足、享安樂、感君仁、行致義”這是最大的“仁義”。一方麵對孔子的空口“仁義”進行了側麵批判,一方麵對儒家思想賦予了新的內容。

結合原著描寫的二郎神形象,我們從中華文化語境來破解其作品在此表達的雜家思想這一主題密碼。

1。二郎神是誰?

原著用“詩曰”說明。前兩句是:“儀容清秀貌堂堂,兩耳垂肩目有光。”這裏的寓意是指淮南王劉安,為什麼這麼說?我們想一想在《三國演義》中形容劉備正是“雙手過膝、兩耳垂肩”,劉備是皇族後代,劉安更是劉邦之孫,是劉備的一族先人,同出劉邦一脈。《三國演義>>在先,已經廣泛流傳。所以借此形容劉安。作者以幽默搞笑的表現方式進行了暗示。

第三、四句“頭戴三山飛鳳帽,身穿一領淡鵝黃”暗喻是屍佼,“三山帽”即寓意三晉思想的代表。“穿淡鵝黃”即寓意黃老派道家思想。

第五、六句“縷金靴襯盤龍襪,玉帶團花八寶妝”,“縷金靴”“盤龍襪”儒家的標誌;“玉帶團花”是武將打扮。(古代戲劇服裝文官為玉帶上雲紋圖飾,表示青雲直上;武官玉帶為虎頭團花圖飾,表示虎視眈眈)這裏暗喻雜家兼備儒家、兵家思想。

第七、八句“腰挎彈弓新月樣,手執三尖兩刃槍”暗喻劉安曾實驗蛋殼浮升。“三尖兩刃”寓意雜家三個主要代表人,隻承認兩個。因為呂不韋是投機商人出身,為政治投機者,手段卑劣。曆代文人評價很差,不承認其是思想家、文化人。

第九、十句“斧劈桃山曾救母,彈打棕羅雙鳳凰”說的就是呂不韋的臭事(後麵介紹)。

最後幾句“力誅八怪聲名遠,義結梅山七聖行。心高不認天家眷,性傲歸神住灌江。赤城昭惠英靈聖,顯化無邊號二郎”寓意屍佼思想為戰國七雄、秦國統一作出貢獻。這裏的“灌江”指都江堰。屍佼歸宿蜀國,呂不韋逃蜀途中自盡。雜家思想在秦惠公、秦昭王時代發揮了突出作用,為建立統一的大秦帝國打下了基礎。二王英靈顯化。

2。為何是玉帝的外甥?

前麵我們說過玉皇大帝是以道、儒、禪、法家思想等為核心的中華文化的形象代表。雜家是在綜合各家思想基礎上,博采眾長,獨成一家,形式上沒有入哪家門派,但是又源於各家學派思想。所以是道儒禪法之外而生的“玉帝外甥”。

3。聽調不聽宣之謎

雜家非常值得讚揚的最重要思想觀點是“民為邦本”、“民為水,君為魚,天子忘民則滅,諸侯忘民則亡”、“保民為王”、“重民後君”。作者借用形象“二郎神”又是民間信仰之神,受民間香火,立足與民間。大多數傳說,二郎神是為下層民眾辦好事,護佑的下層老百姓的神靈。所以我可以有事聽你玉帝調遣,為你效力。任務完成好,你得給我獎賞報酬,一次一結清,不拖不欠(二郎語:贏了他,也不必列公綁縛我自有兄弟動手;玉帝旨意:成功之後有高升重賞;賞賜金花百朵禦酒百瓶還丹百粒異寶明珠錦繡等。二郎領了賞討了功回灌江口與兄弟們來同樂)。任務沒有完成,一切後果我自己承擔,我自己認倒黴,不用你幫忙袒護(二郎語:輸與他不必列公相助我,自有兄弟扶持)。我吃民間的,喝民間的,所以不能離開民間,也不靠你發工資,自然就不用天天去天宮裏聽宣,到你那裏聽你點名、報到,混日子。

4。灌江口之謎

民間各地二郎神傳說中的灌口,解讀各種各樣,各個地方都在據理爭搶“正宗”地位,以發展旅遊業。《西遊記》中的灌江口可以確定是指都江堰。首先,西遊記作者詮釋的是中華文化這個主題,都江堰是中華文明史、中華文化史上的一顆明珠,當然要展現。其次,所寓意的雜家文化思想學派的兩個代表人物都與蜀國相關。再次,雜家的最輝煌思想是“民為水,君為魚,天子忘民則滅,諸侯忘民則亡”。民間對二郎神的傳說,大多數有為民除害降服水妖,治理水患的內容。幾千年來治理水患最成功最偉大舉世聞名工程就是都江堰。

5。為何比猴哥多一變?

