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鳥話糾偏 1(6)(1 / 1)

男人願不願養和女人願不願被養,是兩回事。

先談男人願不願養。如果我有足夠的經濟能力,願養的話,隻有一個原因,家中確實需有一方關照大本營,彼此分工,協同作戰,不至於軍心大亂,與奴隸不奴隸有狗屁關係;而我不願養,也有一個原因,若是女人閑來無事,乏味無聊,每天所有的精力和時間隻能寄托在男人身上,天天纏著你陪她,煩也會被煩死,隻有三種男人才喜聞樂見自己的女人永遠窩在家中做少奶奶:這個男人脾氣好不怕煩,這個男人不在乎女人的感受,兩人早就達成協議互不幹涉。

有人認為,養女人很有男人的派頭。有這樣想法的人,要麼是向往過這種生活的女子,激勵給現在還不能讓她過這種生活的男子聽;要麼是經濟能力有限,尚不能讓女人賦閑在家的男人對那些可以養女人的男人的羨慕。真相是,這與你的交際群體有關。如果你周圍的人經濟能力都不錯,都是養女人的,你也不好意思總把養個女人放在嘴邊,因為太正常了。就好比周圍人都喝牛奶,你租個奶媽喝人奶,這讓你感覺自己好高級;有一天周圍的人都喝奶媽的奶,就沒啥稀奇了。簡單來講,養不養女人,和男人的經濟條件以及性格有關。

被養的女人,隻強調一點,最不願意被養的是黃色性格,因為她們希望自己的人生自己掌控,一旦讓她賦閑在家,啥事不幹,她會鬱悶而死。

之所以在這個問題上人們會有那麼多的強烈反應,說得再深些,原因是我們看到“養”這個字的時候,本能地覺得養者是厲害的權威的,被養是弱小的無奈的。還沒有看到這個詞的真正本質是,養者=支配,被養者=依附。比如,男人是否願意被養,我和很多紅色性格的男性朋友曾經交流過,他們覺得這個主意不錯,那說明自己有水平找到一個能幹的女人,好有眼光噢;而對我這樣的性格而言,那是一種恥辱,因為會覺得那是別人在嘲諷譏笑我的一種方式,是因為我沒能力所以才會被女人養。

我們社會的開放度還不夠高,女人被供養天經地義,男人被供養觀念難接受,風水輪流轉,保不準哪天母係氏族回歸,一切都可接納。紐約已通過同誌婚姻法,假以時日,大眾包容度會更高。其實顛倒過來,很多女人也願養男人,我特別喜歡李安和他老婆的例子,李安老婆養他六年,李安做家庭煮夫的那段日子,實在勵誌。我常想,旁人是怎麼評述她的呢?是怎麼嚼李安舌根的呢?現在,李先生成功了,人們隻會說,李夫人好有投資眼光呀,李先生好個韜光養晦啊。你放心,人嘴兩張皮,當初肯定不是這般說的。

一句話,男人是否願意養家,女人是否願意在家中被養,歸根結底,不能一棒子打死,還取決於雙方的性格。

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