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應急措施處理(1 / 3)

⑴應急處理措施

●將寶寶從水中救起,立即清除其口、鼻腔內的水、泥及汙物,用紗布(手帕)裹著手指將寶寶舌頭拉出口外,解開衣扣、領口,以保持呼吸道通暢。

●然後抱起寶寶的腰腹部,使其俯臥進行倒水。或者抱起寶寶雙腿,將其腹部放在急救者肩上,快步奔跑使積水倒出。或急救者取半跪位,將寶寶的腹部放在急救者腿上,使其頭部下垂,並用手平壓背部進行倒水。

●檢查溺水寶寶是否清醒,可呼喚或拍打其足底,看有無反應,並用耳朵仔細聽其是否有自主呼吸存在。對於已經沒有呼吸的寶寶,須立即進行人工呼吸。

●心跳停止者應先進行胸外心髒按壓。讓寶寶仰臥,背部墊一塊硬板,頭低稍後仰,急救者位於寶寶一側,麵對寶寶,右手掌平放在其胸骨下段,左手放在右手背上,借急救者身體重量緩緩用力,不能用力太猛,以防骨折,將胸骨壓下4厘米左右,然後鬆手腕(手不離開胸骨)使胸骨複原,反複有節律地(每分鍾60~80次)進行,直到心跳恢複為止。

⑵加強預防措施

●幫寶寶洗澡時,不可把寶寶單獨留在浴室,哪怕幾秒鍾時間。

●避免使用太滑的瓷磚,亦可在浴室放防滑墊,防止寶寶跌倒。

●任何可裝水的容器都,應加裝蓋子,或把容器倒放,廁所馬桶蓋也應蓋上。

●會走路的寶寶,不要讓他們單獨在湖邊等有水的地方玩耍。

高處墜落

寶寶總是在跌跌撞撞中長大,難免會因為跌倒或墜落而受傷。大家可能認為墜下受的傷最嚴重,其實有時跌倒造成的傷害遠比墜落來得嚴重,例如在很硬的地板跌倒也可能導致撕裂傷。至於墜落受傷,包括床、椅子、桌子、櫃子等許多家具,都是造成寶寶墜落的主要原因。為了防止寶寶從一樓以上的窗戶墜落,可以在窗戶上安裝護欄。

