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黃怒波:果斷抓住創富的機遇(3)(1 / 1)

“天為乾、地為坤,中坤就是立於天地之間的企業。”這是中坤的信念,也是黃怒波的信念。

珍惜每一分錢,但不要成為錢的奴隸。

錢隻是錢,一件平常的物。金錢是一種財富的“綜合代表”,卻不是財富本身。金錢是一種交換財富的手段,而不是財富的實體。金錢不是萬能的,因為它也有買不到的東西,但沒有錢又是萬萬不能的,因為我們要用金錢來獲得生存。上麵的種種說法,也許是對金錢最好的注腳,對金錢最經典的概括。我們也不要單純為金錢而生存,因為除了金錢,人生還有更加可貴的東西。

富人有富人的生活,窮人有窮人的日子,拋開錢來說,窮人和富人是平等的。人生短暫,所以我們看待錢財應有正確的心態,一方麵積極地為創造財富而努力,另一方麵不做金錢的奴隸,若是為錢活著就會窮得隻剩下錢了,又有何意義呢?

黃怒波帶領企業找到了正確的發展方向,掙到了錢,企業逐漸壯大,他也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經濟自由,但他顯然沒有迷失在財富的享受裏,此時最大的誘惑是人生的自由,這令原本就文人氣質十足的他很難坐懷不亂。

於是,他把企業逐漸放權給領導團隊,開始尋找自己的新人生。他寫詩、登山、玩網球,也玩熱氣球。他沒有迷失在金錢的眼裏,讓自己做一個錢“奴隸”。

骨子裏的文人氣質,讓打拚在地產圈的黃怒波始終堅持用獲得的利益回饋社會。有人說,自從黃怒波接手宏村之後,宏村古民宅的保護反而做得比之前要好。老百姓明白祖宗留下的東西是他們生活所依,自然不敢隨便亂動。

韓國前總統金大中說,“人的一生最好這樣度過:既不因巨富而患得患失,又不因赤貧而勞碌衣食。做人,應把好金錢這一關。保持一顆樂觀豁達的心,坦然麵對財富!”金錢之外,還有更可貴的東西。人的生命是短暫的,一晃即逝。我們應該使自己快快樂樂地生活下去,因此追求幸福,才是賺錢的目的。

盡管猶太人把金錢奉為世俗的萬能上帝,但他們並沒有成為金錢的奴隸,在金錢的狂態麵前俯首稱臣。

洛克菲勒習慣到他熟悉的一家餐廳用餐,用餐後往往會付給服務員15美分的小費。但是有一天,他用餐後卻不知為何原因,僅付了5美分的小費。

服務員見比往常小費少,不禁埋怨說:“如果我像您那麼有錢的話,我絕不會吝嗇那點錢的。”

洛克菲勒卻毫不生氣,笑著說:“這也就是你為何一輩子當服務員的緣故。”

這位世界有名的億萬富翁,對金錢的看法就是:不但不做錢財的奴隸,相反,還把錢財當做奴隸來使用。

有一位演講者在一個公眾場合演講,為了證明人在任何時候都要看得起自己,他拿起了50美元,高舉過頭頂。

“看,這是50美元,嶄新的50美元。有誰想要?”結果所有的人都舉起了手。

然後,他把這張紙幣在手裏揉了揉,紙幣變得皺巴巴的了,然後又問觀眾:“現在有人想要這50美元嗎?”所有的人舉起了手。

他把這張紙幣放在地下,用腳狠狠地踩了幾下,錢幣已經變得又髒又爛了。

他拿起來錢,又問:“現在還有人想要嗎?”

結果還是所有的人都舉起了手。於是他說:“朋友們,錢在任何的時候都是錢,它不會因為你揉了它,你把它踩爛,它的價值就會有任何的變化,它依然可以在商店裏花出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