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炙烤著大地,什麼都不幹,光是走幾步路,就能熱得人出一身汗。

即使如此,莊稼人臉上還是充滿收獲的喜悅。

今年龍昌縣風調雨順,加上縣令推廣漚肥技術,使得早稻比往年早收割了幾日。

唐縣令今年心係夏收,想看看這漚肥效果如何,今日吃過早飯,就乘著馬車來到郊外官田處。

一個主管官田的小吏正躺在一棵大樹下的躺椅上,翹著二郎腿監督佃農們收割,地上一堆荔枝殼,旁邊還放著好幾串荔枝,好不愜意。

看見唐縣令的馬車到來,趕緊慌忙地站起來,整理下因為躺著而弄亂的帽子衣裳,然後站得筆直,等候唐縣令下馬車。

“小的見過大人。”等唐縣令下來後,小吏彎著腰行禮,笑得十分諂媚。

唐縣令點點頭,又瞥了一眼一地的荔枝殼。

小吏背繃得很直,頭上的汗因為緊張而流個不停,生怕縣令怪罪他玩忽職守。

唐縣令卻沒有多說什麼,問道:“今年的收成如何?”

小吏平時懶散慣了,又沒怎麼種過田,還不屑於跟佃農們交談,以至於一時答不上唐縣令的話,支支吾吾半天,最後隻回了句:“今年收成不錯。”

唐縣令見他這樣敷衍地回答,眼裏的怒意一閃而過,麵無表情道:“去叫個人來,我有話要問。”

小吏回了個“是”,就好像得到解脫一般,撒丫子跑到田裏,喊來一個四十多歲的老農。

老農是附近的農戶,佃了二十幾年的官田,見過縣令的次數屈指可數,他戰戰兢兢地跟在小吏的身後,雙眼一直望地,來到唐縣令的跟前,“撲通”跪下,喊道:“小民見過大人。”

唐縣令虛扶一下,道:“起來吧,我有話要問你。”

老農聞言,才哆哆嗦嗦地站起來。

唐縣令看了一眼黃燦燦的水稻田,問道:“今年的收成如何?”

談到收成,老農滿是褶皺的臉,終於露出了笑容,回答道:“今年的收成很好,畝產應該在兩擔以上。”

唐縣令聞言,喜悅也湧上心頭,不過麵上不顯,繼續問道:“可跟那漚的土肥有關?”

老農回答道:“自然有,自從學會漚肥之後,我們就時不時給田裏追加肥力,土質明顯好了不少,結的稻子也多了些。”

唐縣令又問了一些問題,確定漚的土肥果真有用,就讓老農自己去忙活,等收完夏稅之後,再呈的折子到長安去。

天氣雖然炎熱,不過來都來了,他便在周圍到處轉轉,很快就被一個未曾見過的農具給吸引。

這農具像個箱子,外麵有齒輪,裏麵滾輪上還鑲嵌著粗鐵絲,腳一踩,滾輪在齒輪和推杆的帶動下,呼呼地轉起來。

隻見一個婦人抓著一把稻杆,將稻子的那頭放進那農具的滾輪裏,腳上不停地踩著踏板,沒一會稻子就嘩啦啦地掉落到穀箱中。

他沒有幹過這些活,不過之前也見過打穀子,知道打穀子有多費力費時,哪裏像這瘦弱婦人這般輕鬆。

於是上前去詢問那婦人,“這位嬸子,不知道這個農具叫什麼?如何而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