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穀機在這個時代,算是最精良的農具了,不出幾天的時間,附近幾個村子都知道了柴頭村打穀機的存在。
“怎麼又是柴頭村?”有人感慨,這兩年來,不管出現什麼新鮮事物,都是在柴頭村。
“沒辦法,人家有個劁豬娘子,聽說這個打穀機,也是她想出來的。”
“哎呀,也不知道這姑娘的腦袋是什麼做的,為何如此多稀奇古怪的想法。”
“就是啊,如今柴頭村因為有她在,儼然已經是我們安和鎮最富有的村子了吧?”
“何止是安和鎮,怕是整個龍昌縣最富的,年底的時候我殺了一頭豬,在村裏隻賣了一半,帶到柴頭村去,沒一會兒就賣完了,十幾文錢一斤的豬肉,他們買起來眼都不眨一下。”
“說實話,我們也沾了些光,去年我種的甘蔗多,拉到柴頭村去賣,掙了差不多一兩銀子呢。”
“你別說,我去年賣的黃豆,也掙了差不多一兩銀子。”
有些人懷疑:“話說回來,真的有這麼省力的農具?可別騙我啊。”
“你不信就去看看,我昨日剛看過,要不是價格貴,不敢自己做主,昨日就買了一台。”
於是還沒見過打穀機的一夥人,結伴前去柴頭村,想要瞻仰一下這被吹上天的精良農具。
第一台做出來的打穀機,就擺在趙家的院子,每天都有一撥撥的人來觀看。
來的莊稼漢們紛紛上手試了一下,都不由得感歎:“這東西真省力。”
“是啊,我也想買一台,這樣秋收時,起碼可以省去兩個人的力氣。”
“可是一台要一千六百文呢,我全家一年也攢不了這麼多錢。”
“不過這個玩意值得一千六百文,你看這些鐵。”
“哎,不如我們兩家一起買一台吧?”
“這個倒是個好主意,反正我們兩家的田挨著,到時候共用也方便。”
“你們帶上我唄,三家平攤,花的錢更少些。”
“行,那我們三家一起買一台。”
幾乎每來一撥人,就能賣出去一兩台。
一個老大爺慈祥得想看孫子一般看著這打穀機,還輕輕的撫摸了一遍,就來找正在磨木頭的趙朗搭話,“這打穀機你是如何做出來的,有這手藝,怕是魯公再世呢。”
趙朗連忙擺手:“這哪能是我想出來的,還得是夏至,她給我的圖紙,而且她還不願意要一文錢,隻為這打穀機能賣便宜點,讓鄉親們在割水稻時,都能用上。”
他這些天已經為此解釋過無數次,不過他也樂此不疲,畢竟打穀機是葉夏至想出來的,他如今能靠做打穀機掙錢還有了一點小名氣,哪能再貪心冒領功勞呢。
“夏至?可是那個教漚肥教劁豬的劁豬娘子?”
趙朗來村裏這麼久,也知道葉夏至有這麼個諢號,幹笑道:“沒錯,就是她。”
“真是不得了,又是紅糖,又是醬油腐乳,如今又弄出一個打穀機。”
一旁又有人附和道:“可不是麼,年初縣令發的南瓜種子,也是她最先種出來的,還發現南瓜種子能治蠱病,光這一條,便是大功德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