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和平下的榮耀(5)(2 / 3)

夏竦生活很奢侈很腐敗,據說他出門乘坐的是“加長版”馬車。具體做法是把兩輛馬車連起來,圍上錦帳,弄成一大溜的樣子,走街過市,那是相當地招搖。有一次他很不解地問門人,為什麼寇準的豪奢跟我也差不多,但大家罵我不罵他呢?門人回答,寇大人在郊外飲酒,見了窮書生便叫過去一起喝,而大人您就連朝中的大臣都不理,何況是窮書生呢?

也許正是夏竦在仁宗麵前表現得太虛偽了,仁宗在得知夏竦的死訊後,居然有點不相信。他親自帶著太監們到夏竦府上,祭奠過後,命令太監把夏竦屍體上的布掀開,仔細地看了一會兒,才起駕回宮。按照一般的說法,剖棺驗屍和掀開麵幕,都是人主懷疑大臣的表現,看來,仁宗這個時候想起了夏竦平日的矯飾,因此很想弄清楚這次是不是真的。結果,他驗證了,夏竦的確死了,不過這也從側麵反映出夏竦的奸詐,所謂死諸葛嚇跑活司馬,仁宗最終又被他騙了一回。

阿龍辭典 皇城司:宋朝的秘密警察

《三俠五義》中的展昭有個特別牛氣的官銜:三品帶刀侍衛,這就是皇城司其中的一個職能——皇帝的保鏢。皇城司的第二個職能是秘密警察,但隻限於京城。秘密警察又分為兩種,一種是針對宋人,一種是針對在京城的“外國人”。宋真宗年間,皇城司捉到一位契丹商人,經過開封府審訊,商人供稱自己是間諜。但皇城司之所以沒有明朝的錦衣衛名氣大,因為它隻有逮捕權,沒有審判權,所以,製造的禍害也很小。

【阿龍看熱鬧】

看人不能隻看表麵

仁宗看夏竦,越看越糊塗。恐怕很多人都跟仁宗皇帝一樣,在識人方麵很自信,總覺得自己眼力好,好像得到過曾國藩識人術的真傳。其實,看人看表麵是最容易看走眼的了,隻有多接觸多了解,才能比較準確地認識一個人。俺的經驗是:要判斷一個人“壞”,也許還能看出點蛛絲馬跡;但要判斷一個人是不是好,就沒譜了——壞人也經常長一副好麵孔呢。

阿龍記事貼

夏竦與元昊

夏竦在寧夏對付元昊時,曾貼懸賞令:“有得元昊腦袋的,賞錢五百萬貫。”不久後,就有人撿到了元昊的懸賞令,上麵寫道:“有得夏竦腦袋的,賞錢兩貫。”

15、 富弼使遼

西夏那邊鬧得很火時,平靜了四十多年的遼人也有點坐不住了。於是,他們派遣使者到開封,要求談談關南的土地問題。關南的土地是後晉割給遼國的,後來被後周世宗收複。趙匡胤奪了後周世宗的江山,這江山裏自然就有關南。宋仁宗認為,主權問題沒的談——宋朝的皇帝開始都堅持主權沒的談,後來都表示可以談。

開封市法院院長(知製誥)富弼承擔了這個倒黴的任務。

富弼見到遼國皇帝,大聲問罪:“我們兩朝相好,至今四十多年,忽然請求割地,是為了什麼呢?”

遼國皇帝說:“你們南朝違背了盟約,堵塞雁門關,增加塘水,修治城隍,登記民兵,有一天,你們會不會把城隍修到我家門口來?現在,我的臣子們請求舉兵南征,我是個仁慈的君王,所以隻是想讓你們割點土地就算了。但如果你們不給,那我就收回仁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