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幹就幹,亞默爾毅然放棄自己的淘金計劃,將手中挖金礦的工具當成了挖水渠的工具。不久,他就從遠方將河水引入水池,用細沙過濾,成為幹淨清涼的飲用水。然後將水裝進一個大桶裏,挑到有淘金人的地方一壺一壺地賣給他們。
同來的夥伴們紛紛嘲笑亞默爾,說:“真是沒出息啊,我們不遠萬裏地趕到這兒來,不就是想挖到金礦嗎?你倒好,竟幹起這種蠅頭小利的小生意!”
但亞默爾卻不聽勸阻,繼續著他的小買賣。他並未因同伴的譏諷而沮喪,相反,他想:哪裏還有如此好的買賣啊?
最後,大多數淘金者都空手而歸,而亞默爾卻在很短的時間靠賣水賺到6000美元,這在當時是一筆非常可觀的財富了,他成了一個小富翁。
淘金夢是迷人的,但很虛幻;挑水賣是累人的,但很實際。聰明的亞默爾用他的智慧掘取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很多人做事情,都喜歡追風,但是很少有人想到,在這場追逐的主要目標的過程中,會產生出許多的次要目標與機遇,大家都把目光集中在主要目標上,卻忽視了次要目標。其實搶占第二、第三落點也是一場明智之舉。
傳統的方法已經不能解決問題時,我們應該學會另辟蹊徑。在落實工作任務的過程中,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要善於打破常規的路徑,尋找解決問題的新途徑和新方法。
第四節享受金錢,享受快樂
生活不隻是為了賺錢,賺錢隻是為了更好地生活。
從某種意義上講,學會生活比學會賺錢更重要。
20世紀20年代初,一群名噪一時的美國大亨彙集芝加哥。他們中間有:美國最大的鋼鐵公司總經理;美國最大的公用事業公司總經理;美國最大的小麥投機商;美國紐約股票交易所總經理;一名總統內閣成員;美國最大的空頭生意投機商;一家大銀行行長;世界壟斷集團的頭目。
他們的手中掌握了總數超過美國庫總額的財富,紅極一時。
但25年後,他們又怎麼樣了呢?
鋼鐵公司總經理死於銀行倒閉,死前五年靠打工借錢度日;公用事業公司總經理亡命他鄉,身無分文死在異國土地上;小麥投機商因破產死於國外;股票交易所總經理釋放於某監獄;內閣成員服刑期間獲特赦死於家裏;投機商死於自殺;銀行行長死於自殺;壟斷集團頭目亦死於自殺。
這些人學會了賺錢,卻沒學會怎麼生活。
生活不是為了賺錢,賺錢隻是為了更好地生活。這些“叱吒風雲”的人物可悲之處在於:他們把賺錢當作了生活唯一的目標。某種意義上講,學會生活比學會賺錢更重要。
對於金錢,各人有各人的看法和做法,如果沒有正確的心態,不但不會給自己帶來快樂,反而會為自己增添無盡的煩惱。
一位富豪去世後留下了近百億的遺產。據統計,僅他所繳納的遺產稅就達19億之巨——這也是當地有史以來征收的最高數額的遺產稅。
但是,這位富豪生前卻極具節儉,不僅舍不得買房子,上班擠公交車,而且據他的親戚說,他連衣服破了都舍不得買新的。不管是信還是不信,這都是一種真實的存在。
這位富豪生前從未娶妻生子,一生過得悄無聲息,對自己的生活總是斤斤計較,平時開支更是刻薄得很,幾乎沒什麼人知道他是一位億萬富翁。他的死給後人帶來了極大的麻煩,他的同胞兄弟為爭奪遺產而鬧得反目成仇、矛盾重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