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多年推進,“三高一流”活動逐步發展成為黨員教育、管理和服務的工作體係。這一體係由目標管理、推進保證、評價考核和反饋激勵等4個方麵的工作製度組成,形成了集團公司黨委、基層黨委、黨支部、黨小組、黨員責任區等五個推進層麵。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之後,作為深化“三高一流”活動的重要舉措,自2006年起,寶鋼全麵開展了“黨員登高計劃”活動。“黨員登高計劃”活動著眼於保持和發展黨員隊伍的先進性,尊重黨員主體地位,把目標管理引入黨員隊伍建設,要求每個黨員突出重點,從覺悟、技能和業績3個方麵持續對標找差,並且製定縮小差距的措施,努力實現自我超越。
“黨員登高計劃”緊緊圍繞本單位的中心工作、聯係每個黨員的實際來製訂,主要包括黨員發揮“帶頭”作用和“帶動”作用兩方麵的內容。既體現黨組織對黨員的要求,又體現黨員自身的追求。“黨員登高計劃”要有具體的目標、措施和時間節點,並在一定範圍內公布。通過集中教育、製訂計劃、過程管理、民主評議等四個重點環節實現閉環管理,滾動推進。經過持續推進和不斷深化,“三高一流”活動和“黨員登高計劃”活動已經成為寶鋼提高黨員隊伍素質的重要載體。廣大黨員在寶鋼改革發展穩定的各項工作中,努力發揮了先鋒模範作用。
四)大力推進員工培訓,鼓勵員工崗位創新
寶鋼領導早就強調:“加強員工教育培訓是寶鋼發展的根本出路”。寶鋼先建教培中心,後建總部大樓,始終把員工培訓工作放在企業發展戰略的高度,作為各項工作的先導。在一期工程生產準備期,寶鋼派出了千名骨幹員工到新日鐵樣板廠當研修生,這批研修生成長為寶鋼的管理和技術骨幹。二期工程後期和三期工程初期,寶鋼開展了以“大工種”為主的一專多能培訓,培養了一大批具有多種技能的技術能手。鋼鐵主業的高技能工人比例,從2000年的8.9%提高到2009年的40%。2007年9月,公司將教培中心更名為人才開發院,定位於“教育培訓的基地、管理研究的基地和員工創新的基地”。
目前,寶鋼已初步形成較為完整的分層分類人才培訓體係。其中經營管理人員及其後備已建立相應的五層三進製培訓體係(B、C、D、E、F五個層級,任職基礎、任職資格、在職研修三個階梯);技術人才逐步形成了與專業培訓配套的係列課程設計和以“專業人夥伴計劃”為特色的專業族群研修培訓模式;操作維護類人員則形成了以“技能等級鑒定”為核心的技能人員培訓體係,並建立了學曆、資格、上崗證“三合一”的培養模式。2009年,寶鋼人均培訓時間達到58.7學時,高於世界優秀企業同類指標平均的44.7學時。
寶鋼秉持“人人皆可成才”的理念,重視發揮廣大普通員工的聰明才智,廣泛開展員工自主管理活動,鼓勵員工崗位創新、崗位成才。寶鋼的自主管理活動,是員工在自己的工作範圍內,自願結成小組,選定工作中的難題,運用專業知識和科學方法,解決難題並發布成果的活動。
自1991年起,寶鋼總結推廣員工自己創造的操作訣竅—先進操作法,並以創造者的名字命名。寶鋼第一個以工人名字命名的先進操作法是“劉利卷形控製法”。截至2009年底,寶鋼已有50項以創造者名字命名的先進操作法。
近幾年來,寶鋼以“職工素質工程”為載體,廣泛深入地開展了群眾性的經濟技術創新活動,湧現出一批傑出的工人發明家。寶鋼股份每年創造專利1000項左右,其中1/5以上是操作工人創造的。截至2009年底,孔利明個人職務發明達137項,長期保持上海第一。全國至今有8位工人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其中有3位是寶鋼工人,他們是韓明明、王軍和王康健。韓明明主持完成了23項科研項目,多項創新成果領先國際水平,獲得國家專利43項、企業技術秘密6項,累計創造了3.2億元的經濟效益。王軍獲110項國家專利和4項國際專利,共總結先進操作法5項、技術秘密24項,創新成果年創直接經濟效益超億元。王康健獲得國家專利19項,參與申請技術秘密94項,他開發的DI材、IF鋼、造幣鋼等多項軋鋼工藝技術,填補了國內空白;發明的高速冷軋帶鋼多功能在線檢測技術,集4項專利、6項技術秘密於一體,年創效益超過500萬元。
2008年下半年起,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背景下,寶鋼廣泛開展了發現、培養、宣傳和推廣最佳實踐者活動。形成了黨政工團合力推進,廣大員工積極響應的局麵。這項活動的核心價值在於著眼於每一位員工在每一件事上的最佳表現,著眼於發揮每一位員工的長處,著眼於每一位員工的發展。從過去突出先進人物拓展到同時關注普通員工,從關注一位員工的全麵到同時關注一位員工的閃光點。通過最佳實踐者活動,使每位寶鋼員工真切感知到,人人身上都有優點和長處,隻要認真付出,人人工作都有意義,人人都有充分展現自我價值的舞台。寶鋼不斷深化最佳實踐者活動,建設自主型員工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