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過店的人都知道,你要是想讓客戶來你店裏消費,最重要的不是你菜品的味道,也不是地段裝修,而是要讓人知道有你這個店!
這也是後世很多企業不惜重金投放在廣告上麵的原因,要的就是知名度。
薑林現在無錢無勢,很多東西還不能拿出來的情況下,這個臭豆腐就是他想到的一個方法!
當然要做臭豆腐,有了這些發黴的豆腐還不夠,還需要用綠礬浸泡。
而綠礬這個東西薑林早就準備好了。
這個時代綠礬還是一種中藥,有補血消積、解毒斂瘡、燥濕殺蟲功效。常用於血虛萎黃,疳積,腹脹痞滿,腸風便血,瘡瘍潰爛,喉痹口瘡,爛弦風眼,疥癬瘙癢的效果(百度百科)
而用綠礬製作臭豆腐主要是用硫酸亞鐵處理豆腐,並讓其表麵發酵,可以產生化學反應,生成黑色的硫化鐵,使臭豆腐表麵變黑,同時還可以殺死裏麵的細菌。
薑林讓鄧母他們燒了兩鍋開水,然後把開水倒在早就準備好的大缸裏,把綠礬丟進去化開。
等水溫降了下來,薑林又指揮鄧茂把豆腐塊都丟進去。
鄧茂等人他們看著這些發毛的豆腐塊在綠礬的水中逐漸變黑,看向薑林的眼光更加不同了,他們感覺薑林變得更加神秘起來。
等到了晚上,那些豆腐塊已經變得黝黑了起來,味道也更加的純正(臭),薑林讓鄧茂把裏麵的豆腐塊都一一撈出來瀝幹水分。
一股難聞的臭味頓時彌漫在整個院子裏……
這個時代雖然很多調料都沒有,但是生薑,大蒜,還有一些醬類還是有的。
薑林按照不同的比例配置了十幾種醬料,最後終於算是弄出了一種勉強滿意的東西。
第二天一早,周吉又把豆腐給送了過來,等把那些豆腐都浸泡起來後,薑林他們把店鋪給打開。
隨後薑林在門口支了一口小鍋,然後偷偷的從係統空間中取出抽獎抽到的花生油,朝小鍋裏倒了一大半,隨後就在鍋下麵升起來火。
鄧母和小妹薑雪以及其他人都不知道薑林做什麼,都是十分好奇的看著。
薑家小店也是一個臨街的位置,街道上也有不少人來來往往。
當他們今天看到小店門口有支了一口小鍋,下麵還生著火,特別是是鍋裏還有那些不知道是什麼東西的液體,一個個頓時好奇的停了下來。
國人喜歡看熱鬧的天性可是自古流傳下來的。
隨著鍋內溫度的升高,一股花生的香味頓時彌漫開來,不少圍觀的人頓時口水都快流了下來。
“這鍋裏是什麼呀,好香啊!”
“這股味道還從來沒有聞過啊!”
“這莫不是在煮什麼湯?”
“不知道多少錢一碗,就衝這香味,價格不貴的話,肯定要嚐嚐!”
“……”
薑林聽的嘴角直抽,來一碗花生油,這你也能想的出來!
看鍋裏的溫度差不多了,薑林朝後麵招了招手,鄧茂立馬端著一個木盤子走了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