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注意預防傳染性疾病(1 / 1)

要針對寶寶生長時期的不同特點,適時參加計劃免疫,並合理安排寶寶的飲食,多曬太陽,適當補充維生素A和維生素D,這樣能夠促進寶寶免疫係統成熟,減少寶寶患病可能。

⑴注意防止病從口入

嬰幼兒抵抗能力弱,機體防禦機製容易出現問題,預防各種傳染性疾病的最主要措施是防止病從口入。腸道傳染病主要是病從口入,攝入食物中帶有不潔成分或細菌性痢疾等傳染源,病毒性肝炎的病毒,也主要是通過食物中帶汙染物質傳染給病人。

腸道寄生蟲如蛔蟲、蟯蟲等寄生蟲卵的傳播途徑也主要是通過攝取食物進入人體。因此,要注意培養寶寶良好的衛生習慣,吃東西前一定要洗手;勤洗手,勤剪指甲,勤換衣服,勤洗澡,勤理發;居室勤通風換氣,保持空氣新鮮;養成定時大小便的良好生活習慣,都是預防傳染性疾病的有效措施。

⑵遠離病毒感染

冬春季節,氣候幹燥,灰塵多,是各種傳染病病毒活躍的季節,這種時候,要盡量少帶寶寶去人流稠密的公共場所,減少感染機會。還要注意隨著季節變化,適時增減衣服,減少感冒,防止因感冒引起的身體抵禦疾病能力減弱的機會。當然,遠離易感染傳染病源,注意良好的衛生生活習慣,是預防各種疾病發生的關鍵。同時,培養寶寶自身抵抗力,加強體質鍛煉,正本扶固,更是強身健體之本。

一旦發現寶寶有異常情況,不可掉以輕心,自作主張地喂服藥物,要及時發現、及早治療各種異常狀況,讓醫生來解決問題。

·進行體格訓練

⑴戶外活動

寶寶出生後應盡早進行戶外活動,到人少、空氣新鮮的地方。開始時,室內溫度一般為20℃,每隔4~5天下降1℃,直至保持在10℃為止,然後逐漸過渡到室外活動。一年四季均可進行,夏季每日1~2次,冬季隔日1次。開始活動的時間每次為2~3分鍾,逐漸延長至1~2小時。

●呼吸新鮮的空氣:寶寶滿月以後,最好能每一天都帶到室外去,讓寶寶接受空氣浴。這樣不僅能使寶寶的皮膚得到鍛煉,而且還能增強抵抗力,減少和防止呼吸係統疾病的發生。

在夏天,要盡量把窗戶和門打開,讓外麵的新鮮空氣自由流通。在春、秋兩季,隻要外麵氣溫溫和,風不大,同樣可以打開窗戶。冬天豔陽高照的時刻,也可以每隔一個小時開一次窗戶,以交換空氣,讓寶寶吸收到新鮮空氣。

●每天享受日光浴:寶寶滿月以後,不論春夏秋冬,父母每天都要抱寶寶曬太陽。因為在人體皮膚中含有一種維生素D3源,這種物質經日光中紫外線的照射後,才能轉變為維生素D3,這是人體維生素D的主要來源。維生素D的作用在於促進身體吸收鈣,預防佝僂病。

曬太陽時,要盡量暴露嬰兒的皮膚,才能讓嬰兒多接受紫外線。不要在室內曬太陽,因為玻璃擋住了大部分紫外線,隔著玻璃曬太陽,起不到應有的作用。在炎熱的夏季,不要讓嬰兒接受日光的直射,強烈的日光照射皮膚對人體是有害的。每天可以選擇9:00~10:00和16:00~17:00,避開陽光最強烈的時刻。在寒冷的冬季,要選擇天氣較好的中午,抱孩子曬一曬太陽,但一定要注意保暖。

體格鍛煉應在小兒精神飽滿時進行,如遇天氣驟變應暫停活動。日光浴時若皮膚出現紅斑或出汗過多應立刻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