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坐堂大夫(1 / 2)

原書中並沒有交待阿繡的奶奶是怎麼找到阿繡的,原來是這麼進來的。任山連忙向來人行禮道:“前輩想必是來找人,前幾天確實有一位小姑娘從山上落了下來,不知是否就是前輩要找的人”。老婦人聽了,急拉住任山道:“她在哪裏,現在怎樣?”任山答道:“隻是受了些皮外傷,現在已經沒事了。人在那邊,請前輩隨我來”。二人來到小棚時,阿繡正在淘洗剛采來的野果。見到老婦人,驚叫了一聲:“奶奶”,便一頭紮到老婦人的懷裏,抽泣不止。

任山見此情況,悄悄地來到外麵等他二人把話說完。棚內老少二人言語良久,一起來到外麵任山邊上。阿繡指著任山說:“奶奶,這位是任山大哥,我從山上落下,多虧了他的照料”。老婦人對任山道“多謝你救了我家阿繡,你叫什麼名字?怎麼來到這裏?”。任山心中暗笑,和書裏一樣,這老太太說話的口氣都一樣,自己好歹也幫過他孫女,卻被審犯人似的問著。

不過他知道眼前這老婦人卻是高手,要不然也不會就創造出一套什麼“金烏刀法”來。當下學著起點中各位穿越者的口氣,恭敬的回道:“還是阿繡姑娘福大命大,我也沒有做什麼。晚輩任山,江南人士,數月前與友人來此遊玩,遇到強人追趕,不慎滑入崖中”,任山給自己編了一個來路,倒也不全是假話。任山本是蘇州人,隻是那是公元二十一世紀的事了。老婦人點點頭,掏出一顆龍眼大小的珍珠,對任山道:“老婆子身上也沒有帶什麼,隻有這顆珠子,就當謝謝你了,你也不要推辭”。那時候想來還沒有什麼珍珠養殖,這麼大的珍珠想來價值不菲。任山也不推辭,就收下了,反正自己出去也確實需要錢。老婦人卻笑道:“小夥子爽快,很好。我姓史,你就叫我史婆婆吧”。老婦人對任山的話其實不全相信,這周圍雪山,全年白雪皚皚,沒有武功,幾乎不可能上得來。而任山一看便知沒有一點內力,又怎會來到這個地方。不過任山畢竟幫過自已孫女,也沒有點破。

三人在穀中又說了半個時辰的話,老婦人道:“這山穀甚是隱密,四周全是高崖,便有絕世輕功,也不可能來到。我還是幼時與幾個師兄弟玩耍,無意發現這個通道。這些天到處尋阿繡不著,便想到此處,不想果然找到阿繡。我馬上就帶著阿繡離開此地,你如何安排?”任山一聽,心道,我不跟你走,等著在這養老啊。忙道:“晚輩也不知道出路,願隨道前輩一同出去”。老婦人卻是個急性子,馬上就帶著二人來到澗邊。任山將口袋中的東西拿出,用外衣包好,纏在腰間後,便隨史婆婆潛入水中。

山洞洞口很窄,幾乎全部都浸在水中。但到了洞中,反而變得淺了,隻是過腰而已。洞中空間也很寬敞,水麵上還有一人多高才到洞頂,想必與外部有縫隙相通,也不氣悶。三人在水中走了有兩三裏,水麵又變窄變深。三人於是又潛入水中,向前遊了一會,眼前突然明亮起來,已然到了洞外。

史婆婆到了洞外,一躍一丈許,躍上了一顆樹,卻是從樹上取下一個包裹。任山卻還是第一次看到真正的輕功,以前雖然在書中看過,總不及真實表演來的震撼啊,眼睛幾乎就瞪成了雞蛋。史婆婆對任山道:“小夥子,我卻沒有帶男人的衣服過來,你隻能去前麵的鎮上去去買一套換上了”。說罷,又拉著阿繡到樹林深處。片刻,兩人已經換好衣服出來。史婆婆對阿繡道:“我們也不回去了罷,省得看到那個老混蛋心煩”。阿繡道:“奶奶到哪,我也到哪”。史婆婆對任山道:“我們一同出山去,山下兩三裏路有一個小鎮,我們到了那兒再作計較。”史婆婆拉著阿繡,走得甚快,任山年輕體壯,加上在學校堅持長跑,倒也能跟得上。

山下不遠果然有一個小鎮,三人來到一個客店中,尋了桌子坐下,點了幾個菜,又喚過小二,給了小二一些碎銀,讓小二給任山買來一套衣衫。吃罷,史婆婆對任山道:“小夥子,你打算去那?”任山原打算跟著史婆婆學點武功,正想開口,史婆婆卻接著道:“我聽阿繡說你想學些武功,但看你樣子,現在也有二十多歲了,但卻沒練過什麼功夫。內家功夫雖說成年後也可能練,但成人心思繁雜,不似孩童心思簡單,練起來終究事倍功半”史婆婆看到任山臉上有失望之色,又道:“練些功夫,若隻求強身健體卻也不難,但我與阿繡終是兩個女子,帶著你也不甚方便。這樣吧,我給你一個信物,你憑此去往武當山,尋玄清道長,他是我堂兄。武當雖說是道家,卻也有些俗家弟子,也可傳你一些內家心法。”說罷,掏出一個鐵片交給任山,上麵隱約有些字,已經磨損不清。

任山心道:“你能收石破天做徒弟,為何不能收我?”但旋而一想,“自己年紀已經大了,又不似石破天那樣自小就被謝煙客誤導練武,有一身強悍的內力。武林人士對擇徒要求一向甚高,不收自己也正常。加上他們都是女子,若非石破天與他們相遇的場合奇特,可能也不會收石破天為徒”。心中也就釋然,收下鐵片,對史婆婆道“多謝前輩關心”。史婆婆見他神態自然,恭敬有禮,也生了些好感,溫言道:“你從山上落下也有幾天了,快回去看看,免得家人擔心”。任山聽到這話,心中傷感,低聲道:“他們都不在這個世上”。他本意是說父母還是在原來的那個時空,但史婆婆卻以為任山父母已逝,心中又對任山多了幾分同情。便又掏出幾錠銀子,對石破天道:“我看你身上出沒什麼東西,想必是在山上丟掉了,這二十兩銀子,你且在路上用著。我與阿繡這就動身,在此別過,小夥子,後會有期”。阿繡也對任山道:“大哥,這幾日多謝你照料,一路小心,後會有期”,小臉上卻有些不舍之色。史婆婆對任山擺了擺手,拉著阿繡,一會便不見蹤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