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他們不知道浪費了多少,春夏就這麼幾種菜,他都吃膩了,早知道能吃,就叫人炒來換換口味。
唐縣令就沒多待,吃飽後就離開了柴頭村。
見唐縣令走後,韋春生終於敢上來跟葉夏至說話,“夏至,今日多謝你幫我們說話,還幫招待縣令大人。”
葉夏至擺手:“這沒什麼,小事一樁。”
韋春生:“這本是我們家的事,不能讓你破費,縣令大人他們的飯菜錢我還你吧。”
葉夏至:“不過幾十文錢,你這就生分了哈。”
這到底還是紅糖方子惹出來的。
韋春生摸摸鼻子,“可是……”
葉夏至截住他的話:“沒什麼可是的,請縣令大人吃飯,好多人家都求不來的事呢。”
韋春生聞言便不再糾結飯錢,又道:“對了,過些天我家請客,為了感謝你,還有那些個幫我去接回荷花的鄉親們,你到時候定要來吃頓飯啊。”
葉夏至笑道:“行。”
因為有了葉荷花這一事,村裏人給自家姑娘看婆家的眼光都挑剔起來,生怕將自家姑娘推進火坑裏。
有些人很快就注意到趙家的兄弟,除了趙孟,其餘三人都還未成親。
都是一個村的,自家閨女要是嫁過去被欺負了,他們第一時間就能知道。
況且趙家自從開了打穀機作坊,在村裏也算發家了,兄弟幾個人品都不錯,做事也勤奮,尤其是趙良,還會讀書寫字,是村裏學堂的夫子呢。
趙家兄弟一時成了香餑餑,有些人家下手快,趕緊叫黃婆婆上門幫說親。
奈何趙家兄弟都說,父母剛過世,他們還在孝期,哪能談婚論嫁?
黃婆婆:“怎麼就不能,我們這沒那麼多規矩,守孝一年算是久的,有些都不守,你們都不止一年了吧?”
嶺南天高皇帝遠,自然沒有中原那麼講究禮儀規矩。
張氏作為家裏唯一的女眷,又是長嫂,應付黃婆婆的事自然就落在她肩上,為難道:“我們在長安,都習慣守孝三年,如今才過一年多,實在是不合規。”
天子腳下規矩多,雖說入鄉隨俗,但叫人家不守孝,有點說不過去。
黃婆婆隻能遺憾地想消息告知村裏人,這才停息了村裏這“搶女婿”的熱潮。
天氣漸熱,蚊蟲又多了起來,葉秋分在讀書學字之餘,她的童工小作坊又運營起來。
做出的蚊香除了供自己用,賣給村裏商販用,還被訂購出去不少。
葉夏至對此也是很支持的,這樣她既有蚊香用,又能培養秋分的經營管理能力,何樂而不為,雖然是管理的都是小孩子。
終於到了葉穀雨女兒滿月的時候,她們姐妹們帶上賀禮,前往楊桃村。
葉穀雨夫婦的新房子早在今年二月的時候就建成了,也是青磚瓦房,隻不過房間比較小,除了一個堂屋,就三個房間,以及一個灶房。
房間雖少,住他們一家四口綽綽有餘,以後若是再添丁加口,等孩子們長大了,再加蓋幾間。
滿月酒並沒有大擺,隻是邀了幾家比較親的人家,葉夏至她們來得早,除了叫來幫做飯的梁氏還有一個她們不認識的婦人,其餘的人都還沒來。
之前葉夏至沒想那麼多,隻給外甥女做了兩套小衣服,後來聽聞村裏人說鎮上有錢人家,都會給小孩子打長命鎖,祈求孩子健康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