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還於舊都之日,卸甲歸田之時(1 / 3)

影子拱手感謝masaya的粉紅票!

——

“會稽王一直對朝廷之事有所研究,不知在這件事情上,王爺是何看法?”

當桓溫這句話出口的時候,整個大殿中便脫了方才爭執不下的景狀,安靜下來。

之前還在揮舞著袍袖大講空話的朝臣們這時都禁了聲息,知趣的退回了他們應在的位置,一門好奇的心思卻被掉了起來,一個個屏氣凝神著,知道好戲就要上演。

這的確是個不錯的戲碼,原本的聯合者,如今翻臉就成了如此模樣。聽桓溫口中那句“對朝廷之事有所研究”,其中帶著的味道實在值得品咂品咂。

站在不遠處的謝尚抬頭看了桓溫一眼,又與前方的王羲之對視著微微頷首,便繼續半閉了眼睛彷如養神一般。

司馬奕卻是被這突如其來的一問弄得有些慌了手腳,他也立時聽出了桓溫話中的味道,兩條眉毛不禁豎了豎。但他很快的冷靜下來,抬起右手捂了嘴,悶悶的咳了兩聲,複才笑著道:“本王老了,哪裏像年輕時候,還有心思心憂我大晉國祚?這些日子犯了老毛病,整日頭腦都是昏昏沉沉的,什麼都想不起來。府裏的事情都操持不得,又何況是這等大事?”

百官見司馬奕在朝議之上如此示弱,一時間不禁有些各付心思。司馬奕心中那些盤算,與司馬昭並沒有什麼區別,盡是路人皆知的。之前司馬昱與桓溫不合的消息雖然不是空穴來風,但任誰也沒有想到,他們的關係竟然已經到了如此地步。

而如今看來,司馬奕也是個誌大才疏的人物。籌謀這麼多年,到頭來一旦失去桓溫這個助力,竟然就將一切宏圖雨打風吹去了。

但百官此時也不由得有些疑惑,官場上的規矩,不論何時都不能將話挑的太明白,尤其是在這種大朝議時話裏藏刀,更是接近於撕破臉麵的打法。縱使桓溫桓大將軍曆來對人不假辭色,但今日這種表現也未免有些過了。

一時人們不由得好奇,二人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引得桓溫如此咄咄相逼。

司馬奕此時雖然生了一肚子的悶氣,但終究不敢與桓溫針鋒相對,隻好對對方的言辭攻擊置若罔聞,假裝糊塗的應付著。

桓溫見狀如此也平息了幾分心中的怒氣,幾個來回的冷嘲熱諷後便也不再相逼,雲淡風輕的轉了商討之人。

“逸少公曆來在士族中聲望最高,不知對此事是何看法?”

站在前排的王羲之此時終於睜開了閉目養神的雙眼,對著桓溫微笑道:“打仗這種事情,想來整個朝廷裏沒有任何人要比桓大將軍更擅長,至於能不能打,自然是桓大將軍說的算……”

“逸少公過譽。”桓溫聞言朝著王羲之微微躬了躬身子,又轉身對著朝臣們朗聲道:“如今我大晉朝兵士三十萬,又盤踞長江天險,可謂是進可攻、退可守。逸少公問本將軍能不能打,本將軍就在這裏給大家說個準話!”

桓溫表情嚴肅的踏前一步環視朝臣,微眯的雙目中帶著久於陣前所積累的威壓。有些沒見過大場麵的朝臣隻因為這一眼便低下頭去,不敢直視。

“當年本將軍率兵三萬攻打苻健,殺的敵軍隻剩下六千多人,也已然打到舊都城下。當時全軍皆知,若是強攻三日,定能將舊都攻下。就連北地的漢人百姓就已經熱淚盈眶,隻等著我朝可以打退夷狄還於舊都,讓他們重新生活。可誰知,我軍將士在前線苦戰不已,後備糧草卻遲遲不至。當時有人向本將軍提議就地征收,可是當地的百姓早已經食不果腹,隻要是個還沒有泯滅天良的人,就不可能忍心征收。所以我軍最終還是退了,那一仗,我軍沒有輸在陣前,隻是輸在了一些人的手上……”說到這裏的時候,桓溫斜目看了禦座上的皇帝一眼,皇帝渾身一個激靈,差點癱軟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