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領導力根本:以人為本的人力資源發展能力 (1)(1 / 3)

以人為本的人力資源發展能力,是指把員工的發展作為寶鋼發展的根本措施和根本目的之一,著眼於發揮政治優勢和創新機製、完善體係,來進行人力資源管理,不斷滿足員工的物質文化需求,提升員工素質,開發員工潛能,實現員工與寶鋼共同發展的領導能力。

上述定義的內涵是:

—人力資源管理要立足於人力資源發展,其工作目標是實現員工與寶鋼的共同發展。牢固樹立以人為本、人力資源是第一資源的觀念,以員工的發展促進寶鋼的發展,即寶鋼發展依靠員工(這裏所說的員工,是包括領導人員、管理人員、專業技術人員和操作維護人員在內的全體員工);以寶鋼的發展保障員工的發展,即寶鋼發展為了員工(當然,不僅是為了員工,首先是為了出資人,還為了用戶、供應商和社區居民等)。寶鋼要成為員工與企業共同發展的公司典範。

—人力資源發展的基本內容是關心員工需求、提升員工素質、開發員工潛能。關心員工需求是前提,因為不斷滿足員工的物質文化需求,員工就會樹立主人翁意識、為寶鋼發展貢獻力量;提升員工素質是保證,因為隻有建設高素質的員工隊伍,寶鋼才能實現爭創一流的目標;開發員工潛能是關鍵,因為隻有充分調動廣大員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寶鋼才具有真正強大的核心競爭力。

—人力資源發展的基本方法是發揮政治優勢和創新製度、完善體係。人力資源發展是一切工作中最難、最複雜的工作,隻有按照國有企業黨組織政治核心的定位,充分發揮我們獨特的政治優勢,同時堅韌不拔地深化國有企業幹部人事製度改革,在人力資源管理中注重把握規律、創新製度,才能做好工作。寶鋼完善黨組織工作機製的課題研究成果,要進一步轉化為工作成果。寶鋼的製度創新推進到今天,應當進入創新機製階段,逐步形成符合現代企業製度要求的、比較完善的人力資源發展體係。

在寶鋼領導力核心要素模型中可以看到,人力資源發展能力是領導人員的重要行為能力,寶鋼二次創業的目標能否實現,從根本上說,取決於人力資源發展。以人為本的人力資源發展能力,是寶鋼領導力之根本。

一、把人力資源發展作為根本大事來抓

寶鋼建設之初,麵對的最大問題正是人力資源發展問題。寶鋼之前,我國有成套引進國外先進設備、技術的實踐,取得了成績。但是,由於我國原有的設備、技術水平與國外先進設備、技術的差距很大,員工素質差距很大,所以在不少引進中往往長期消化不好。寶鋼是新中國成立後最大的引進項目,無疑也麵臨著如何消化引進先進設備、技術的嚴峻考驗。而且當時中國“文革”剛剛結束,寶鋼還麵臨嚴重的“人才斷層”等問題。“巨大差距”加上“人才斷層”,便有人揚言“外國專家走一個月後寶鋼就得停下來”,擔憂一期工程竣工投產後,一開始生產出來的產品達不到新日鐵樣板廠的水平。

在巨大壓力下,寶鋼領導清醒地認識到,根本原因在於員工素質、首先是領導人員素質的差距;素質的提升不僅是技術、能力問題,關鍵是工作態度、責任心問題。寶鋼領導明確指出:“達到國外先進水平的第一條措施,是努力提高寶鋼員工的整體素質”,“要開展以人為中心的工作,充分發揮人的作用”。1995年9月,在寶鋼投產10周年之際,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喬石為寶鋼題詞:“努力辦好新型鋼鐵聯合企業,生產優質鋼材,培養一流人才。”

30多年來,寶鋼將提高員工、首先是各級領導人員的素質,作為根本工作,持之以恒地大力推進。

一)把領導人員隊伍建設放在首位

寶鋼提高員工素質,是從各級領導人員抓起的。而領導人員隊伍建設,又是從思想作風建設抓起的。寶鋼緊密結合每一個發展階段的實際,在各級領導人員中有針對性地開展思想作風建設。一是反複強調增強責任感,嚴厲批評有些領導人員不負責任,堅決反對當“老好人”—“不能你好我好,最後寶鋼不好”。明確指出,落實管理責任是提高領導人員管理水平的關鍵,“管理上必須從一開始就有一套新辦法。分工的接口問題要明確,責任製要明確。不能令出多門,多頭指揮”,“要明確責任,具體貫徹,該誰幹的事誰幹,不要越俎代庖”。二是大力倡導實幹、作出業績的作風,旗幟鮮明地提出“一切唯實”,強調在注重思想政治素質的前提下,堅持業績導向,“判斷一個幹部,主要看實績,看他在崗位上稱不稱職,出色不出色,看他的長處是否在崗位超水平的發揮?他為公司作出哪些貢獻?衡量人就用這把尺子”。做到“用有實據、幹有實績、評有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