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和平下的榮耀(3)(3 / 3)

一日,兩個屢次落第的秀才得知元昊正在收用人才,就湊了幾十兩銀子跑到慶州城內來撞大運。到了慶州城,銀子花光了,他們好不容易找到“招賢館”,其中姓吳的就要進去,姓張的很機靈,拉住他說:“主動送上來的肯定都是破貨,我們去找他,他就會這樣想,不如,讓他來請我們。”吳秀才死腦筋,想不到這樣的方法。張秀才就指著對麵一家酒樓:“我們先去吃飯。”吳秀才直晃腦袋:“我們可一分錢都沒有了。”張秀才拉著他進了酒樓,把酒樓裏最好的菜要了個遍。吳秀才膽戰心驚地吃完了這頓飯,準備接受吃霸王餐的懲罰。張秀才卻讓小二拿筆墨,去牆上寫道:張元、吳昊到此一吃。

寫完,把筆一扔,拉起吳秀才就走。小二急忙將二人攔住,大怒:“你倆要吃霸王餐,也不打聽一下這是誰開的。”說完,就要動武。兩個秀才是隻會動嘴不動手的,所以,大喊大叫。

他們的喊叫聲驚四座,樓上跑下來兩個人,先把張、吳二人打量了一番,然後問小二情由。小二說,這兩個家夥想吃霸王餐,還亂塗亂抹,破壞私人設施。

這兩個人去牆壁那裏看了一眼,吩咐小二好好看守,就下了樓。吳秀才想死的心都有了,他不知道,這座酒樓和對麵的招賢館都是元昊開設的。元昊和張秀才一樣,都認為主動送上來的沒好貨,所以又開了這個酒樓,派人在這裏監守,遇到舉動特異、相貌與常人不同的,即去報告,一來收羅人才,二來還可以訪查奸細,實在是一舉兩得。

方才上樓來的那兩個人就是元昊的親信,一見張、吳二人,就覺得他們符合元昊說的條件,後來又見牆上寫了兩個名字,每個人都犯了國主元昊的諱。如果腦袋是一根筋,肯定就把張、吳二人就地處決了,但這兩人都有逆向思維,認為二人這樣起名是故意的,所以急忙去報告元昊。元昊正在床上,聽到這個消息,甩開老婆的手就跑了出來。這跟當初曹操因興奮而不穿鞋去迎接許攸很有一比。

張、吳二人被帶到元昊麵前,元昊故意大怒:“吃飯不給錢,你們中原有這樣的道理嗎?”吳昊嚇得魂不附體,隻求早死。張元答非所問:“我們是秀才。”元昊問:“做了秀才,難道把國王的忌諱都忘記了?”張元等的就是這句話,哈哈大笑道:“大王連姓也不顧,還顧什麼名字呢!”

元昊像是狠狠地挨了一棒。張元說得對,一直以來,他總想叛大宋,卻居然還在使用大宋賜給他的姓。這真是做婊子和立牌坊的博弈啊。他快步走下殿來,扶二人上殿並賜座,問道:“兩位先生遠道而來,必有妙策可定中原,還請賜教。”吳秀才魂魄歸位,與張秀才一起勸元昊速建大號,建大號就像是在空曠的野外拉屎一樣,野外本沒有蒼蠅,但如果你拉一堆屎,蒼蠅立即就來了——可以吸引人才、團結人心。元昊早有此意,幾天後就稱帝,改元天授,國號為夏,曆史上稱為西夏。張、吳兩個秀才一日飛升,都成為掌握軍事大權的宰相。一切開國製度、軍事方略,都由二人規劃施行,元昊對二人言聽計從。

大宋人很久之後才知道,西夏的兩個開國功勳居然是兩個窮酸秀才,大宋很鄙視西夏:我們不要的破爛,你們卻當成寶。能有什麼出息?

阿龍辭典 西夏國

唐初,西邊的黨項族開始強大起來。其中拓跋赤辭投降唐,被賜姓李,遷其族人至慶州(今寧夏回族自治區內),被封為平西公。881年,首領拓跋思恭平黃巢起義有功,再次被賜姓李,封夏國公。這以後,夏國公就成為當地的藩鎮勢力。1038年,李(趙)元昊建西夏政權,1227年被蒙古人消滅。

【阿龍看熱鬧】

炒作是成功的重要步驟

看來,不管古、今、中、外,適度的自我炒作都是成功的重要步驟,按今天的說法叫“包裝”。人心皆同:找工作的時候,主動送上門去的人家不稀罕;托人介紹吧,人家當你是走後門的關係戶;最可能有收獲的方法,就是想辦法讓獵頭找上你,然後當成重要人物推薦給雇主。張秀才走的就是後麵這條路,所以很容易就達到目的了,然後又憑借專業能力,成功實現“作帝王師”的夢。

阿龍記事貼

皇帝麵試都過關

在北宋公務員考試中,殿試時,皇帝親自麵試。張元就是在殿試時被刷下來的,後來張元到了西夏,北宋大臣議論紛紛,認為當初如果在麵試時取了張元,就不會有這樣的事了。所以,1057年,朝廷頒布新規定,隻要到了殿試,無論什麼人,都算是考中,授予官職。一個小書生,居然讓一個國家改了一條法律,讓人聽後不勝唏噓。

10、 “慶曆新政”

到宋仁宗上台時,趙氏子孫用了八十年時間使大宋陷入沼澤——官員多、兵多、開支多,最要緊的是百姓生活沒有著落,農民暴動此起彼伏。1043年,宋軍被自己一向看不起的窮國西夏打敗。這讓宋仁宗倒抽一口冷氣,他希望宰相呂夷簡能創造奇跡,但呂宰相呆若木雞,束手無策。

宋仁宗隻好繞過呂宰相,挑選了幾個平時喜歡在朝堂上大聲說話的人,他們是歐陽修、餘靖、蔡襄,另外一個就是範仲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