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靖康之恥”(2)(1 / 3)

宋徽宗一聽這話,想殺人。遼國從來就不是大宋的兄弟,遼國是個無賴嫖客,大宋不過是個富裕的妓女。遼國來了既占便宜又拿東西,兄弟能幹出這樣的事情嗎?

自一百多年前,宋與遼訂下城下之盟後,宋朝每年都要扶貧遼國絹二十萬匹、銀十萬兩。一百多年來,宋朝一直咬著牙對遼國進行扶貧工作,兄長照顧弟弟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可任何人都知道,這個兄長當得非常窩囊,是個冤大頭。

如今,趙佶發現可以把冤大頭的帽子摘下來,他哪裏會放過這樣的機會。即使是再昏庸無能的皇帝,坐在那張龍椅上也會偶爾雄起的。

至於兄弟之國“不相侵犯”的誓言,就讓它見鬼去吧。

宋徽宗被趙良嗣這麼一忽悠,決定對遼撕破臉皮,來一場揚眉吐氣的戰爭。幾年後,宋與金聯合滅掉了遼。金立即轉向,把刀槍對準了北宋,並且以飛快的速度滅掉了北宋。

【阿龍看熱鬧】

自強才是根本之策

大宋稱兄、遼國稱弟,但這隻是文人們玩的文字遊戲,大宋這哥哥當得確實太窩囊,想報複一下遼國、給自己找回些麵子的心思,那是從來就沒真正放棄過的。但大宋並沒有從根子上找原因,想打架自己卻從不強身健體,想挽回麵子自己又不發奮圖強,到這會兒憋不住了,卻還是寄希望於金國,可憐!生活中,男人總擔心在單位裏失寵,女人總擔心老公變心,他們的心理其實也和大宋一樣,都是把自己的未來寄托在別人身上。男人何必擔心失寵,不斷增進業務能力才是根本;女人何必擔心老公變心,保持自己的魅力還怕沒有愛?所以說,自強才是根本之策。

阿龍記事貼

女真崛起

1115年,女真人的首領完顏阿骨打稱帝,國號金,完顏阿骨打即金太祖。女真的崛起,對遼和北宋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噩夢。1125年,金滅遼;1127年,金滅北宋。

5、 方臘起義

方臘是浙江睦州青溪的一個財主,典型的有錢人。當時宋徽宗派了個專員朱□在各地找可愛的石頭,搞得百姓怨氣很重。很多百姓活著時就在想,等死後一定要變成厲鬼,跟朱□沒完。全國各地的小規模造反此起彼伏。

有一天方臘在河邊對著水麵照鏡子,照著照著,水麵映照出的人影突然戴上了一頂皇冠,這一靈異事件讓方臘認為自己是當皇帝的命。於是,他用錢財召集了一批“想要變成厲鬼”的窮苦人,對他們說:“朱□那混蛋不讓我們活,即使我們不能讓他死,也絕不能讓他活得好,我們騷擾他!”

仇恨的力量是強大的,方臘靠煽動力和組織力,很快就聚集了很多人在他的身邊。他居然稱帝,自號“聖公”,建元“永樂”。開始,以他的實力還見不到朱□,所以就先從打家劫舍做起,所到之處,燒、殺、搶、劫一樣都不少。為了得到更多的生源,他給百姓兩個選擇,跟著“聖公”走,或者被“聖公”殺。

這是一支典型的流氓部隊,可正因為是流氓所以無所顧忌,如同一頭瘋牛進了瓷器店,大宋的那些瓷器士兵隻能看著自己被粉碎。方臘的隊伍也漸漸從瘋牛變成了瘟疫,所到之處,奸淫擄掠,無惡不為。政府官員現在也恨不能被殘殺後變成厲鬼來找方臘。但在變成鬼之前,他們想到了組織。急報送到汴梁,宰相王黼這混蛋居然壓著不報。在他的保護下,方臘如野火,燒遍了整個浙江。

到了這個時候,宋徽宗才知道有個方臘在江南造反,他一麵畫畫一麵就封童貫為宣撫使,前往浙江剿滅方臘。

童貫很謹慎,也很有自信。因為他帶到浙江的兵是北宋最能打仗的兵,這些兵在西北經常和西夏、吐蕃交戰,戰鬥力很強。這支精銳部隊約計十萬人,後又有五萬山西兵加入。到浙江後,他們很想立即找到方臘交流一下。

童貫不著急,他見造反軍團勢力很大,就先代表宋徽宗下詔廢止應奉局,表示以後再也不運寶貝進京了,這一招瓦解了不少造反隊伍。

皇帝方臘當然不會憑童貫的幾句話就放棄事業,於是,童貫向他發起了淩厲的攻擊。先是攻陷了方臘的秀州,如此一來,方臘之前奪取的杭州、湖州、嘉興由於無險可守,全都門戶洞開,童貫馬上圍攻杭州。

方臘的皇帝夢從這個時候開始醒來。杭州城很快就被攻破,城裏的造反軍南撤。一個多月後,方臘想到杭州不能丟,於是派軍再次攻打杭州,但杭州的守軍給了他一個沉重的打擊,他派去的軍隊全都戰死在杭州城下。他所占據的城市也“夫唱婦隨”,衢州與婺州相繼失守,方臘萬念俱灰。最要命的是,方臘的老巢青溪縣也被政府軍攻陷。方臘混了半天,老窩居然被人家給端了,他連憤怒的力氣都沒有。

不過,他的實力還在,至少還有七萬大軍跟隨他一直退到了幫源峒。

政府軍很快趕來了,把幫源峒圍成了一座死城。

童貫勸方臘投降,方臘不理。政府軍發動總攻。幾天後,方臘軍全軍覆沒,他和老婆邵氏、兒子方亳、丞相方肥等三十多名偽高級國家領導人被生擒,押解進京,不久後被處死。

方臘雖然死了,可他和政府一起所造的孽永不能使人忘記。方臘造反軍共攻占了浙江省境內的六個州,共計五十二個縣,受害群眾總計超過二百萬人,戰爭導致的人員消耗、生產倒退不忍計算。先是造反軍所到之處燒、殺、搶、劫,後是童貫的精銳部隊打敗造反軍後燒、殺、搶、劫。上天製造了一個宋徽宗政府,又製造了一個方臘,身為北宋徽宗時代浙江的百姓,真是倒了八輩子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