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靖康之恥”(3)(2 / 3)

當金兵大舉南下時,宋徽宗慌張地把皇位讓給了兒子欽宗。北宋的臣子們立即展開了圍毆徽宗時代六大奸臣的行動。把朝政搞得烏煙瘴氣的“六賊”之首蔡京被定罪,發配到偏遠的南方。北宋之所以滅亡,蔡京的確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他一生惡貫滿盈,在不得誌時,他是個勢利小人,看到當時的皇帝宋神宗支持王安石變法革新,提倡變法者得勢時,他就積極地加入到變法者的行列;而當以司馬光為首的守舊派掌權時,他又成了攻擊變法革新的主要人物,反反複複,無論是改革派得勢還是保守派得勢,蔡京都能及時捉住變化,趁勢糾正自己的政治方向。

在宋徽宗時代,蔡京當上了宰相,恨不得長出三頭六臂來為宋徽宗服務。他大興土木給宋徽宗建宮殿苑囿,並在全國征購奇花怪石用以裝點皇室,使得許多百姓傾家蕩產、對大宋失去信心。讓百姓寒心的同時,蔡京也讓宋徽宗寒心,他把搜刮來的財物分成十等份,一份給宋徽宗,九份給自己。

有如此多的財富,蔡京的日子自然過得相當滋潤。南宋時期,有人在揚州買了一名自稱是蔡京府裏包子廚的廚子。人家讓她包包子,她很慚愧地一笑:“我不會。”人驚,問原因。答曰:“我是包子廚中專門剝蔥絲的。”包一個包子,居然有這樣精細、明確的分工,蔡京哪裏是在吃包子,簡直是在吃藝術。

據說,蔡京喜歡吃鵪鶉羹,每吃一次,廚房裏負責捉鵪鶉的人就有十幾個,需要鵪鶉幾百隻。他最愛吃的“黃雀酥”,在他家就專門有三大間廳房儲存,即使他全家都吃,也要吃到他孫媳婦當婆婆的時候。

這種窮奢極欲的生活,讓蔡京的孫子們都成了白癡。蔡京曾問孫子們:“你們天天吃飯,誰能回答我,吃的白米是從什麼地方來的?”有個孫子立即回答:“那是從石臼裏舂成白米的。”蔡京聽了,對孫子白癡的境界給予了很高的評價,那就是:哈哈大笑。另外一個孫子在邊上接著說:“他在胡說,我見到白米是從草席袋子裏倒出來的(運到京城的大米,都是用席織口袋裝著)。”蔡京又是一陣大笑。

當蔡京被貶出京城趕往目的地的時候,也是笑著去的。他把能帶的財物都裝上車,幾乎是浩浩蕩蕩地出了京師。他想得很簡單,有錢可使鬼推磨,他有這麼多錢,到目的地後,蓋幾座房子、買上百個丫環,生活質量絕對不受任何影響。

但在路上,他的生活質量卻受到了極大的影響。進入湖南後,他發現自己買不到任何東西吃。他不知道,當地百姓已經計劃了一個極大的“陰謀”——餓死蔡京。

所以,蔡京買不到一粒糧、一滴油、一棵菜。在餓得頭昏眼花後,他想:吃一塊烙餅、一個饅頭、一個包子都成了奢望。蔡京不但吃不上,連住的地方也沒有。所有的旅店都說住滿人了,包括政府本該照顧他的驛站也說沒有地方。

蔡京骨瘦如柴,悲從中來,吐了幾個字:“想不到我失人心到了這個地步了。”

此時,蔡京就如同一個鬼,拿著巨額冥幣跑到陽間來,自然什麼都買不到。結果,他沒有到達目的地,就活活餓死在了路上。

【阿龍看熱鬧】

全民公敵蔡京

曆史上有很多大官,在台上時春風得意、賓客滿棚,而一旦失了勢,樹倒猢猻散,連個一起喝茶聊天的人也沒有。這樣的人就是做人太失敗,而蔡京無疑是其中最失敗的人之一。有一位政治家說得好,當你在台上的時候,多想想下台以後的事情,這樣就不會太得意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