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朝堂之上,君臣一心(2 / 3)

至少說明大秦在實力上並不能對趙國形成碾壓,一旦大意反而可能會重蹈覆轍,這就讓所有人不得不提高警惕,萬分鄭重。

來到大殿之上,範睢壓下心緒,向秦王嬴稷行禮。哪怕如今已經身為大秦國相,堪稱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權傾朝野,聲威赫赫,但他在秦王嬴稷麵前,依舊是如此卑微,沒有半分倨傲之色,甚至有很多人說他是幸進之輩,都是靠去拍秦王嬴稷的馬屁,才坐上如今的位置,對於這些事,他從不予以置喙,哪怕對於說這些話的人,他深以為恨,卻從來不表現出來。反而一笑置之。

在很多人眼裏,他是殘酷無情的奸詐小人,對於敵人從來是毫不留情,睚眥必報。但同時他也有他的豁達,他一直都是如此複雜的人。這也是他的立身之本,是他為何能夠得秦王看重的根本原因,因為秦王嬴稷,非常清楚,他如今所擁有的一切都是秦王給的,他的榮耀,他的地位,他的財富。就是依附在秦王身上才達成的,隻要秦王嬴稷想要剝奪他這些東西,那麼他將毫無反抗之力,如果說秦王嬴稷是一棵參天大樹,那麼他就是寄生在這棵大樹枝上的藤蔓,無論他長得多麼枝繁葉茂,也無法更改這個事實,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才是秦王引起真正的心腹。

這種心腹與白起和陳凡又是不同的,陳凡和白起可以堪稱大秦之柱石,他們會帶領大秦走向一場接一場的勝利,會給大秦開疆拓土,會幫助秦王嬴稷一統天下,征服天下諸國。但這種看重,並非是因為信任,哪怕明知道這兩人並沒有任何反叛之心。也絕對不可能讓秦王嬴稷對他們毫無保留的信任,君王之多疑向來就是如此不講道理,因為他們的一切,除了由秦王嬴稷看重和提拔扶持的關係,還因為他們有傑出的才能,還因為他們在軍中有著別人難以企及的威望,而這就是身為君王,所不能百分之百放心的緣由,當然這也是無可厚非的。

否則為何白起和陳凡雖然執掌軍政大權,身居高位,卻從來不過多參與朝堂之政事。反而在朝堂之上裝聾作啞,除非秦王嬴稷找到他們的身上,否則他們都是不會多說一句話的,這是在避嫌,也是不想讓秦王引起。對他們產生懷疑和猜忌。這兩人是真正知進退的人,在這一點上,哪怕是範睢也找不出來什麼把柄和漏洞。

“國相來了?”秦王嬴稷示意範睢起身,然後直接將白起和陳凡的奏報遞給了他。

範睢告罪一聲,然後看了起來,看過之後,又將軍報合攏奉還給秦王嬴稷。

“國相如何看?”嬴稷看向範睢,關於範睢和陳凡白起之間的恩恩怨怨其實他是知道的。這幾人都是他的臣子,他的臣子在朝堂之上,是什麼樣子的想法,關係如何他又怎麼可能不知道,若是他不知道他又如何安坐著秦王之位,雖然監視臣子會讓朝廷之上的所有臣子,戰戰兢兢,心生惶恐,但是隻要做得隱秘一些,就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畢竟掌握麾下臣子的情況,本就是身為一國之君王該做的事情,隻是有些君王做的隱晦,有些君王做的十分露骨,甚至會引發所有人的抵製。

他在這方麵做的就十分隱晦,因為他有著別人所不知道的底牌,隱藏在王宮深處的那一尊鎮國神獸。正是他監察天下的手段,朝堂之上,隻要是他想知道的事情便一定會知道,甚至他的臣子在私下說什麼話他都可以知道。臣子發出的所有信息情報都可以使他了解這些東西的來源。千萬不要覺得這樣做,是秦王嬴稷小家子氣。若是他不這樣做,那麼他便不可能坐得上這個位置,並且將整個大秦牢牢掌握在手中,在朝堂之上如臂指揮,無往而不利。

“安平君與武安君確實該回來一趟,如今朝堂之上人心惶惶,議論紛紛,許多人對大秦將要與趙國大戰,沒有心裏準備,也隻有這兩位回來,才能徹底解決這個問題,大戰之前,首先要做的不是想著如何解決對手,而是要想著解決後顧之憂,隻有一個足夠安穩的朝堂,君臣一心,舉全國之力,毫無掣肘,方能保證在前線戰場之上,我軍所向披靡,徹底擊敗對手!”範睢說得十分中肯。他雖不通兵事,但基本的道理他是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