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試在即,每天都有人上門邀請杜斯年前去赴宴,杜斯年拒絕了許多,可逐漸來人的名頭越來越大,他也不敢貿然拒絕了。
這些人裏,有的是想招他為婿,有些是想拉攏入營,更有一些,是想讓他這個人徹底消失在這世上,好給他人騰路。
與顧瑞霖商議之後,他便以方便讀書為由,搬入了鎮北侯府。
入了鎮北侯府之後,便是告訴了那些人,他杜斯年是有鎮北侯府庇護的。
上門的人便少了,顧棕管家會替他擋去那些人的邀請,也多虧了顧瑞霖這些年落了個混不吝的名聲,沒人願意招惹他的不快,被拒絕之後,自然也不會再上門來。
杜斯年就這樣一直未曾出過門,直到前往殿試的那一日。
殿試這一日,杜斯年也不再藏拙,得了考題,稍作思量,胸有成竹,提筆便是一氣嗬成。
第一個上交了考卷,自信昂揚。
杜斯年的卷子,被考官們傳閱了無數遍,都覺得無論是從字跡的工整程度,還是從題目的解析,想法,對策,都令人驚歎不已。
令人更為震撼的是,此子,還未到而立之年,所以文章中略微稚嫩之處,也可以忽略不計了。
所有人都覺得這位少年英才,必定是今年的狀元。
卻不曾想,在陛下與晉王的一番較量之下,被點為了探花郎。
審閱過杜斯年文章之人,都覺得此事難平,但事已成定局,多說無益。
杜斯年卻覺得如此也挺好,雖然狀元這名頭響亮,拿去提親也更有麵子。
但領了狀元的頭銜,必定會被留在盛京。
到時去提親之時,侯爺和夫人必定會猶豫再三,說不定會因為這個,徹底否定了這門親事,如此豈不是得不償失?
探花也挺好,他可以求外放的差事,侯爺和夫人的顧忌也能少上一分。
杜斯年盤算著,便已經心急如焚。
遊街那日,他騎在高頭大馬上,心思卻早已飛到了千裏之外。
任由那些姑娘的花砸在身上也不曾做出任何反應,即使有機緣巧合落在身上的,也都被他不動聲色地通通抖到地上去。
那日不知惹了盛京中多少姑娘心碎,杜斯年卻絲毫不在意。
宮宴與謝師宴結束之後,他便輕裝簡行,回鄉去了。
報喜之人到鎮北侯府時,顧清瑩正百般無聊的用小石子砸著池塘裏的魚。
得知杜斯年中了探花,顧清瑩一蹦三尺高,險些仰麵栽進池塘裏去。
杜斯年高中,是杜夫人這一年多以來,最高興的一件事情了,門前放了半個下午的炮仗,給了來報喜之人每人二十兩的銀子。
看著身邊洋洋得意的顧清瑩,杜夫人生出了別的心思。
她本就不想讓女兒嫁武將,如今城裏的青年才俊,算是讓她這女兒相看了個遍,也沒能瞧上一個順眼順心的。
可她怎麼就忘了眼皮子底下有個現成的?
順眼這是沒的挑,至於順心......
隻瞧瞧緣分吧!
杜斯年再次帶著母親上門,所為不是其他事,是專門上門提親的。
自從知道了兒子的心意之後,梁氏便沒閑著,兒子前去盛京考試的這兩年裏,她也利用這些年的所見所聞,做了些小生意,賺了些銀子。
拚拚湊湊的也算是置辦下了一份聘禮,雖說這份聘禮在侯府看來,算不得什麼,但已經是他們母子能拿出來的全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