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李彥宏:搜索財商的無限潛能(6)(1 / 1)

老德米克有點發火,表示不願意與希爾頓合作了。希爾頓非常認真地說:“如果我可以隻租借你的土地的話,我的租期為10年,分期付款,每年的租金為3萬美元,你可以保留土地所有權:如果我不能按期付款,那麼就請你收回你的土地和在這塊土地上我建造的飯店。”老德米克一聽,轉怒為喜,心想:世界上還有這樣的好事,30萬美元的土地出讓費沒有了,卻換來30萬美元的未來收益和土地所有權,還有可能包括土地上的飯店。

這筆交易就這樣順利地變成了,希爾頓第一年隻需支付給老德米克3萬美元就可以,而不用一次性支付昂貴的30萬美元。就是說,希爾頓隻用了3萬美元就拿到了應該用30萬美元才能拿到的土地使用權。這樣,希爾頓省下了27萬美元,但是這與建造旅店需要的100萬美元相比,還是差距很大的。

於是,希爾頓又找到老德米克,說:“我想以土地作為抵押去貸款,希望你能同意。”老德米克非常生氣,可是又沒有辦法。

擁有了土地使用權的希爾頓,從銀行順利地獲得了30萬美元貸款,加上他已經支付給老德米克的3萬美元後剩下的7萬美元,他就有了37萬美元。可是這筆資金離100萬美元還是相差很遠,於是他又找到一個土地開發商,請求他一起開發這個旅館。這個開發商給了他20萬美元,這樣他的資金就達到了57萬美元。

就這樣,希爾頓旅店在資金尚在很大缺口的情況下開工了。但當旅店建設了一半的時候,他的57美元 已經全部用光了,又陷入了困境。這時,他還是來找老德米克,如實介紹了資金上的困難,希望老德米克能出資,把建了一半的建築物繼續完成。他說:“如果旅店一完工,您就可以擁有這個旅店,不過您應該租賃給我經營,我每年會給您的租金最低不少於10萬美元。”

這個時候,老德米克已經被套牢了,如果他不答應,不但希爾頓的錢收不回來,自己的錢也一分都回不來了。最重要的是自己並不吃虧——建希爾頓旅店,不但旅店是自己的,連土地也是自己的,每年還可以拿到10萬美元的租金收入,於是他同意出資繼續完成剩下的工程。

1925年8月4日,以希爾頓名字命名的“希爾頓旅店”建成開業,他的人生也從此開始步入輝煌時期。

希爾頓就是用借的辦法,用5000美元在兩年時間內完成了他的宏大計劃,真可謂是借用他人財富為自己創業的典範!

他的方法其實很簡單,就是找一個有實力的利益共同者,想盡一切辦法把他的利益同自己的利益捆綁在一起,使之成為一個不可分割的共同體,讓他幫助自己實現目標。

猶太人身處異地他鄉,受人歧視,受人排擠,他們無地無權無勢,想出人頭地在常人看來簡直是妄想。然而事實上,猶太人卻以其不凡的智慧和機智,加上其勤勉、忍耐的性格,完成了“資本的原始累積”階段,並且最終成了富翁,被稱為“世界第一商人”,他們一個很重要的成功經驗就是懂得借勢。盡管任何事業都不可能一步登天,但“登天”的途徑卻有千萬條,借勢就是一條快捷而又省勁的途徑。

猶太人不論在商界、政界還是在科技界的成功者,都是善於借別人之“勢”,巧借別人之“智”的高手。

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且不說其在外交工作的政治手腕,就說他處理白宮內的事務工作,就是一位巧於借用別人力量和智慧的能手。他有一個慣例,凡是下級呈報來的工作方案,他先不看,壓它三天後,把提出方案的人叫來,問他:“這是你最成熟的方案嗎?”對方思考一下,一般不敢肯定是最成熟的,隻好答說:“也許還有不足之處。”基辛格即會叫他拿回去再思考和修改得完善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