猴哥之變是思想理論,雜家之變不僅是在理論上,而且用運體現在了當時各國的“改革變法”的實踐中,並取得了成功的經驗,以及總結了失敗的教訓,給後世留下中華文化的東西當然比猴哥的多而實用,所以技高一籌。

6。梅山兄弟之謎

《西遊記》中的梅山兄弟暗喻的正是屍佼的六個思想觀點。他們和二郎神一樣不居功,團隊合作好。要獎賞。

7。草頭神之謎

這裏的草頭神是指春秋戰國時代的一種特別現象——“養士”。王、候可以招攬為己所用的各種人才,作為門人,培養在府中、著書立說、出謀劃策等等。這個現象曆代都有。而春秋戰國時代的“養士”是指有權、有勢、有錢的大戶人家都可以招攬各種人才“養”在府中,成為門客,為自己搞文化方麵的事情。做出的成就是主人的,門客隻能說是“打工文人”的地位。屍佼就曾是商鞅的門客。雜家呂不韋就是“養了”兩千多門客,總結編寫了一套著名的《呂氏春秋》逐漸走入政治舞台的。劉安的許多著作也是有門客所為。雜家的思想成果,除屍佼外,大部分是門客“養士”的功勞。應該承認,這個現象對文化的發展的有積極作用的。許多才華橫溢但窮困潦倒的文人通過做人家的門客,把思想觀點表達出來。如屍佼這樣的門客也在中華文化史上做出了自己的貢獻。作者也肯定了這個現象,草頭神雖然為“草頭”,連個名姓也沒有,但總算是個神吧。

8。戰術之謎

二郎神在前後兩次出戰中,用運了“虛張聲勢”、“聲東擊西”、“乘勝追擊”、“以逸待勞”“引敵出洞”等戰術,寓意其兵家思想。最奇怪的是在於猴哥賭鬥時,他讓天兵天將打開天網,四麵圍住,天兵天將圍了四維。他和猴哥卻變來變去在天上賭鬥折騰,飛來飛去的,還飛到了灌江口,二郎神廟去了。再說,他們兩個都是有滿天飛的本事,似乎圍住四麵是沒有什麼意義的事情。這裏是特別描寫了一個情節,正是在寓意雜家屍佼的“四維宇宙觀”。

9。穿琵琶骨之謎

大家也許注意到了原著中曾兩次描寫了關於“穿琵琶骨”的手段。第一次是二郎神團隊將猴哥穿了琵琶骨拿下;第二次是猴哥將龍婆穿了琵琶骨,綁在靈塔下看塔。穿琵琶骨是怎麼會事呢?這裏是在對法家嚴刑峻法過分殘酷的刑罰進行批判。法家曾製定了六個方麵,近百種刑罰,其中有“車裂”、“腰斬”、“淩遲”、“挖眼”等等酷刑,其製定者吳起就是被車裂處死的(民間所說的五馬分屍)。商鞅是被腰斬處死的。穿琵琶骨這是法家製定是《捕法》中最輕的捉拿賊盜的辦法。即將人犯肩頭的肩胛骨那裏用刀穿個洞,用繩索或者鐵鏈穿進去,然後,牽住人犯。這樣,人犯就跑不掉了。在封建社會一直沿用。就是後來的一些軍閥也是這樣捉拿、押送重要俘虜的。我們小時候參觀河西西路紅軍紀念展覽時,就看到一些照片上的西路紅軍將領,被西北軍閥用鐵絲穿在琵琶骨上,鏈成一串押解去西寧。好像鐵絲穿過琵琶骨的地方還有一套管狀卡具。許多同學都嚇哭了,後來把那些照片撤了。這個手段太野蠻、太恐怖、太殘忍了!讓他永遠見鬼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