⑴應急處理措施

●跌倒或墜下造成流血時,須先采取壓迫止血法,阻止傷口繼續流血。

●及時檢查寶寶的呼吸道、呼吸和脈搏。

●頭部是觀察的重點,若寶寶出現嗜睡、手腳無力、哭鬧或頭痛情形,應就醫做進一步檢查。

●觀察身體其他部位,包括四肢是否有腫、痛情形,如果情況嚴重,最好到醫院做X光檢查。

●腹腔內肝、脾髒受傷時,會有疼痛感;腸子受傷除了疼痛外,也會有嘔吐情形。如果父母認為寶寶的脊椎部受傷,不要移動寶寶,也不要試圖摘下寶寶戴著的頭盔或其他物品。

●發生嚴重跌、墜傷時,寶寶表現出很痛苦,有可能是骨折,應盡量避免搬動,等救護人員到達處理。

●幫寶寶蓋上毯子,並保持冷靜,在急救援助到達之前一直陪伴著他。

●在炎熱的天氣中注意防止中暑,在寒冷的天氣中要預防失溫症的發生。

⑵加強預防措施

注意所有家具的穩定度,包括嬰兒床、學步車、嬰兒手推車等,以避免意外發生。地麵宜鋪上軟墊,一方麵可避免滑倒,另一方麵也可減少跌倒受傷的機會。

●床。從寶寶會翻身起,就有可能從床上跌落;到七八個月會爬了,對身邊事物的興趣越來越濃、好奇心越來越強,從床上掉下來的概率也就大大地增加了。

①如果將寶寶放在大床上玩,床的兩端最好有護欄、一邊靠牆,沒有遮攔的一邊用被子、枕頭擋一下,但一定要放穩,以防倒下壓住寶寶。

②小床的欄杆間隔不要太寬,避免寶寶從欄杆間跌落。

③床要遠離窗子、燈具、加熱器以及能爬上去的家具。

④地板上最好鋪上泡沫塑料墊,萬一寶寶從床上掉下來也可起到緩衝作用。

⑤寶寶在床上玩耍時,床周圍不要放尖銳或堅硬物品,更不能放開水壺、熱飯鍋等。

●椅子。寶寶愛爬高,比如自己踩著小凳子爬上大凳子,去拿想要的東西,因為年紀尚小,平衡感發育不完全,很容易摔倒。

①寶寶坐在小車、高腳椅或其他比較高的地方,身邊最好有人看護。

②對那些事事獨立,喜歡登高一試身手的寶寶,父母可用做遊戲的方式,讓寶寶知道這樣做可能帶來的危險。

③父母最好準備穩當安全的大小凳子,盡量不用折疊椅、凳。

●樓梯。樓梯的設計如果不安全,寶寶很容易會滾落受傷。

①不要讓寶寶獨自上下樓梯,室內的樓梯頂端、底端最好加裝柵欄。

②樓梯的照明應充足,以免寶寶因看不清而滾落。

③樓梯台階上貼止滑條,樓梯口則鋪設止滑腳踏墊。

●窗台、陽台。寶寶大多喜歡在窗台或陽台上玩耍,如果你的住宅是在一樓以上,就必須防範寶寶失足墜落。

①窗口加裝窗欄,窗子平時應拴好,鎖扣不能輕易讓寶寶打開。

②陽台上不要堆放雜物,防止寶寶從雜物上攀爬翻過欄杆或窗戶而墜樓。

③父母不要在外出時將寶寶反鎖在房中,以免寶寶由於恐懼由陽台或窗口翻出造成墜落。

④檢查陽台欄杆的間隔是否太大,以免寶寶穿過墜落。

⑤如果不是封閉式陽台,需在地麵鋪設實木止滑地板、塑膠地磚、防滑板,或是石紋地墊。

●自行車。寶寶一兩歲以後,很多父母會在自行車後麵為寶寶固定一個小座椅,便於帶著寶寶外出。但是如果選擇或使用不當,很容易使寶寶受到傷害。

①給寶寶選擇後座椅時,最重要的標準是安全。不要自製後座椅,那樣實在是太危險了。

②一定要係上安全帶。在急刹車或急拐彎的時候,如果沒有安全帶的防護,寶寶就有從座椅上滑落的危險。

③不要讓寶寶在後座椅上睡著。有的寶寶從外麵玩後回來,非常疲倦,很容易在後座椅上睡著,如果父母沒有及時發現,也是非常危險的。

·頭部撞傷

寶寶經常會摔跟頭,或者撞到頭,大多數的情況是撞出一個包且伴有輕微的疼痛。如果寶寶可以大聲哭喊,並且意識較清楚,說明大腦並沒有受到撞擊的傷害,父母可以幫寶寶墊高頭部,多臥床休息。父母應該隔段時間就觀察一下寶寶,如果出現其他狀況,應該及時送醫院檢查。

⑴應急處理措施

嚴重的頭部受傷會造成昏迷、頭暈、頭疼、意識混亂、嗜睡或者困倦。

●如果寶寶頭部受到撞擊後,從耳道或者鼻子中流出血液或者其他液體,這種情況有可能是顱骨骨折,應立即送醫院。

●如果寶寶頭部出現流血且流血較多的時候,父母要保持鎮靜,迅速用幹淨毛巾壓住傷口,保持寶寶的身體溫暖,盡快送醫院接受治療。

●如果寶寶撞到頭之後不哭不鬧、臉色發青或臉色蒼白、冒冷汗,雙眼吊起,口角歪斜,頭痛,嘔吐,痙攣,出現意識障礙,必須立刻送醫急救。

●撞傷、碰傷、夾傷時可在傷處采取冰敷,一次10分鍾,1天後改為熱敷,每日3次。

●盡量不要在淤青處搓揉,這樣反而會使皮下出血。若要使用藥物止痛,建議盡量以外用藥膏為主。

⑵加強預防措施

●家中的陽台、窗台應加裝欄杆,避免讓寶寶接近。

●家中擺設盡量簡單,以免東西太多增加寶寶碰撞到的幾率。

●家具當中有尖角的地方建議加上安全防護膠套,包括桌角、椅角等都可以做一些處理。

·扭 傷

寶寶的天性活潑好動,在上下樓梯、跳躍、玩耍時都可能引起膝部、踝部、腕部扭傷。受傷部位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疼痛、腫脹、皮膚青紫或淤斑,以及活動障礙等等。

