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領導力智慧:著眼於解決問題的領導方法應用能力 (1)(1 / 3)

著眼於解決問題的領導方法應用能力,是指在科學的領導思想指引下,以求真務實的態度,恰當地使用並不斷改進領導方法,提高領導藝術,妥善而高效地解決應該由領導人員自己解決的問題、尤其是破解難題,為寶鋼二次創業、科學發展作出應有貢獻的領導能力。

上述定義的內涵是:

—掌握領導方法的目的是解決問題,特別是破解難題,為寶鋼的二次創業、科學發展作出應有貢獻。這些問題應該是由領導人員自己解決的,而不應該是由上級或下級解決的。解決問題的基本要求,一是妥善,二是高效。

—應用領導方法要以科學的領導思想為指導。堅持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運用唯物辯證法,求真務實,自覺地按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國有鋼鐵企業發展的客觀規律辦事。

—注重領導方法的適用與改進,提高領導藝術。應用方法的目的在於解決問題,但能否解決問題,在於我們能否從寶鋼的實際出發,恰當地使用合適的方法。正確的方法應當堅持(做到這一點並不容易),並且升華為領導藝術。如果發現現有的方法已不適應變化了的情況,不利於解決問題,就必須發揚創新精神,根據需要改進方法。

從寶鋼領導力核心要素模型中可以看到,著眼於解決問題的領導方法應用能力,滲透並作用於其他六個要素之中,對六個要素產生重大影響,是寶鋼領導力之智慧。

一、領導方法決定於領導思想

領導方法是進行領導活動所采取的工作方式、對策、舉措和手段,是領導人員解決工作實踐中遇到的各種矛盾的門路和程序,是領導人員的思想觀點、思維方式、工作思路和工作作風在領導工作中的具體體現。

一)領導方法關係到領導成敗

領導方法的科學性、先進性、切實可行性程度,直接關係到領導工作的效能高低和企業的興衰成敗。如果把握得好,可以事半功倍,順利到達成功的彼岸;反之,輕則事倍功半,重則陷入困境,甚至一敗塗地。從各級領導人員工作投入與產出的關係角度考察,有的投入與產出大致相當,有的投入大於產出,也有的產出大於投入。有的領導人員,公司派他到困難的單位去工作,他樂於接受,信心十足,赴任之後,很快打開局麵,工作很有成效。有的領導人員,工作很努力,但往往手忙腳亂,效率低,業績不佳。當然,更多的領導人員是介於二者之間的。事實證明,不同的領導績效與不同的領導方法有極大關係。對於企業領導人員來說,無論是改革穩定發展,還是待人接物,幾乎所有的事情都涉及方法問題。

恩格斯指出:“馬克思的整個世界觀不是教義,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現成的教條,而是進一步研究的出發點和供這種研究使用的方法。”關於領導方法的重要性,毛澤東有很多論述,其中有一個生動形象的比喻說得再清楚不過了,他指出:“我們不但要提出任務,而且要解決完成任務的方法問題。我們的任務是過河,但是沒有橋或沒有船就不能過。不解決橋或船的問題,過河就是一句空話。不解決方法問題,任務也隻是瞎說一頓。”目的是要“過河”,方法是要解決“怎麼過河”的問題,是能不能過河的決定性因素。毛澤東還從策略角度講了領導方法的重要性。

他在新中國成立前指出:“隻有黨的政策和策略全部走上正軌,中國革命才有勝利的可能。政策和策略是黨的生命,各級領導同誌務必充分注意,萬萬不可粗心大意。”毛澤東把策略與政策並列、視為黨的生命,可見領導方法之重要。策略是黨的生命,也是企業的生命。如果企業領導人員不能充分注意策略,不能正確地解決適合具體情況的做事原則和方式方法問題,那麼我們打造的“橋”和“船”就會是脫離實際的、不合格的,難以適應時代的發展、環境的變化和市場競爭風浪的衝擊,就有可能陷入斷“橋”翻“船”的困境。如果這樣,我們將不僅不能完成任務、實現目標,而且有可能給企業帶來滅頂之災。

鄧小平從“努力”和“方法”的關係角度強調了領導方法的重要性。他指出:“努力加上方法正確,才能完成任務。”完成任務,首要的基本條件無疑是“努力”。寶鋼的各級領導人員,麵對激烈的市場競爭的複雜的社會環境,要實現爭創一流業績的奮鬥目標,不付出最大努力是做不到的。然而,完成任務隻有努力是不夠的,另一個基本條件是“方法正確”。做任何事,都有不同的方法。方法正確才能做成一件事,方法錯誤就做不成一件事。正確的方法還有一個正確度高低的問題。正確度高的方法能很好地做成一件事。正確度低的方法有時候雖然也能做成一件事,但比較累,比較勉強。在寶鋼各級領導人員的工作實踐中,上述不同的表現是經常可以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