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緒沒有言聲,微微點點頭回到座上,看了看寇連材剛剛從軍機處呈進來的奏折,一遝子都取過來,瀏覽著奏議目錄,輕輕又丟了桌上,說道:“師傅,你心裏怎生想的?”
“奴才以為康有為所言甚是。”翁同龢暗中咬一下嘴唇,說道,“前事不忘,後世之師。明末李自成之亂,不可不引以為戒。奴才意思——”“翁相所言差矣。”陳寶箴掃眼翁同龢,在光緒麵前躬身道,“皇上,時局平穩,貪贓枉法之事在所難免。恕奴才鬥膽,便聖祖爺雄才大略亦何嚐不為之頭疼?人之初,性本善。條約簽訂,舉國沸騰,莫不欲振奮以血國恥。各級官吏皆蒙皇恩浩蕩方有今日,值此維艱之際,但稍有天良者,豈能不為之心動?即使真有人心喪盡者,在蒼生的怒海狂潮中,又敢不收斂?奴才以為,此實不足慮。”
“撫台太抬舉他們了。皇上前番下詔征詢各省督撫意見,除陳撫台與劉、張二製台,響應者還有何人?國事至此,實令人憂心如焚。然急往往不能成事,反會壞事的。”翁同龢起身踱著碎步。
“形勢至此,已是——”
“師傅所言不無道理。此事那就先緩些日子,等慮得縝密了再說吧。”光緒陰鬱的目光仿佛要穿透重重厚重的宮牆價久久凝視著遠方,良晌,不勝感慨價長歎了口氣,似言語,又似喃喃自吟,道,“人才,說到頭還是缺少堪用的人才呀。倘都能體諒朕的苦心,那該有多好。”說著,他沉吟著提筆飽蘸濃墨,揮將起來。
袋煙工夫,光緒放筆複審視了下,開口道:“師傅,你們且看看有甚不妥的。”翁同龢默然望著光緒,上前雙手接了:
為政之要,首在得人。前諭中外臣工保薦人才,業經次第擢用。當茲時事多艱,尤應遴拔真才,藉資幹濟。著各部院堂官及各直省將軍督撫等,於平日真知灼見、器識閎通、才猷卓越、究心時務、體用兼備者,臚列事實,專折保奏。其有奇才異能,精於天文、地輿、算法、格致、製造諸學,必試有明效,不涉空談,各舉所長,俾資節取。該大臣等當念以人事君之義,一秉大公,詳加考核。倘或苟且塞責,謬采虛聲,甚至援引私人,贍徇情麵,濫保之咎,例有專條,定惟原保之人是問。欽此。
“皇上文思聰敏——”
“罷了,別給朕戴高帽子了。”光緒淡淡一笑虛抬下手,望眼康有為,“你也看看,若有不妥處提了出來,朕重重有賞。”許是困了,說話間,他張嘴打了個哈欠。
陳寶箴見狀,沉吟了下躬身打千兒便欲道乏,隻嘴唇方自翕動,卻見光緒擺了下手,問道:“湖南現下情形怎樣?”陳寶箴咽了口唾沫,道:“回皇上,湖南風氣較之兩廣、浙江、江蘇等地,閉塞守舊了些。然自去年江標、徐仁鑄及稍後到任的按察使黃遵憲大人、維新誌士唐才常、熊希齡、譚嗣同等人推動,風氣已然大開,並實施了一係列新法,如設立礦務局、鑄錢局,舉辦電信、小輪船、鐵路、兵工廠,成立時務學堂,設立南學會,創辦《湘報》……”
“是嗎?!”光緒興奮得兩手一合,道。
“奴才不敢欺瞞皇上。但皇上變革諭旨一下,奴才願以頂戴花翎擔保,早則三年,遲則五年,奴才定將湖南治理得民富庫殷!”
“好!”光緒神情激越,雙眸熠熠閃光,“朕聞得湖南舉子讚曰:‘環視中外,可與共保歲寒者絕少,惟我義寧中丞,識力兼優,名實克副。’始猶有不信,今聽你言語,果不其然。但有爾等奴才,我大清中興何愁不能實現?!”說話間,他趿鞋下了炕,“看來朕於外邊形勢估計得太低了。陳寶箴。”
“奴才在。”
“你所提練兵、籌款諸法朕準了,下去便著手推行。朕將湖南交了你,治理得好,你想甚朕便與你甚。不過,設若差事辦砸了,朕斷不會輕恕了你!”
“奴才謹記聖訓。”
光緒心情極好,漫步踱著,似乎自言自語地說道:“有些人百伶百俐,參不透今日天下事,實寬縱得過了。《左傳》裏頭有句話‘小惠未遍,民弗從也’。對於庶子,要多行善舉。但對於這些冥頑不化之徒,絕不能開了枉法徇情的例。不然,要不了幾年,這事兒便沒法挽回了。還有句話,你要好生記著——”他輕咳了聲,雙眸直直凝視著陳寶箴,一字一句似從齒縫中蹦出,帶著絲絲金屬般的顫音,“持定見,勿為浮言所動!”
“皇上放心,奴才定刻了心上。”
“好了,你道乏吧。到你六爺那看看他還有什麼交代的。另外,告訴他不必再遞牌子進來了。”因見太監們抬著禦膳桌進來,便道,“來,我們邊用膳邊談。”康有為斜簽身子坐了光緒身側看時,燕窩雞糕酒燉鴨砂鍋擺在膳桌中間,四周四碟子小菜,兩葷兩素,另有幾盤子細巧宮點。他一向以為皇帝吃飯,必定珍饈佳肴,此時不禁一愣。寇連材待飯食擺好,哈著腰正要退出去,光緒卻叫住了他:“你去暖閣將桌上那書取了過來。”
“嗻。”
光緒這方舉筷子點著菜笑道:“放開了用,不要拘束。”康有為在胡思亂想間忙不迭起身答應了,拿捏著坐了小心用餐。“這鴨燉得最好,朕師傅最愛用的。你嚐嚐看做得怎樣?”光緒見他隻在身前碟中搛菜小口嚼著,遂舉箸搛塊鴨肉放他碗中,複搛塊豆腐嘴裏嚼著,說道,“看了覺著怎樣,嗯?”“皇上聖明。”康有為躬身答道,“此乃三百年之特詔,可去拘牽之見,光大維新之命。實社稷之福、蒼生之福。”
“你可莫要逢迎朕。”
“臣不敢。皇上舉人才詔,確中國自強之基,天下臣民講求時事之本。”光緒臉上掠過一絲笑色,因見康有為用不暢快,略吃了幾口便起身要漱口茶。康有為忙要起身謝恩時,光緒一笑,說道:“朕曉得你們都沒進食,能吃便多吃些,朕在那邊看折子,吃飽了過來說話。”說罷腳步橐橐踱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