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嵩之憂(2 / 3)

話音剛落,那孩子如服良藥,竟然一下子直挺挺地坐起來了。隻見他嘴也不歪了,口也不斜了,手腳也不抽搐了,用衣袖使勁一蹭,把滿臉的鼻涕口水都抹了去。這下子分明換了個樣兒,圓圓的小臉,濃濃的眉毛,透著機靈氣兒的大眼睛——好個小精豆兒!

“剛才怎麼了?”阿瞞問身邊的仆人,“我怎麼會躺在地上?”

“少爺,您剛才又中風了。”

“又中風了!”阿瞞眨著一雙無辜的眼睛,“最近是怎麼了?”

“最近你二叔經常來。”曹嵩一語中的,“隻要他來就又要罵你貪玩、勸你讀書,你聽不進去就裝病對付他,我說得沒錯吧?”

阿瞞聽了連忙拍拍身上的土站了起來,然後一躬到地,煞有介事道:“原來驚動了父親大人!孩兒這邊見禮了!”

曹嵩看了兒子這一係列的表演,真是又好氣又好笑,他上前一把將兒子攬在懷裏,用自己幹淨的衣袖拭去他臉上的灰土。他總是那麼溺愛兒子,即使阿瞞做得不對也要護著。這是為什麼呢?他自己也說不清楚,這固然有父子天性的緣故,但更重要的也許是因為他自己小時候太缺少真正意義上的父愛吧!他明白兒子貪玩厭學,而且性子也太過張揚。但曹嵩認為這都沒什麼大不了的,隻要自己能有個好仕途,就不愁兒子將來沒好日子過。所以今天與往常一樣,他的溺愛之情又占了上風,忙喚仆人:“德兒在哪兒?”德兒是曹嵩的小兒子,是小妾所生,比阿瞞小四歲。

“小少爺在房裏讀書呢!”仆人答道。

“快把他領來。”

“小少爺脾氣硬,讀書時不準我們進去。”

“也是個牛心古怪的脾氣!你就跟他說是我叫他出來。”曹嵩吩咐道,“這麼好的天兒,應該讓他們在花園裏多玩會兒。這個不懂念書,那個是書呆子,小小年紀總悶在房裏,別再念傻了!”

不多時那仆人便領著胖乎乎的德兒來了,兄弟倆就在花園裏捉迷藏;曹嵩也不忙著寫表章了,幹脆坐在他常坐的那塊大青石上笑盈盈看著倆兒子玩耍。他實在是太愛孩子了。小時候養父從不哄他玩兒,後來長大成家又接連有三個兒子不幸夭亡,好不容易留住這倆,可他們的母親又先後病逝,阿瞞和德兒就是他的命根子,真真疼愛得如同掌上珠心頭肉一般!德兒雖小卻喜歡讀書學習,懂得謙虛禮讓,小大人的模樣;阿瞞一心貪玩可是聰明伶俐、隨機應變,倒也難得。

曹嵩想起阿瞞裝中風的事兒,實在是有意思。半年前的一天,曹嵩正在會客,他堂弟曹熾跑來說阿瞞中風摔倒了。曹嵩憶起前三個兒子死時的情景可嚇壞了,跑去一看阿瞞坐在屋裏安然無恙。在此之後又有兩次同樣的情況,曹嵩很疑惑,阿瞞一臉委屈地說:“不知為什麼,叔叔很不喜歡孩兒,總在您麵前說孩兒的壞話。”

從那以後曹熾再來對他說阿瞞病了、阿瞞不愛讀書、阿瞞在外麵惹禍之類的話,曹嵩就全當耳旁風了。日子一長這招兒不靈了,阿瞞又戲法兒翻新開始明著裝病,硬是不讓他叔父開口,真是狡猾透了!曹嵩逐漸明白了事情的前因後果,不但沒責備阿瞞,反覺得十二歲的孩子能這麼機靈實在不同尋常。

此時此刻,曹嵩腦海中突然不斷湧現著“十二”這個數字。他回憶著自己十二歲時是個什麼樣子:生下來就被人抱去當了宦官的養子,童年自然是暗淡無光的。記得也是在自己十二歲那年,養父曹騰因為援立先帝有功升任了大長秋,並且獲得了費亭侯的爵位,那真是曹家從未有過的榮耀與恥辱。說榮耀是因為父親赫然崛起,日益受到幾位先帝的寵信直至去世;說恥辱是因為父親這個爵位得來頗受人非議。雖然當時自己還小,但也聽到了不少風言風語。據說孝質皇帝是被“跋扈將軍”梁冀鴆殺的,而父親偏偏在此事之後以定策之功加官晉爵的——總會有人以為他是殺害孝質皇帝的幫凶!當了這樣一個宦官的養子怎能不受世人的白眼?自己就是從那個時候起學會了隱忍,忍父親的管教,忍世人的白眼,忍同僚的非議,忍喪妻失子之痛,忍許多許多事情……一直忍到現在,而且將來還要繼續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