應急處理措施

●首先要分辨傷勢的輕重情況。對於症狀輕者,可在受傷後馬上用冷毛巾外敷並抬高患肢,同時可以服用些活血化淤類藥物,以促進損傷組織的修複。冷敷能起到止血、消腫、鎮痛的作用,並且越早

越好。

●受傷後24~48小時內,應該每兩三個小時用冰袋為患處進行20~30分鍾的冷敷。當寶寶說有麻木感時應該取下冰袋。

●如果踝部扭傷已超過24小時,則應改用熱敷療法。因為熱敷能夠加速局部血液循環,有利於消腫止痛、組織修複、代謝產物和淤血的吸收。。

●如果受傷部位疼痛不劇烈,能夠用力或行走,這種情況就可以自己醫治,受傷部位盡量少動、少用力,以免加重病情,3~5天後循序漸進地進行功能性鍛煉。

●可以使用彈性繃帶壓緊患處來防止腫脹。在傷後的8~24小時應該連續給寶寶使用彈性繃帶。夜間應該將繃帶鬆開一些,但是不能把繃帶取下。

●如果扭傷後關節處劇烈疼痛,而且寶寶無法自行移動關節,則應該立即就醫,以排除骨折的危險。因有些扭傷與骨折、骨裂難以區別。

·骨折

寶寶生性活潑好動,特別是在寶寶學會走路和小跑之後,更是靜不下來。由於寶寶的骨質比較脆弱,在玩耍、學走路、受到重物撞擊、跌倒時都很容易發生骨折。

⑴判斷寶寶骨折的方法

●身體局部有疼痛和壓痛感,活動後疼痛有所加重。

●受傷局部有腫脹、淤斑。

●受傷部位出現部分或全部的功能喪失。

●受傷嚴重時肢體出現畸形,如短縮、扭曲、旋轉等。

●寶寶身體活動反常,不該活動的地方產生活動。

●移動受傷部位可聽到骨斷端的摩擦聲。

隻要寶寶出現上述症狀中的一個或者幾個,就表明寶寶很有可能已經發生了骨折,父母要趕緊采取措施進行急救或求救。

⑵應急處理措施

一旦寶寶有骨折症狀發生,父母應迅速但又動作輕柔地檢查寶寶全身狀況。

●如果寶寶昏迷,首先應重點檢查頭部及神經係統是否有損傷,因為它會即刻危及生命。

●如果寶寶麵色蒼白,出冷汗,脈搏快而弱,主訴口渴,並有血壓下降等症狀,可能是斷骨刺破大血管引起大出血,應當緊急處理,及時止血。

●如果斷骨刺破胸膜引起氣胸,應緊急處理氣胸。

⑶需要去醫院前的處理措施

如果寶寶已不能走動或失去知覺,嚴重失血,或停止呼吸,請按以下步驟操作:

●撥打醫院的急救電話,並努力讓寶寶平靜下來。

●不要試圖移動寶寶,尤其是傷到頭骨、臀部、骨盆、脊椎骨或大腿時,也不要試圖拉直受傷骨骼或改變它的位置。

●一旦需要給寶寶動外科手術,就不要讓寶寶吃任何東西,也不要喝水。

●如果寶寶失血情況嚴重,馬上用消毒繃帶或幹淨的布壓住受傷部位止血。

●如果寶寶隻是小型骨折,如胳膊或手指,寶寶會非常疼痛,父母可以帶寶寶去醫院。也許寶寶還能夠移動受傷的部位,但這並不意味著沒有骨折。

●如果傷在前臂或小腿,在醫護人員不能及時趕來前,可先用夾板固定住受傷部位。如果傷在上臂或肩膀,用布做成一個三角形的懸掛帶(三角形懸掛帶可以兜住整個受傷胳膊,避免傷害加重),將受傷的胳膊掛在未受傷的肩膀上,然後在脖子後打結。如左胳膊受傷,懸掛帶要掛在脖子右側。受傷後將患處抬高24~48小時,這樣可以幫助消腫。

大多數情況下,如果懷疑骨頭受到損傷,應該帶寶寶看急診。需要時給寶寶照X光片,最好向寶寶簡短地解釋一下,讓他配合治療。

如果寶寶骨折後需要打石膏,你應該向醫生谘詢具體的護理方法。石膏的鑄模需要保持幹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