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Day19(2)(1 / 1)

當下,羌塘的生態問題,不是藏羚羊等少了,而是位於食物鏈頂端的野獸一直沒有恢複,導致荒原生態另類失衡。尤其是失去天敵的鼠兔、旱獺,把荒原折騰的夠嗆,直接顯現結果就是草原沙化。上世紀中葉,狼還是這片荒原的主宰,它們為非作歹,無惡不作,然後政府決定號召牧民打狼除害,就變成現在這副情形了。最近一次關於狼群襲人的有效記錄是上世紀七幾年的一次科考,在巴毛窮宗遇到狼群圍困,隊員們開槍射狼,而狼前仆後繼,餓得以為子彈真是花生米。

如今,狼絕對是孤獨的。

棕熊,這家夥傷人是真的,每年在昆侖山北麓的新疆地區和藏北草原上,都會發生幾起熊傷人甚至致死事件。不僅如此,熊還會襲擊你家房子,用板磚拍碎你家玻璃,偷吃你家羊……以至於,在藏北某些縣區有種補貼,就是熊給牧民造成的破壞政府買單,不允許你致命反擊,除非人身危險了。曾經有一個牧民教我防熊術,就是撿一根棍子給熊吃。熊以為是你的手,咬了一口棍子覺得不好吃就走了。聽完我笑得把糌粑噴出來,即使此計可行,在荒原裏找根棍子比中彩票都難。

棕熊是雜食動物,對人肉不感興趣,很多熊致人死傷事件中,並沒有發現肉被吃了,純一個開瓢玩。那熊為什麼傷人了?答案是生態衝突,牧民侵犯了熊的生存領地,長期摩擦導致。另外,熊的智商很高,它也可能認為,偷吃羊圈裏的羊比抓鼠兔輕鬆多了。

此次旅行遇熊五次,同樣,那些小臉都不讓我看清的不配記錄在案。其中有兩次距離特別近,還和一頭熊同走了一段路,就像約好了散步似地,沒有想象的那麼可怕。或許,熊也是這麼想的,人也不似傳言般,是什麼從天而降的邪惡聖鬥士。與遇狼一樣不要後退、不要恐懼,把熊惹火了,它的衝刺時速是四十公裏,你能在海拔五千米的高原跑過它嗎?另外一種情形就很危險,就是遭遇戰,被恐懼激活的絕地反擊是停不住的,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去年有次急轉山穀,忽然撞見一頭熊,它也嚇一跳,竟直立站起,雙手在胸前揮舞,口中嗷嗷。我坐在地上不理它,它嗷幾下就跑了。下到山穀,見熊躲在一塊石頭後,它見我後連手勢也不敢打了,直接逃跑,正應了那句“熊樣”。羌塘深闊,很難發生頭碰頭的遭遇戰,而且熊的嗅覺極為靈敏,多數在你發現它之前,它就發現你遠遠回避了。

野犛牛,鑒於它以往業績,把它列為替補野獸是合情合理的。至少對我而言,野犛牛帶來的心靈恐慌遠勝狼熊。有兩次刻骨地與野犛牛對峙經曆,距離之近,仿若能看見牛眼裏的紅血絲,我脊背上的寒氣也足以給一間客廳降溫避暑了。最終,我將野犛牛逼得潰敗,內心瞬間湧起地愉悅感難以名狀。這或許,就是有那麼些人,喜歡冒著生命危險鬥牛的原因,腎上腺極度分泌,人極度亢奮。

把烏鴉列為替補野獸,是因為當你昏倒在荒原中的時候,第一個吃你肉的絕對是它。荒原裏的烏鴉不似內地,它們體型如鷹,飛過頭頂時似烏雲掠過。它們是食腐動物,但更渴望鮮肉,曾有牧區嬰兒被它殘忍叼死過,而葬送它嘴下的初生羊羔不計其數。曾有牧民問我索要鞭炮,目的就是要嚇走偷吃羊羔的烏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