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顧清瑩u0026杜斯年(終)(1 / 2)

夫妻二人回鄉替梁氏守孝三年,孩子也都兩歲多了。

再次赴任,便是在西涼境內,離原州城不遠也不近。

顧清瑩再次回到侯府,性子已經沉穩了不少,不似從前那般衝動。

杜夫人見到女兒女婿恩愛有加,還有了個可愛的外孫,十分滿意自己當初的決定。

孩子三歲起,顧清瑩開始教授基本功,日日都練,連同杜斯年一起拉出來練。

與此同時,顧清瑩還是十分痛恨那些盜匪,得了空閑,便去剿匪,直到杜斯年統轄的縣城周圍都沒了匪患。

眼看著世道越來越亂,杜斯年越來越憂心,與侯府的聯絡也越來越頻繁。

那年眼看入了冬日,流民大批湧入,雖然杜斯年在聽到南方水患,有流民北上的消息之後,就做了些準備,但他萬萬沒料到,流民的數量會如此之多。

各方奔走,籌糧籌銀錢,依舊無法做到全部安置,還出現了越來越多的惡性事件。

眼看事態不可控,顧清瑩帶著孩子回原州城,回來的時候,不但帶了一千鎮北軍,還順道去了涼州城險些將守備府掀翻,又從馬洪濤手中要來了兩千西涼軍。

這才解了縣城之危,來年開春,開荒種田,擴大縣城,加蓋村落,總算是安置了那些流民。

照理說,此次危機化解之後,便是有功在身,又是探花郎出身,這官也該升上一升。

可五年任期到了,旨意卻遲遲未到。

沒有調令,也沒有回盛京述職的旨意。

料到其中緣由的杜斯年是不著急的,可是卻急壞了顧清瑩。

她心中知曉,堂堂探花郎隻落得棲身在這小小縣城中,是因為朝廷忌憚鎮北侯府。

且鎮北侯府在朝廷之中又沒什麼勢力,是完全幫不到他的。

若是因為這個,壞了他的一生仕途,她這心裏是真的過意不去。

成親這麼多年,她是深知他的學問和本領都不該止步於此的。

有那麼一陣子,她甚至起了與杜斯年和離,或許和離之後,他的仕途便能順利了。

顧清瑩的這個想法,可把杜斯年給嚇壞了。

連夜給她講了好些典故,就是為了告訴他,才學在身,便不怕成事的晚。

後來他索性攤開了講,他就是覺得如今的朝廷,不值得他付出。

這才讓顧清瑩有所安心,也不再過問他官職上的事情。

侯府來了信,讓顧清瑩帶著鎮北軍前往涼州城接弟妹,杜斯年從中察覺到一絲不對,在顧清瑩出發的前夜,杜斯年千叮嚀萬囑咐,就是怕她衝動行事。

囑咐她一定要以還兵馬之事入城,切不可輕敵,也不可耽誤,盡快出城,若是有追兵也不能戀戰,急行軍入了漠北的管轄才可放鬆。

顧清瑩如今是對她這個夫君是深信不疑的,將自己的護衛留給了杜斯年大半。

這一路上也是嚴格按照他的吩咐去做的。

隻是回到原州城之後,戰況並不樂觀,顧清瑩便決定暫時不回去,留在原州城與娘一道守著這原州城。

杜斯年從妻子離開之後,便時刻關注著西涼內的動向。

他知道皇帝將他留在西涼,不會隻是不想提拔他,必定想的是,必要時可能用他和妻子,挾製鎮北侯府。

顯然西涼郡內亂之後,也有人想到了這一點。

早有準備的杜斯年,在百姓和護衛的幫助下,連夜出逃。

日夜兼程,東躲西藏的總算是到了漠北的地界,得知原州城被圍,他那心如刀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