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紛亂的朝廷對於前線戰事是不利的,因為君臣思想還未統一,朝堂之上許多人的想法還未徹底轉變過來,即便他們能夠通過手上的權力強行彈壓,等著終究不是最好的解決辦法。隻有真正徹底讓朝堂之上所有人萬眾一心,毫無保留的支持這場戰爭。讓所有人的精力關注於前線戰場,糧草輜重源源不斷地輸往前線。才能讓這場戰爭萬無一失。
大秦就像一台精密的機械,每一個臣子,每一個民眾,每一個官吏都是這台機械上細小的零件。看似不起眼,卻又至關重要,各居其職,各負其責,才能讓這台機械毫無滯澀的運轉起來,而現在麵對這樣一場大戰,僅僅是運行起來是不夠的,還需要剔除所有隱患,讓這台戰爭機器徹底開動起來。在這個過程中,誰有阻礙之舉,便是想對大秦不利。
在大事上,範睢從來都是不昏頭的,他很清楚地知道他與大秦與秦王是一體的一榮俱榮,一損俱損,隻要大秦能贏,那麼他的地位便是穩固的。他所渴求的一切,他都不需要怎麼用力,便會源源不斷,來到他的口袋中。
“看來國相也認為此戰該打?”秦王嬴稷麵色沉靜,看不出喜怒,隻怕不了解他的人,會認為秦王嬴稷恐怕不想打這場仗,但對他有著足夠了解的範睢卻知道,秦王嬴稷早已下定決心打這場仗了,這種意誌甚至堅決到旁人無法更改,隻是此時隱而不發,還需要一個契機而已。
“自然要打,莫說如今雙方早已短兵相接,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便是沒有發展到如今局麵,隻要趙國還有反抗的心思和力氣,這場戰爭就不可避免,雖然我們都知道這場戰爭打的越晚越好,可是這種事情並不是由我們的心意能夠決定的該出手時,就應果斷出手,雷霆一擊,不遺餘力!”範睢點了點頭,“何況我大秦有安平君和武安君在,此戰必勝,臣自然是支持的!”
嬴稷笑了笑,“如此寡人便放心了!”
這場大戰已成定局,無人可以更改。如今秦王嬴稷已經下定了決心,國相範睢表示了支持,而安平君成陳凡、武安君白起,更是用實際行動表明了自己的態度,隻要這四個人態度達成了一致,朝堂之上其他人的意見便不足為道,不過態度是態度,決心是決心。想要讓朝堂之上沒有任何一絲雜音,全心全意的支持這場戰爭還需要一些手段。所以陳凡和白起需要回來一趟,需要將大秦國內所有可能影響這場戰爭勝負的隱患抹平消弭。
“那便讓他們回來吧!”
國相範睢領命而去,這場戰爭注定會成為大秦定鼎天下最為關鍵的一戰。隻要趙國的脊梁被打斷,那麼大秦前進的路上將在無阻礙。任何阻擋大秦統一的人,都將是螳臂擋車,不堪一擊。想到此處,即便是範睢,也不禁心潮澎湃。作為臣子,他的位置其實已經到達了一個極限,再向上也不過是封侯,身為完成想要封侯。難度說大不大,說小不小,不見得就比武將更難,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反而還要簡單一些。但即便如此,也需要拿得出足夠亮眼的功績。而他恰好又是沒有辦法親自領軍出征的,想要真正在大秦封侯拜相,便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至少要讓大秦的疆域更廣大一些,奠定大秦天下霸主的絕對地位,方才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