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進剿的新編青年軍各部都嚴格執行民族政策,對地方秋毫無犯,而且新政府免除了馬家當政時的全部的苛捐雜稅,並且鼓勵民族內部自治,服從統一指揮的原則下,對其民族內部事務絕不幹涉,並且支援了大量的糧食,以工代賑等方法,招募勞工擴大影響力,政治瓦解與軍事打擊同步,對於一切敢於反抗的張學武幾乎執行的就是碾壓式的打擊,大軍掃蕩寸草不留。
張學武不是仁慈之輩,慈不掌兵的道理張學武比誰都懂,所以張學武才開始決定推廣中華鐵血複興黨,建立一支黨軍是張學武的夙願,而且建立起一支黨軍也是張學武未來保證部隊戰鬥力的先決條件。
之前張學武從美國大量的收購了破城企業的設備,而這些設備一直受到包頭工業區的規模限製,所以沒有辦法發揮其的效能,此番定軍西北之後,張學武擁有了更加廣闊的空間可供其發揮,一座座的鋼鐵廠、汽車生產線、電子設備廠幾乎都是以拔地而起的速度建立起來的,大批的歸國華僑與學生通過山西開始向張學武實際控製區域進行輸送。
廣闊的大西北的地下蘊藏著豐富的礦物資源,為張學武的工業大發展形成了有利的支持,工業的發展帶動了整體的經濟民生的發展,僅僅六個月就讓整個死氣沉沉的西部全部活躍起來了,順者扶持安撫,逆者連根拔起,張學武的雷霆手段也讓西部心懷不滿的地方勢力也不敢站出來招惹張學武。
深挖洞、廣積糧、緩稱王!這是張學武的總體戰術,中華鐵血複興黨已經開始在縣、鎮、村三級建立整體的行政體係,行政人員都是經過整訓班畢業的青年學生,雖然這些學生缺少管理經驗,但是他們充滿了熱情,而且杜絕了貪腐行為。
張學武在西北、熱河、綏遠、察哈爾建立起了一整套的預備役兵製度,規定工廠的技術工人每年至少要接受三個月的脫產訓練,按企業性質和人員進行準軍事化的編製,比如包頭鋼鐵廠下屬的澆化、鍛造、冷軋、抽絲等分廠每一個分廠都是一個準預備役師的編製,每年十二個月,每個季度都有二個團的部隊進行全封閉的高強度訓練,並且下屬的六十七個縣,每縣都成立至少二個預備役保安團,大縣則成立預備役師,將青年軍新編各部的補充地設在下屬各縣,平日由各師抽調人手對保安團進行全麵訓練,並組建督察隊隨時監管訓練情況。
1939年對於整個歐洲來說是無比動蕩的,1938年春節前的那場大雪還讓熱河朝陽的人們難以忘記戰爭的苦痛,但是顯然1939年的春節人們已經不那麼的擔心了,中華鐵血複興黨已經第二次宣布免稅,並且發放全民補助,青年軍新編師已經達到了三十五個師,三個裝甲師、虎賁師、榮譽師、十二個自行火炮團、二十四個機動火箭炮團,十五個重炮旅,為基幹的主力部隊已經全麵完成了黨的支部建設在連上的政治任務,全體官兵以解放民族消滅日本侵略者,實現民族全麵複興為偉大目標,尤其是張學武的西部大開發,將土地分給渴望土地的農民,並且實行私有財產保護,著讓張學武得到了幾乎全體人民的擁護。
渴望土地的中國農民拿到那張蓋有中華鐵血複興黨各級黨部大章的土地證書的時候幾乎全部熱淚盈眶,曆朝曆代的統治者從來沒有將土地免費無償給予人民的,即便有也不過是一時的權宜之計,取得政權之後在翻手為雲,讓一切成空!
而此番農民拿到的土地證書的背後則有類型憲法的中華鐵血複興黨的黨章規定的第一條,土地永遠屬於公民,任何人允許買賣,黨永不與民爭利,永遠代表人民利益,複興民族為人民服務!
1939年的中國各省各處都有餓死人的消息傳出,唯一隻有張學武所掌握的熱河、綏遠、察哈爾以及整個的西北沒有,為了保衛到手的土地和來之不易的安定生活,整個西北與熱河、察哈爾、綏遠興起了一股從軍熱,到處都在播放從軍歌,從軍以及成為了一種時尚。
因此張學武趁勢建立起了一整套的預備役兵役體係,一百二十個團的步兵預備役部隊,三十五個團的技術兵種預備役部隊,擁有二千九百餘人的航空學校,每期畢業超過一千二百人的陸軍軍官學院、炮兵指揮學院、裝甲兵指揮學院、工程兵學院,讓源源不斷的軍官可以補充進部隊。
部隊的飛速擴編和發展的同時,張學武擬定了一個論戰方案,所部的全部部隊輪番對平津以北地區的日軍所部進行出擊,鍛煉部隊的實戰技能,以避免部隊快速擴大而導致整體戰鬥力的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