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獻地於秦,暗中角力(2 / 3)

“大秦東出之策是早已定下的,誰也攔不住,而我們隻是躺在他門口的一顆絆腳石,還是那種能隨意被搬走的絆腳石,當我們攔不住的時候,燕、魏、齊、楚、趙,便要著急了。無論如何他們都會出手的,不可能坐視不理,否則大秦的刀鋒終有一天,也會砍到他們身上!”

此係存亡之秋,韓國已經到了最危急的時候,這種時候斷然是不可遲疑的。如今來看上黨之地是斷然保不住的,即便他向諸國求援,最後能夠達成合縱抗擊,那時恐怕上黨也已經丟失了,已經丟失的東西想要拿回來,難度可就大了。所以現在應該更加清醒一些,想辦法拖住大秦的腳步,給他們爭取足夠的時間,去聯絡諸國。拖得太久就危險了,那個時候說不定大秦的兵鋒已至城下,再想有動作也是回天乏術。

韓王點了點頭:“寡人明白,這些年來,我一直視大秦為盟友,甚至不惜與諸國反目,為的便是保全自己,如今大秦背信棄義,諸國再怎麼不願意,也要出手的,隻是時間早晚!”

當然了,這其實是一種自我安慰。其他國家的確可能會合縱抗秦。但卻並不一定會幫助韓國。因為韓國亡不亡,其實並沒有太大的區別,如今的韓國實力已經擺在了明麵上,太孱弱了,諸國怕是都看不上他這三瓜倆棗。

但有一點也是真的,以前韓國處在這個位置,雖然自身實力並不怎麼樣,但畢竟是五戰之地,可以作為大秦與諸國之間的緩衝地帶,哪怕日子艱難一些,但至少諸國之間都會有一些緩和的餘地,一旦韓國滅亡,那大秦的觸角便會直接伸向東方,與諸國接壤,東出之路將會徹底打開。大秦的威脅也將會直接被擺上明麵,那些國家,一旦有了切膚之痛,不愁他們不會發兵,今日之韓,便是明日之自己,誰也不敢怠慢。

“那就請王上下令,不要再遲疑了。如今形勢,已成定局,我等該想的是如何為韓國爭取更好的條件,至少度過眼前的危機!”張平點了點頭。這種時候切忌優柔寡斷,該舍棄的東西就該大膽舍棄,既然上黨之地注定保不住,那便果斷一些。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寡人會派遣使臣,前往大秦。遊說秦王嬴稷。寡人願意將上黨之地,獻與大秦,以求給我韓國以喘息之機,至少能夠拖延一些時間!上黨之地雖然保不住,但是大秦想要強攻而取之,卻也並非易事,我相信知道該如何選擇!”韓王語氣平靜,說出了自己的想法。雖然平日裏他荒唐了一些,但對於上黨之地他還是非常了解的。

此地地形複雜險峻,易守而難攻,若是大秦想要強攻,一定會付出非常慘重的代價。若是他願意自己獻出上黨之地,讓大秦兵不血刃,而將此地收入囊中,他相信大秦一定會願意的。畢竟他現在最擔心的是大秦強攻上黨不成而將兵鋒,從北調向南方,直擊韓國新鄭,那個時候,韓國便真的亡了。

棄上黨而保新鄭,又能拖延時間,兩國談判總是能夠爭取一些緩衝的。那個時候,在及時前往其他國家,遊說諸國合縱而抗秦。說不定還能有一些機會,不說能夠擊敗大秦,但至少要阻礙其腳步,打亂其節奏,這一點非常重要,即便是韓王也看得十分清楚。

相比於上黨之地,新鄭這個地方。就顯得太過脆弱了,一旦大秦調轉兵鋒,新鄭是絕對守不住的。這一點他十分清楚,無論是國力還是兵力,韓國距離大秦都差的太過遙遠。即便是韓國士卒奮勇作戰,這種差距也彌補不了。

“善!”張平有些驚訝,但更多的還是欣慰,韓王難得如此清醒和果斷。與以往截然不同,他還以為今日入宮,還需多番勸說,讓韓王下定決心才行,但沒想到他還沒怎麼發力,韓王並已經作出了決定,至於結果的好壞,誰也說不準,便是連他也說不準,但是他看到了韓王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