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是很多人覺得有能力抗衡大秦的趙國他也並不看好,此時的大秦蓬勃向上,富有朝氣,一切都是那樣鋒芒畢露。連年的大勝讓其積攢了恐怖的大勢,一次兩次的挫敗根本無法削減這樣的勢頭。而趙國有什麼呢?趙國的國力和軍力或許比一般國家要強,但麵對大秦這樣高歌猛進的勢頭,也終究遠遠不如。
現在連他自己也不知道究竟還能讓韓國支撐多久,或許還有十年,也或許就在當下,說不定,當大秦徹底吞下上黨之地後,便會回頭將整個韓國吞下去,毀其宗廟滅其國。張平甚至也將淪為亡國之人,韓國究竟能否支撐到張良成長起來的那一天?他猜測多半是不能的。
想到此處,張平心中抑鬱,但卻毫無辦法。看這書上的內容,直覺心中更添煩悶,因為書籍之上所記載的東西,與他無益,於韓國更無益。
“主上,有王命!”書房之外,有侍從突然來報,將張平驚動,此時已經入夜,韓王此時下達王令,必然有要事。
不過仔細想想,韓國在這種時候還能有什麼大事,無外乎大秦的攻伐而已。
張平壓住心中翻滾的思緒,點了點頭,“備車!我立刻進宮。”
而後,他又看向張良,囑咐道:“早些休息吧,天色也不早了,夜晚燈光昏暗,看書對眼無益,你是個聰明的孩子莫要因此而壞了眼睛!”
張良點頭,“是,父親!”
張良很是乖巧,他是一個很聽話的孩子,這件事情上父親做的有理,他便不會反駁,就像父親說的,其實白天就足以讓他學習很多東西了。隻是很多時候張平因為忙碌,白天沒有時間,父子倆在夜晚才能在書房深入交談一番,而這種時候也是張平教導張良的時候。每一次他都很珍惜,也從中學習到了很多東西。
看著張平換上剛剛脫下不久的朝服,帶著侍從匆匆而去。車輪碾著青石板路,發出咿呀的聲音逐漸遠去,奔向韓王宮。張良一直目送其遠去。等到那引路的燈火看不見光亮,才折身返回府內。
有些東西其實他也是明白的,他比張平想象中還要更加聰明。其實他並不是不懂之前那句誓言所代表的含義,更加明白韓國如今的處境。作為宰相之子,日常耳濡目染,又豈會什麼都不懂。
有時候他隻是故作不懂而已。
張良回到書房,借著昏黃的燈火,執筆在書簡上寫下兩字。
“安平”
秦人之中,相比於早就成名的白起,最近這幾年他聽到的最多的名字,反而是安平君陳凡,世人皆言安平君陳凡乃是天縱之才,近些年來聲名之盛,猶在白起之上。也是無數年輕人所追趕的對象,哪怕身處不同的陣營,站在不同的立場,也有無數人因為其過人的才華而被其深深折服,甚至崇敬。
他沒有見過陳凡,但卻仔細研究過陳凡的一切。陳凡的確是一個很了不得的人。隻是流傳出來的隻言片語,便能體現出這一切。更不用說其早已被驗證的用兵之才,隻是可惜,他尚年幼,不能作為同代去爭鋒。
近些年來像陳凡這般聲名鵲起的還有幾個,一個是韓非,一個便是趙國馬服君之子趙括。
馬服子趙括很早便有天才之名流傳出來,隻是那個時候因為馬服君趙奢尚在,其哪怕有才名,卻依舊被狠狠壓製。傳聞馬服君,不想讓他風頭太甚,甚至不同意其進入軍中和朝堂。但當馬服君死後,這一切便再也無法遏製。一代名將隕落,乃是趙國之痛,他們自然想著要盡快尋找一個替代者,而馬服子趙括身為名將之後,且少有才名,沒人比他更合適了。
正是在這種種原因之下,讓其名聲不可遏製的向上攀升。
不過對於這個人,張良了解不多,因為他還沒有拿得出手的戰績,為其名聲做背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