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宗看完了結案報告,囑咐開封府,是不是要再核實一下,一個做生意的老板向來都是以和為貴,為了個乞丐就犯罪,值得嗎?開封府回答,事實確鑿,並且有凶器為證。
宋太宗見到凶器,又問:“確定了?”
回答:“確定!”
宋太宗說:“好!”
然後扭頭對小太監說:“把我的刀鞘拿來。”
刀鞘拿來,驚人的一幕出現了!那把凶器順順當當地被宋太宗插進了自己的刀鞘,嚴絲合縫。
開封府的人大驚,這真是天造地設的一對啊!
宋太宗陰沉著臉:“這個刀鞘就是這把刀的,你們說是誰殺的?”
開封府的人冷汗直流,宋太宗站起來,一甩袖子走了,走之前,留下了一句話:“這樣辦案,不是枉殺無辜嗎?”
阿龍辭典 北宋第一衙門開封府
開封府因門朝北開而又稱南衙。初建於907年,曆經五代的梁、晉、漢、周,以及北宋,始終是一個國家的政治中心。特別是在北宋,親王如果擔任開封府尹(市長),那就是皇帝候選人。宋太宗、宋真宗、宋欽宗都曾擔任過開封市市長。還有一些名氣極大的臣子,如寇準、包拯、歐陽修、範仲淹、蘇軾、司馬光等,也曾在這裏辦公。
【阿龍看熱鬧】
高手是怎樣反腐敗的
古代法治喜歡用酷刑,所以隻需要捉住人,想要什麼就能得到什麼。明君都不希望有這樣的事情發生,所以采用各種手段來遏製酷刑。宋太宗殺人這事兒,可以看作是太宗設下的一個套,讓法官們往裏鑽,而太宗自己,心裏早有答案,所以很是氣定神閑。這樣的“反腐敗”工作做起來真是太輕鬆了。就是可惜了那個乞丐,死得有點冤。
15、 楊業之死
公元986年,宋太宗派出曹彬、田重進、潘美三大將率領三路大軍北伐遼國。三路大軍分路進攻,大將潘美和他的副將楊業一路人馬出了雁門關,很輕鬆地就收複了四個州。
另外兩路大軍的情況很糟糕,曹彬的東路軍因糧草不濟進展緩慢,田重進的中路軍被遼軍擊敗,幾乎全軍覆沒。宋軍敗局已定,宋太宗命令大軍撤退,但給潘美交代了一個特別任務,就是把收複的四個州的百姓全遷到大宋國境內。那時候種地、建城都要靠人力,人口就是財富啊!
接到命令後,潘美與楊業就帶著四個州的百姓撤退到了狼牙村。此時,遼軍追得很緊,楊業建議派兵佯打,吸引住遼軍主力,然後派精兵埋伏在退路的要道,給遼兵來個伏擊戰,順道也掩護了百姓。
監軍王侁立即不同意,他說:“我們現在有幾萬精兵,還怕他們?我們就沿著雁門大路,大張旗鼓地走,我看敵人能怎麼樣?”
王侁是個軍事白癡,楊業卻還跟他講道理:“我們的幾萬兵馬與遼軍的幾十萬比起來相差太遠,我們這樣幹一定會失敗。”
王侁笑了,看著楊業:“我記得當年楊將軍用幾百騎兵就把遼軍的十幾萬人馬搞得狼奔豕突,遼國人恨你恨得想把你生吞了,還給你起了個綽號叫‘楊無敵’。你今天怎麼成了‘楊無底’了?”
楊業有些生氣,但還能壓住火,他看向主帥潘美,潘美平靜如水。在軍隊中,監軍的權力比主帥大,這是大宋最奇怪的規定。楊業不說話,王侁來勁了:“‘楊無敵’是害怕了,還是另有打算?”
這句話就如同跟殺豬的說“你見過豬嗎”一樣傷人。楊業大怒,但還保持理智。他說:“我並不是怕死,隻是現在時機的確不利,如果真要讓士兵白白去送死,我願意打頭陣!”
王侁居然鼓掌,潘美依舊平靜如水。
楊業都這麼說了,也沒有理由不走。臨走前,他老淚縱橫,對潘美說:“這個仗肯定要失敗。我本來是想找機會多殺些敵人的,可現在,我隻好先死。”
潘美很惋惜地看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