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雍對這些馬屁話早就免疫了,沒有理會,而是對大臣們道:“蒼梧郡傳來的折子裏提到,這兩個農具和漚肥之法,都是一個十四歲的小姑娘想出來的,她還第一個種植南瓜這作物,且發現南瓜籽能治療南方蠱病之害,你們怎麼看?”

司農謹慎道:“臣以為這姑娘也算是個奇人,我都想納入麾下,讓她為我們大齊農事效力。”

趙雍心中一動,順著他的話道:“我記得前朝也有女子當官,甚至官拜宰相。”

他愛惜人才,如此有才能之人,他覺得不用過多去計較男女。

他這話一出,其中一位大臣趕忙道:“可是這位女宰相禍亂朝綱,導致前朝長時間動亂,臣以為女子還是在家相夫教子合適。”

“臣也以為。”

“陛下三思。”

一連幾個大臣都勸說趙雍。

趙雍深深地看了他們一眼,心中頓感疲倦,這些世家大族真是無趣又利己,處處隻顧他們家族的利益。

科舉到現在還推行不順利,就是這些人從中作祟,怕寒門子弟崛起,影響他們家族子侄的仕途。

如今又說女子就該在家裏相夫教子,他們擔心的應該不是朝綱亂不亂,而是怕女子為官一旦有了先例,以後一發不可收拾,日後就不能再把控她們。

他們還以為心中的想法會隱藏得很好,真是可笑。

不過如今要依靠他們世家大族的地方還有很多,這事還是先順著他們點為好。

於是道:“也是,不過也不能讓人家白忙一回,你們覺得該如何獎賞為好?”

這會兒適才反對女子為官的人都不說話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為了緩解眼前尷尬,宰相晏如橋拱手道:“折子裏說葉夏至一家弱女子,給什麼都不如給她一道護身符。”

趙雍覺得宴如橋的建議不錯,他直覺,這小姑娘日後還會有意想不到的舉動,倒不如好好護著她,看她日後還會做些什麼,讚賞道:“愛卿言之有理,那朕便賜她一塊聖令,再賜永業水田五十畝,口分水田一百畝,山頭一座。”

大臣們心裏一震,聖令是一塊免死金牌,不僅如此,持它者,若是平民,見到三品以下的官員都不用下跪,建朝以來,隻有三個人有,如今一個小小農女竟成為第四人,陛下這是有多看重她?

宴如橋心裏門兒清,陛下並不是看重一個小農女,而是看重這個農女身上的才能,隻要能助他造福萬民,拉攏百姓民心,穩固他的帝位,才不管這人是誰。

同時心裏還忍不住吐槽,這麼多年了,陛下還是如此摳,真金白銀不給一點,光賜田讓人家自己耕種,大部分還是不能自由買賣口分田。

趙雍麵不改色,繼續說談論打穀機和曲轅犁推廣之事。

葉夏至打了個噴嚏,看了眼天上的萬裏白雲,和不遠處被微風吹動的竹葉,繼續然後手腳麻利地在地裏撒菜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