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證明者(1)(1 / 1)

這本書對我來講,最需要的是解剖自我的勇氣,而非技術。長期運用性格色彩做自我洞見的訓練,我自剖時一刀到位,直取命門,惟有本篇,自剖時最為艱辛,需要刀位不斷變化,前後左右不同角度下手,多次以後,才能勉強找準切點。我在《夢想》一文中說,我為“夢想”而活,而我寫本文時發現,我亦為“證明”而戰,一路走來,都在試圖證明。這種一生都在為“證明”而戰,總要向別人證明的人,很在乎別人怎麼看,其實活得無比辛苦,我將有這些特點的一大群人統稱為“證明者”。

在我研究性格多年以後,我總覺得“證明者”應該在黃色性格中不少,他們目標性強,要證明自己是贏家,理所應當是“證明者”,但時至今日,突然頓悟,大錯特錯了。有至少兩個原因,足以說明“證明者”與黃色性格毫無關聯,隻與紅+黃性格有關。

首先,黃色性格在達成目標的過程中,不會覺得自己苦,因為“苦”對他們是一種不重要的感受,自己就算很苦,外人也不會真關心,說苦,對結果毫無意義,隻要做成事就行了。而相反,“證明者”常覺得自己很苦,但一邊感受到苦,一邊仍給自己打氣,逼迫自己熬過磨難,為了爭那口氣,誓要死扛到底。

其次,最重要的原因,黃色性格除了會在意極個別的他自己重視的比他更有影響力的人怎麼看他,根本不會在乎其他人怎麼看自己,認為多說無益。在他們的心中,早就自有對錯,你怎麼認為,那是你的事兒,和我無關,你影響不了我,我也沒必要花我的時間去向你證明什麼。一切擺在那,你愛信不信,我生活得好或不好,都與你無關,無須證明給你看。好比,你正走路,有人突然跳出來指著你的鼻子罵“你就是個騙子”,隻要不擋自己的道,黃色性格會覺得這種人是不是有病,懶得理睬,隻管自己繼續走路;而“證明者”會停下來想,他為什麼說我是個騙子?我哪裏騙了?我招他惹他了?他這樣說,旁邊的路人都在看我,人家還以為我真的是騙子呢,不行,我必須要證明給他看他是個有毛病的人,我要讓他承認他的問題,我要讓周圍的路人都明白我不是騙子,他有毛病……

“證明者”一生的關鍵詞,就是“我一定要做給你看”。

可惜,我看清這一點,實在太晚了!如果我早點明白此中玄機,我就會對過去發生的一切看得更通透,少受不必要的怨氣折磨之苦。正因為我一直在意我在別人眼中是怎樣,我還無法修煉到寵辱不驚。

在這篇文章中,我想探討“證明者”的源動力。

除了“證明者”一生都在證明他是生活的強者,證明他不會被擊倒,證明他可以實現夢想這些動力以外,還有一根線,是他的核心源動力。這根線的兩端貫穿著完全相反的力量,兩股力量中,正麵的力量源於信任,負麵的力量源於不信任,在每個“證明者”的不同人生階段交互發力。“證明者”,若遇見的是信任,則快樂,讓他感恩,想要回報;若遇見的是不信任,則痛苦,讓他仇恨,想要還擊。這種痛苦,帶來的生活中最常見的口頭禪就是:我要讓那些小瞧我的人總有一天發現他們瞎了狗眼,我要讓那些欺侮我的人付出代價,我要讓那些背叛我的人一輩子後悔……凡此種種,不一而足。

顯然,有相當多的“證明者”是由於怨氣、憤怒和仇恨,才擁有自己強大的複仇源動力。這種源動力聽上去似乎並不正麵,但痛苦比快樂的確更能成為“證明者”的強大動力,這是客觀存在的現實,因為人性的規律是,痛苦永遠比快樂更加刻骨銘心。何況,情緒帶來的力量比目標帶來的力量更有力。

為何信任在這如此重要?那是因為“證明者”的核心特質就是看重信任,他們既相信別人,也希望別人相信自己。他們相信朋友的誓言,相信陌生人的眼睛,相信情感的力量,他們篤信將心比心的原則;當然,你也可以說他們沒腦子,他們長不大,他們容易上當受騙,他們容易在一個坑裏反複摔跟頭。但不管你怎麼評價,他們在骨子裏依舊認為:“信任的珍貴在於,即使他人與我素昧平生,隻要感覺對了,我寧願將自己交與對方,毫無保留。”你問我為何會有這樣的人,這就像有人問一個女孩為何會墜入情網做出傻事。女孩說,如果你愛過,我不必解釋;如果你沒愛過,你不會明白。所以,如果你是這種性格,你看到這裏自然就會點頭;你不是這種性格,在搖頭的同時,請你先接受一個事實:這個世界上有很多這樣的人,他們可能和你不一樣,但他們的確存在,而且的確有很多這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