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浮雲蔽日去不返(2 / 3)

大概是長途旅行太累了吧,彼得和尚想,下意識地摸了摸自己的光頭。他不是一個不可知論者,最喜歡的還是那句話:"佛祖不扔骰子。"他徑直走到韋莊的村委會。韋莊村委會設在一個叫作敦頌堂的地方,以前是一個私塾,現在改成了幾間辦公室。彼得和尚推門進去的時候,一群幹部模樣的人正在開會,其中一個身穿藏青幹部服的老頭兒手夾香煙,一手拿著鋼筆,正侃侃而談。他一看到彼得和尚,連忙把香煙掐了,把鋼筆別回胸前,起身對其他人說:"我有個客人要接待一下,你們先研究研究,我一會兒就回來。"他走出門,隨手把門關上,示意彼得和尚隨他走到走廊拐彎,這才熱情地拍了拍他肩膀,上下打量了一番,"等你好久了,少小離家老大歸,鄉音不改鬢毛衰,這後三個字倒是真合適你啊,嗬嗬。"彼得和尚慢慢後退一步,淡淡一笑:"定國叔,好久不見。"

這個人叫韋定國,是現任韋氏族長韋定邦的親弟弟。韋定國處世手腕靈活,入世心重,很有活動能力,族內和筆靈相關的事情都是族長韋定邦處理,而一切俗務外事工作則交給了韋定國。他如魚得水,順理成章地當上了韋莊名義上的村長,還入了黨,以至韋莊族內素有"內事不決問定邦,外事不決問定國"一說。隻是彼得和尚一直不大喜歡這位叔叔,總覺得和自己秉性不合。

韋定國看看四下無人,壓低聲音道:"青蓮出世,是確有其事嗎?"彼得和尚略點了點頭,"我親眼所見。"大概情況他已經打過電話給族裏。韋定國有些埋怨地看了他一眼:"你們怎麼搞的,沒點組織性紀律性,沒請示一下就擅自把它給放跑了!""關於這件事,曾老師有幾句話想帶給族長,我們這些小字輩不便說什麼。"彼得和尚給他碰了一個不軟不硬的釘子。

韋定國扶了扶玳瑁腿的黑框眼睛,背著手慢慢踱到樓梯口,長歎一聲:"族長如今情況卻不太好……"彼得和尚一驚:"怎麼?"韋定國道:"自從我哥被我那不成器的侄子打成重傷,就一直狀況不佳,這你也是知道的。這幾年病情愈發嚴重,又不肯去省裏的醫院治療。前一陣被秦宜的事情一刺激,如今……咳。"彼得和尚不動聲色,韋定國又道:"我這幾年來一直忙著搞咱們外村的古鎮旅遊開發項目,族裏的事也沒怎麼幫上忙。現在青蓮筆已經現世,這個節骨眼上正需要有人主持大局,我哥若是有什麼不測,韋家群龍無首……唉。"他見彼得和尚一直不吭聲,立刻換了一個話題:"你是打算先歇一下,還是立刻去見族長?""多謝定國叔關心,我先去見族長吧。""也對,正事要緊,我馬上安排車。咱們叔侄倆回頭再慢慢敘舊。"韋定國說。兩個人邊說邊走,來到村委會門口,並肩站定。韋定國掏出手機交代了幾句,忽然沒來由地對彼得和尚說道:"你現在也三十多了吧?

彼得和尚糾正道:"小僧二十三歲剃度,如今已經過了六載,是二十九歲,還沒到三十呢。"韋定國嗬嗬一笑:"你這次回來,恰好能趕上筆靈歸宗,怎麼樣?要不要也去試試?"彼得和尚眉毛一揚,摩娑著佛珠,似是心裏有什麼被觸動了。

筆靈歸宗是韋家五年一度的大事。每隔五年,韋家就會遴選出這一輩中才學、人品、能力俱優的族人,允許他們進入藏筆閣,同時暫時解放閣中所收藏的筆靈。如果有人天資夠高,又足夠幸運,就有機會被筆靈選中,不光實力能一躍數級,而且從此成為筆塚吏,地位卓然。

這些人選的年紀一般都限於十五至三十歲,由族內老一輩推薦。彼得和尚今年二十九歲,這已是他最後的機會,聽韋定國的口氣,似乎是有意推薦他參加。

彼得和尚淡定地雙手合十,微鞠一躬道:"小僧已經遁入空門,這等好機會,還是讓給少年才俊吧。""賢侄你不必過謙,這一輩中,你本來就是最有前途的,若非出了那樣的事……嗯,現在既然回來了,就不要錯過。人選方麵,組織上也會考慮的。""well……"彼得和尚隻是蠕動一下嘴唇,最終還是搖頭微笑,沉默不語。韋定國皺了皺眉頭,沒再說什麼。兩個人沉默地站了一會兒,一輛純白色的途勝開了過來,停到兩人身邊。司機從裏麵探頭出來,恭敬地叫了一聲:"韋村長。"韋定國拉開車門,讓彼得和尚上去,然後對司機說:"內莊,祠堂。"司機心領神會地點點頭。