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來塵世間了卻一樁心願(1 / 3)

初照說話時一直都在留意招娣爸的表情,對方竟是一副鬆懈下來的表情,甚至帶著點竊喜。

這一下,初照心裏大概有底了。

楊老爺子聽初照說要走,當即轉身留人:“道長您等等,我招娣的衣裳就在那衣櫃裏了,我去找、我自個去找。”

老爺子絮絮叨叨說著,眼中滿是挽留與哀求,他生怕初照扭頭走了自己孫女就沒辦法沉冤得雪了。

老人家特別害怕初照的話隻是一種脫身走人的托詞。

初照大概也猜到了,給老人家吃定心丸:“追蹤楊招娣的方法不止一種,修道之人不打妄語,我說能、就一定可以。”

楊老爺子擔憂的表情肉眼可見地消散了,悲戚抖著下巴就要給初照跪下:“感謝您!”

“不必多禮。”初照連忙伸手阻攔,沒讓人家跪下。

司崇也適當安慰:“您老放心,楊招娣這個案子我們一定會查個水落石出!”

老人家一個勁兒道謝,初照看了看身邊的小誌,又道:

“我看過了,這孩子不是凶手,他隻是個有恩於你們全村的守村人。”

初照其實是故意的,嗓音都提高了,說給屋裏屋外所有的村民聽:

“守村人的職責,就是蔭庇一方百姓平安,對他好點,就算是積德行善了。”

屋外的人三三兩兩竊竊私語起來:

“小誌居然是我們哩守村人?他、他不是有老娘麼?”

“對呀,守村人不都五弊三缺?”

“那、那他是守村人,楊老瞎算啥?”

“媽呀,我以前還以為楊老瞎是守村人哩,我還經常給他‘上供’吃哩喝哩,家裏紅白喜事都喊他去。”

“我也是!經常給他送瓜果蔬菜,媽的,這老小子不是守村人,還白吃白喝這麼多年。”

“嘶,不對吧,咱們這是楊家坳,守村人按理說應該出自咱們楊家,咋地會是小誌?他家可是姓白。”

“這個村建國前姓白的人也不少,那時候楊白兩大家都在這裏紮根,楊家人更早時候來得早村子就叫楊家坳了。”

“後來,鬼子進村了,把人殺得沒剩多少。”

“楊白兩家在村裏的老弱婦孺基本沒剩幾個!”

“後來,走西口哩漢子們回來了,白家人大多都直接遷去了大新疆,那邊不打仗嘛。”

“至於楊家這幫漢子,到底是舍不得這個村子。”

“我們現在這些楊家人,都是當年走西口回來的漢子的後代。”

人群中一位年長的老伯如是說道,村裏人都清楚,這老伯乃是當年鬼子進村掃蕩後幸存下來的其中一位,便對他的話深信不疑。

有人當場就怨懟起來,衝著楊老瞎嚷嚷:“你個老光棍,不是守村人還白吃白拿我那麼多好吃哩!”

楊老瞎雙手揣在袖子裏,頭上一頂脫線爛掉的包漿草帽,梗著脖子側身懟回來:

“我啥時候說我是了?是你們覺得我是守村人呀!那五弊三缺哩破爛名號,誰稀罕誰拿去,我還要娶媳婦兒生娃娃呢!”

這話可就殺人誅心了,你們賤唄!你們一廂情願唄!!活該你們自動“供奉”我!!!

“楊老瞎!你個沒臉沒皮哩老光棍,吃我們哩喝我們哩現在還敢嫌棄我們?你個老王八!”

“你、你簡直就是得了便宜還賣乖!”

“早知道你不是守村人,我閨女嫁人就不喊你去點鞭,本來圖個吉利,結果呢?晦氣,he~tui!”

“哎!是我要去哩?是你死皮賴臉請我去哇!”楊老瞎也不甘示弱,反駁起來氣勢洶洶:

“你閨女嫁人時非得讓我去點鞭,還說我點肯定大吉大利、驅趕一切牛鬼蛇神。”

“你又沒給我工錢,我還不是白點了?”

“就算我不點,按照我這輩分我還不是安安穩穩坐著吃席喝茶瞧熱鬧?”

“非得勞動一下我,煩死了!”

屋外吵吵嚷嚷一鍋粥,眾人認定的守村人楊老瞎頃刻間全村塌房。

媽耶!

這個百來戶人家的小村子,這一刻堪比遭遇了晴天霹靂、海嘯暴風雨!

誰讓村裏人家家戶戶都心照不宣、三十年如一日地“供奉”楊老瞎呢?

本來都是求個守村人驅邪避害,結果,求錯了人!

而真正的那個守村人——白小誌,卻是全村人平日裏都忽略、甚至都不待見的“供奉”者!

這一次的楊招娣遇害事件,他們還全體出動去聲援招娣爸媽,為難人家白小誌。

公安要是真把白小誌給拷走了,楊家坳的守村人不就沒了?

如果白小誌死了,那自然是另當別論,因為新的守村人會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