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上說,花生在華中跟以北的地區,一年可以種一次,而在華南可以種兩次,春秋各一次,她們蒼梧郡就在華南地區,花生和水稻一樣,可以種兩季。

南瓜對土質要求不高,要注意的是,想讓南瓜豐產,必須及時地整枝、摘頂。

對於種植向日葵,這本書並沒有記載,又找了好幾本書,都沒有找到。

出了圖書館,她才往自家的水田走去。

柴頭村周圍丘陵多,平地少,稻田比較分散,她們家五畝水稻田,分了三處。

有兩塊田比較遠,走路要走差不多兩刻鍾,有一塊近些,隻需走一刻鍾就到。

她也不走遠,先去近的那個田看看。

路過的稻田,稻子都已經金黃,葉片卻是黃綠色,看起來十分可人。

隻是這會兒的水稻,稻穗上的穀子比較稀疏,跟她在後世見過的完全不一樣,產量低得嚇人。

難怪即使一年種兩季,還是有那麼多人吃不飽飯。

由於葉大山夫妻去世後,水稻田疏於管理,自家的稻子結的穀子相比其他人家的,更是少得可憐。

“夏至,你在這做什麼?”一個老頭走近問道。

來人是柴頭村的村長,姓林,叫林保田。

“村長爺爺,我來看看我們家的稻子什麼時候可以收割。”葉夏至道。

“你家這稻子沒有別人家的澆灌得好,結穗晚些,可能要比別人家的晚個兩三天,估計還要半個月左右才能收割。”葉村長道。

葉夏至點點頭,葉大山夫妻過世後,她們幾個小姑娘哪會這些,都是旁邊田的人家來放水的時候,順手幫放一下,能長成這樣,已經算不錯了。

又問:“勞煩你幫我看看我們這稻子一畝能收多少?”

老村長是個擁有幾十年經驗的老農,一眼就能估算出這水稻的產量,“應該不到一擔吧。”

一擔,也就一百斤,到時候去掉穀殼,還不知道剩下多少,五畝地的收成,她們姐妹四人,肯定吃不到明年早稻成熟。

“好吧,多謝村長爺爺。”葉夏至拉聳著肩膀道。

老村長拍拍她肩膀,又道:“你們這田今年疏於管理,產量自然比別人家的低,你們幾個小姑娘,種五畝地也費勁,明年不如佃出去,佃戶侍弄好的話,到時候你們收的佃租,比今年也少不了多少。”

他也是怕葉夏至她們不會侍弄莊稼,糟蹋了這好田。

葉夏至有些猶豫,自己還沒找到養家的營生呢,就把田佃出去,總感覺不太穩妥。

不過種田確實難辛苦,插秧收稻子就不說,有時候田裏要放水,得整晚守在田邊,她家都是小姑娘,這事誰幹都不合適。

想了想,便道:“你說得在理,我也有這個打算。”

老村長雙手負在背後,道:“你有這個打算的話,我幫你問一下村裏比較勤快能幹的人家。”

不用自己費心自然是好的,反正她也不知道佃給誰,便道:“那就勞煩你了。”

老村長笑道:“好說。”

村長沒站一會兒,就去查看他家其他地方的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